新华社福州2月18日电(周义)“海田”肥沃,一贯是渔民的梦想。

福建省莆田市南日岛周边海疆曾经水美、虾鲜、鱼肥,海洋渔业资源丰富。
21世纪初,随着海上渔船增多,一些渔民利用“绝户网”进行造孽捕捞,生态繁衍遭到毁坏。
“鱼越来越少,大家脸上也没了笑颜。
”南日岛渔民陈亚聪回忆起当初的景象,不胜感慨。

海岛平安建筑设计 知识问答

为了拯救日益枯竭的渔业资源,2012年,第一期钢筋混凝土礁体群人工鱼礁在南日岛小麦屿及周边海疆投放。

南日岛附近海疆人工鱼礁投放现场(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 周义 摄

什么是人工鱼礁?南日镇海洋渔业站事情职员王庆华见告,人工渔礁如同一个巨大的空心魔方,上面有许多孔洞,鱼类可以钻进去繁殖、成长、避敌,相称于给鱼造个“安全屋”,可以遏制造孽捕捞作业,缓解海底荒原化。

近日,在人工鱼礁投放现场看到,一艘巨大的运输工程船满载上百块正方体礁体,船上的吊臂像抓娃娃机一样平常陆续将它们放入水中。
礁体入海后,船员会下水检讨礁体是否平稳,如有倾斜吊臂就会连续调度开释位置。

“人工鱼礁投放后,随着礁体逐步被海水堕落,就会有小型藻类附着成长,从而吸引鱼类聚拢,同时也会有大量底栖生物和珊瑚附着成长,形成以人工鱼礁为框架的独特生态系统。
”秀屿区水产技能推广站站长严志洪说。

为了管理礁区和检测鱼群,当地还开展了水下在线不雅观测。
“我们在礁体上安装了监控,联网就可以不雅观测鱼类生存情形,还能丈量水温、氧度、水流变革等。
”严志洪说。

在监控视频中看到,鱼礁内部各种各样的鱼类密密麻麻,颜色互异,几头体形较大的鱼围着摄像头游来游去。
“我们还创造了中大型优质蟹类钝齿鲟、日本鲟等。
”严志洪说。

南日岛附近海疆人工鱼礁水下监控拍摄到的鱼类。
新华社发(秀屿区海洋与渔业局供图)

截至目前,南日岛附近海疆已投放2700多块人工鱼礁。
“这些年生态好了,鱼多了,出海韶光少了,收入却增加了。
”陈亚聪说。

2018年底,南日岛海疆获批成为福建省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数据比拟显示,投礁后礁区生物量和资源密度明显高于对照区,经济幼鱼幼体可得到有效庇护,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初步显现。

“我们还在礁区持续开展增殖放流事情,从2020年到2023年底,共放流大黄鱼、黑鲷、石斑鱼等种苗8000多万尾。
”严志洪说。

投放人工鱼礁是南日岛打造“海上粮仓”,以“渔”富岛的一个缩影。
“生态文明渔业、循环立体渔业、休闲体验渔业……一座开放式的海上田园牧场正呼之欲出。
”莆田市南日海洋投资开拓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卖力人陈亚威说。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