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靠着喷鼻香山,和喷鼻香山地铁站一起之隔的喷鼻香山革命纪念馆所在的园地原来是喷鼻香山五号停车场。原园地内部形状不规则、东西向高差达8米,园地中心有高约8米的高台,内部成长很多高大的树木。为庆祝建国70周年,更好地再现中共中心在喷鼻香山期间的革命历史,2018年4月中共中心决策开展中共中心北京喷鼻香山革命纪念地保护传承利用事情,修缮革命旧址,新建喷鼻香山革命纪念馆。2019年9月喷鼻香山革命纪念馆整体竣工完成,包含春节在内全体施工周期不到1年韶光。最近,喷鼻香山革命纪念馆的设计方——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举办了一场媒体稽核活动。
鸟瞰(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供图)
澎湃新闻理解到,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团队在庄惟敏院士的带领下承担了喷鼻香山革命纪念馆项目的方案、建筑、景不雅观、室内、建筑智能化、夜景照明等整体设计事情以及现场的施工合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完成纪念馆的展陈设计事情。
卫星图显示
喷鼻香山革命纪念馆的设计因此问题为导向展开的,设计团队面临着须要办理如下三个方面的紧张问题:首先,展陈哀求主展厅面积约6000m²,形状方正,空间高大。不雅观展主入口从南侧进入展厅,礼仪朝向坐北朝南,南面预留广场举办活动。文物专家则哀求呼应喷鼻香山与城市的历史轴线,主入口东西朝向,如何将这两种见地相互折衷是团队首先须要考虑的;其次则是折衷办理好18000平米的建筑体量在喷鼻香山环境中的消隐与领悟,须要营造一种依山就势、隐而不彰的觉得。其余,建筑设计要符合中心指挥的“适度恰当”原则,表示持重得体,避免浮夸奢华。
延续“三山五园”历史脉络
纪念馆总体布局采取十字轴线,建筑主轴线顺应喷鼻香山地区紧张建筑背靠喷鼻香炉峰、面向北京城的特点,沿东西轴线展开,在喷鼻香山与城市之间形成轴线对应关系。建筑东侧面向城市形成层层退台的空间层次,有效减少建筑体量,不雅观众由东侧入口广场进入纪念馆。南北向作为礼仪性轴线,强化了纪念性建筑的仪式感,同时也知足了在南广场举办大型纪念性活动的需求。
纪念馆东侧俯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供图)
纪念馆设计在延续“三山五园”历史脉络的根本上,尊重原有地貌,利用地形高差,将建筑首层整体随阵势嵌入园地,采取错落、退台等设计手腕分解建筑体量,坡屋顶的变革,与远山形成呼应关系,营造出伸展起伏的建筑体量。纪念馆南侧门廊形成的灰空间,表示着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特色,也与南广场相呼应渗透。西侧采撤消隐的处理手腕,一层埋于地下,二层掩映在一片绿意盎然之中,通过体型化解,实现了18000㎡的建筑体量在喷鼻香山自然和人文环境中消隐与领悟。
南侧门上匾额
为贯彻落实“适度恰当”的原则,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方面先容,纪念馆严格掌握造价,全部采取了国产材料,但在做法和效果上做到精工细琢。对柱子的整体效果、纹样处理、石材分缝和分段、柱础的高度、纹样等都做了多方案的比较和研究。外装饰构件采取铝板仿铜和不锈钢仿铜结合的办法,实现斗拱、凿井、窗楣等传统中式元素的当代演绎,呈现出建筑“中而新、新而中”的整体完成效果。
设计中的“中式元素”
设计中的“中式元素”
设计中的“中式元素”
喷鼻香山革命纪念馆的南侧广场耸立着19.49米高的国旗杆,寓意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举办重大纪念活动和开展党员教诲的主要场所。主展厅位于建筑二层,形状方正,空间高大,南侧门廊空间及水院与南侧高台形成的广场相衔接,使纪念性空间自然融入喷鼻香山大环境。
南广场入口水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供图)
分外的革命寓意在喷鼻香山革命纪念馆的整体设计中也被表示,主展厅入口共28根廊柱,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建党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28年的奋斗进程,同时强化了入口空间;建筑东侧二层主展厅出口设计敞轩,采取“四梁八柱”的形式,寓意党中心在喷鼻香山为新中国搭建四梁八柱;纪念馆序厅内,“毛泽东在喷鼻香山”大型雕塑、“喷鼻香山之春”巨幅油画、“渡江战役”“共商国是”浮雕逐一呈现。
28根廊柱
“毛泽东在喷鼻香山”大型雕塑
兼顾人文、环境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先容,这栋建筑在设计理念上,看重保护环境生态,充分尊重园地原有环境地貌,看重对喷鼻香山历史文化的传承与树木的保护,保留了原址95%以上的树木,让建筑透过树木隐约呈现,景不雅观以自然主义的形式表示。同时,看重喷鼻香山文脉延续下的文化品质提升,形成建筑空间与自然环境的相互渗透。
保留在南广场的古树
在建筑造型上,喷鼻香山革命纪念馆突出中国特色,传承地域文化,主体建筑采取传统的四坡顶形式,形成一主两副三个坡屋顶,相互衬托。在纪念馆设计中,既突出纪念属性,又重视与人的互动,将纪念馆与南侧环境用地整体形成具有公共性和开放性的公民公园,面向"大众免费开放,使纪念性功能与市民生活融为一体。
东南航拍
远眺喷鼻香山
在节能环保上,纪念馆对园地内风环境及声环境也进行了优化,合理方案了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园地雨水履行外排总量掌握,项目园地地面径流系数不大于0.4,年径流掌握率为85%,提升了屋面、外墙、外窗热工性能,采取固定外遮阳+高反射率可调节内遮阳卷帘,从而减少进入到室内的太阳辐射量,降落建筑冷热负荷,合理设置能耗监测与管理系统。
以当代抽象化形式呈现的斗拱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供图)
在信息化培植上,纪念馆通过“一个中央、五大平台及根本举动步伐培植”为主体进行方案和培植,即在“云打算中央”的根本上,形成以业务管理平台、研究教诲平台和运行掩护平台为主的对内运用平台,以传播互换平台、运营做事平台为主的对外运用平台,以信息化根本举动步伐培植为骨架,构建完全的信息化体系。
一部喷鼻香山革命史
喷鼻香山革命纪念馆内部紧张有两个大型展厅,分布于一层和二层,个中二层展厅许可拍照。
喷鼻香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战役走向全国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总指挥部,展陈文物也对付这些历史期间的主要人物及场景进行了再现:
北平解放
复原场景
一些历史文物也呈现着党的历史,如在喷鼻香山革命纪念馆展厅里陈设着一辆1942年美国道奇公司生产的军用吉普车,这是解放战役期间公民解放军从国民党军队手中缴获的战利品,也是毛泽东从西柏坡进京时乘坐的同款吉普车。这辆车与普通吉普车比较车身较长,空间宽敞;驾驶员一侧放置有备胎,没有车门,只有副驾驶位置有个豁口;发动机盖为侧开,形制十分特殊。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心计心情关离开中国革命的末了一个屯子指挥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当时西柏坡村落边,一支由11辆中小吉普车和10辆卡车组成的弘大车队整装待发,毛泽东被安排乘坐在第二辆吉普车。从西柏坡到北平,由于道路弯弯曲曲,坑洼不平,造成行车时十分颠簸。但毛泽东全然没有觉察到这些,他的心情非常愉悦,与随行职员有说有笑。毛泽东问随行职员:“现在又是3月份,为什么老在3月份咱们有行动呢?你们记得这几次行动的韶光吗?”在毛泽东的带动下,大家愉快地谈论起来:“1947年3月18号撤离延安”“去年3月22号,我们由陕北米脂县的杨家沟出发,向华北提高”……毛泽东听完大家的话,信心十足地说:“本日是3月23号,与去年3月22号只差一天,我们又向北平提高了。三年三次大行动都是在3月份。明年3月份该当解放全国了。等全中国解放了,我们再也不搬家了。”
毛泽东从西柏坡进京乘坐的同款吉普车
现场展览的一件雕塑,是根据毛泽东在喷鼻香山双清别墅阅《进步日报》刊载的关于“南京解放”的的照片进行的复原:
喷鼻香山革命纪念馆也设有咖啡厅及文创区:
任务编辑:梁佳
校正: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