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候新闻 白玲川 通讯员 鲁明子 常德宣布

“跟前几年比,现在小区环境切实其实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近日,走进津市市三洲驿街道105街区,当地居民兰女士见告,原来这里路面裂痕凹陷严重、举动步伐迂腐、电线袒露穿插、雨和污水管线不通、墙体老化墙皮脱落、地块资源闲置摧残浪费蹂躏,杂草丛生……

津市市建筑设计 新型材料

如今在三洲驿街道105街区,缭乱的管网线被规范下地,昔日逢雨必堵的雨污管道得到彻底整治,外不雅观斑驳的楼体粉刷后焕然一新……自2019年津市启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事情后,一个个老旧小区脱下“旧衣”,抖擞新活力,实现了“逆成长”。

近年来,津市市以“街区思维、主体思维、家圈思维”破局,聚焦“功能完全、做事完备、生活完美”新目标,看重内涵营造,彰显品质生活,相继呈现105街区等一批完全社区培植“新样板”,实现了“颜值”“内涵”双提升。

棋盘洲整改前后比拟照。

让群众从“察看犹豫者”到“参与者”

怎么改?老百姓说了算。

在 105 大街区,各个老旧小区中成立小区改造委员会,选举业主代表担当“改委会”成员,代表小区居民与政府进行沟通。
同时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居委会、物业公司和社会组织为成员的议事机制。

通过民主评议选举街区长、片区长、楼栋长,构建起了较为完备的“街区自治事情网”。
以居民志愿为原则,履行“四轮见地征询”,户户承诺后,每成熟一个改造一个。

召开“小区论坛”现场。

实行“两上两下”事情法,聘请一批有方案、园林等事情履历的退休老党员、老干部担当小区改造项目的“社区方案师”,干部、设计院和社区方案师先下沉入户拜访,并通过“驿呼百应”微信小程序线上先容操持改造项目详情、公布部分设计方案、面向全社会网络改造见地建议,召开“小区论坛”活动理解居民诉求,让居民全程参与、献计献策,形身分歧类别的改造清单。
以初步清单结合效果图、比拟图开展全民回访,再由设计单位综合群众见地形成可操作的方案后予以公示。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充分保障群众参与度,小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和志愿者主动监督工程管理。

除此之外,津市市未雨绸缪,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对改造前的小区居民充分调研,聘请第三方独立评估机构发放“社会影响调查问卷”13000 多份,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出稳定风险点、提出稳控方案,架通群众与政府的沟通桥梁,参与办理 25 个问题,化解了群众的疑虑。

津市聪慧社区健身中央。

构建融入式功能体系,打造“完美”街区

津市市立足补短板,强弱项,坚持在楼道革命、环境革命、管理革命中完善街区功能。

105 街区培植针对强弱电线路乱接乱搭的情形,将强弱电管线进行入地,保障供配电安全,联合 4 大运营商履行“四网合一”工程,让 105 街区筑牢安全樊篱。

105 街区临街的一个餐饮门店老板,望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愉快道:“这次街区改造,搞了人车分流,往后出行,都更加安全,管线全都入了地。
还有那四网合一,这个空间、墙面都干干净净的了,对我们做餐饮的人来说更高兴的是烟道的整改,我也改换了油烟净化器,基本没有再由于油烟问题被投诉过了。

落雁湖公园俯视图。

同时,津市市在环境革命上发力,完善配套举动步伐,打造“八有街区”,新建 105驿站,设立城市书吧、小区党建活动阵地,将其打造成多功能于一体的邻里活动中央。
同时,利用南面仓库拆除后的空地培植中央广场,为广大居民供应丰富的活动空间。
顺应居民对美好环境的须要,培植公共活动园地和公共绿地,打造社区公园 4 个,在闲置空地布局大略单纯的健身园地举动步伐,设置街区邻里食堂,打造芳洲乐园儿童游乐场所,推进社区适老化、适儿化改造,营造全龄友好、安全康健的生活环境。

培植无障碍举动步伐,住宅和公共建筑出入口设置轮椅坡道和扶手,设置无障碍厕所。
照明举动步伐采纳符合本地特色的庭院灯,知足夜间照明哀求,方便居民夜间出行安全。
培植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和充电场所,并做好消防安全管理。
改造停车举动步伐,增加停车位,实行错时停车,共享停车。

2023年三洲驿街道群众文化主题晚会现场。

推动精细街区培植,添补小区“内涵”

当前,津市市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比颜值”,还“比内涵”,彰显快乐事情、康健休闲、文化传承理念下的品质生活。

如何解锁康健休闲新场景?

津市市三湖公园既是城市核心景区,又是亲水休闲茶社集中经营区,融入各种文化元素和康健素养知识的康健步道环抱水岸,开放后人们或品茶、或健身、或清闲慢步,丰裕着慢节奏的惬意与温馨。
以全省首家无人值守健身房营运为标志,专业健身会所、自助健身中央、社区公共健身园地拓展了全民健身新空间。
街区改造中新增的一批休闲广场,各种健身及休闲举动步伐齐备。
遍布澧水两岸南北街区的篮球、足球、气排球、门球等运动场所合理布局,应时开放,广大居民尽享健身休闲之美。

市民组织健身活动。

添补小区“内涵”少不了历史文化场景,津市分区展示码头商业文化、湖洲寻根文化、赤色革命文化、工业遗存文化、民俗市井文化。
在万寿苑街区,展现津市工业发展历史的“万寿光阴轴”唤醒激情岁月;在东湖街区,沿江风光带上的朱务善广场再现“红军码头”史实。
105街区,九澧门户、城市历史、驿站文化“绘”聚一墙,特殊是妙手打造的“市井老街”“江西会馆”等艺术浮雕,引来市民容身感念、忘情打卡。
一系列的文化景不雅观节点,让城市浸润着浓浓的历史文化血脉。

同时,开辟绿色生态场景。
贯穿海绵城市理念,推进黑臭水体改造,改造后的三湖公园水清流净,新开辟的落雁洲公园风景秀美。
一批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小湿地形成集网络、净化、储存为一体的良性循环系统,城市更具韧性,更可持续。
履行透水铺装、生物滞留改造后的小区移步即景,徜徉其间,赏心悦目。
万寿园街区,过去的臭水沟变身城市文化长廊。
105街区,落雁洲、棋盘洲、晒网洲主题公园和人文广场相继建成,让人们感想熏染着城市的自然生态之美。

截止目前,津市市共改造老旧小区268个,建筑面积261.616万平方米,惠及居民25693户,实现了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