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
清晨从阿克苏市出发,车行近两个小时,前往我们在南疆打卡的第二个景点:阿拉尔市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
阿拉尔市处在塔克拉玛兵戈壁的边缘,虽然只是一个县级市,但并不从属于阿克苏地区,而是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培植兵团双重直辖,实施师市合一管理系统编制,以是这个城市还有其余一个名称,叫一师阿拉尔市。
↑纪念馆入口
↑以359三个数字设计的纪念馆馆标
↑王震的题词是对三五九旅历史的形象概括
走近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从外表上看,建筑显得并不是十分高大,但造型独特,它的形状就像锋利的尖刀,组合在一起却像种子萌芽破土而出、充满活气。听说,这是建馆当年请法国夏邦杰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的。
↑大厅内的王震雕像
↑大厅内的贺龙雕像
↑将帅墙(从三五九旅走出的125名将帅)
↑王震雕像后的一幅大型雕塑,生动形象地呈现了三五九旅的光辉进程
起初只是抱着普通景点游览的心态,结果走进纪念馆,一下就被展陈的内容所吸引,那一件件宝贵的文物,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页页翔实的史料,一个个生动的雕塑,深深触动着我的心灵。等负责看完出来后,才创造我们团的其他团友早已在大巴上期待了。还有人开玩笑说,你看得太负责了。
↑部分展陈内容
全体屯垦纪念馆共有9大展厅,通过笔墨讲授、图片记录、场景还原、艺术造型和声光电等技能手段,系统讲述了三五九旅这支赤色部队“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的光辉进程,全面展示了兵团履行“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发展前辈生产力和前辈文化的示范区”三大功能的丰功伟业。
↑部分展陈内容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展陈在纪念馆内的爬犁、抬把子、坎土曼等一件件带着锈迹的拓荒工具,还有那些反响地窝子、干打垒、窑洞房等内容的一张张黑白照片,这些历史实物和照片,诉说着往昔军垦儿女战天斗地、誓将戈壁换新颜的奋斗进程;展示着军垦战士艰巨创业、无私奉献、开拓培植边陲的风雨进程。正是当年军垦战士一手拿枪、一手拿镐,一边保卫边陲,一边艰巨创业,才有了昔日荒原变成的当代化阿拉尔市,才有了我们一起走过来看到的新疆美景。
↑本文作者在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留影
在离开纪念馆的大巴上,我还在想,实在本日看的不完备是旅游景点,而是一个赤色教诲基地,更是一座反响三五九旅精神的赤色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