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昨日从南岸区获悉,安达森洋行修缮现场已启动施工准备,由中国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张永和教授主持设计,还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互助,培植故宫学院分院和故宫南迁文物纪念馆。

历史

张永和建筑设计年夜师 住宅建筑设计

记录故宫文物南迁传奇

位于南滨路慈云寺旁的安达森洋行,始建于1891年,建筑者安达森是瑞典人,洋行紧张经营鬃毛和腊肉及百货等。
如今这几栋看似破旧的仓库,却流传着抗战期间故宫文物南迁的传奇。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盘踞东北,故宫文物被迫南迁。
1938年5月,故宫文物全部运到重庆,分三处保藏:第一处为川康银行,现渝中区打铜街邮局大楼二楼仓库,共存放3830箱;第二处是南岸王家沱吉时洋行仓库,存放1814箱;第三处便是安达森洋行的4个仓库,共存放3694箱。

1939年4月,日军飞机反复轰炸重庆。
每当天空涌现飞机,洋行老板安达森就会安排职员将瑞典国旗挂上房顶以求安全,终极安达森洋行幸免被炸,藏于此洋行的故宫文物因此毫发无损。

现状

现有仓库建筑8座

南滨路是当代与历史的交融之地。
历史悠久的巴渝文化、开埠文化、码头文化、抗战遗址如珍珠般遍布沿线。

安达森洋行,就处于南岸区慈云寺—米市街—龙门浩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地带,周边有大量的文物保护建筑及历史风貌建筑,慈云寺、黄锡滋官邸、黄家巷私邸、聚福洋行等老建筑之外,还有缆车道遗迹。

安达森洋行现存仓库建筑8栋,个中4栋建筑为南岸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另有1栋精良历史建筑和3栋传统风貌建筑,占地10000平方米,仓库面积约2700平方米。

在现场看到,仓库是人字坡小青瓦屋面,大梁穿斗构造,筑土为墙,石质基座。
全体地块风貌破损严重,但建筑大部分还是保留了原有特点。

未来

留住老重庆、引入故宫文化

安达森洋行既是开埠建筑的代表,又是故宫文化的载体。
安达森洋行的修缮,既要留住老重庆,也要引入故宫文化。

去年11月,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曾赴安达森洋行现场辅导。
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张永和教授也多次实地稽核,提出了文化中央和共享中央的理念。

同时,遵照政府文保等级,制订了保护修缮方针及原则:对文保建筑修旧如旧,对精良历史建筑修旧如新、对传统风貌建筑则变旧为新。
并与北京故宫博物院互助,培植故宫学院(重庆)分院和故宫南迁文物纪念馆。

阳光壹佰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干系人士先容,将投资3000万元对安达森洋行进行修缮,目前现场已经启动了各项施工准备。
未来,市民可以在这里看字画展、听讲座、参加艺术沙龙等,让传统文化与当代时尚相结合,成为南滨路艺术新高地。

“用”与“看”

修缮后的安达森洋行,8栋老建筑,每一栋的功能不同,分别有南迁文物纪念馆、数字故宫、紫禁书院、休闲工坊等,是一个可以“用”,也可以“看”的博物馆文化区。
比如,“用”是指茶肆、咖啡吧、餐饮、图书馆、演讲厅等;“看”是指南迁文物纪念馆以及故宫文化、艺术展示等。

“旧”与“新”

历经上百年纪月的安达森洋行,紧张建筑的墙面为青砖,红砖柱,内层抹灰,部分轻微残损;基座为石头,且保存无缺;构造为砖木构造,立柱为砖,屋架为木桁架式,残损严重。

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不雅观景体验,修缮后不雅观展主线将为青石路面,不雅观赏建筑的主线将为青砖路面。
随着阶梯向上,设置景不雅观平台,不同的高度有不同的不雅观景体验。

根据文保等级不同,8栋建筑的改造程度不尽相同,不同建筑的墙面也将采取砖、夯土、玻璃平分歧的改造材料,但建筑构造由木构造统一,屋面则由双坡瓦屋面整合在一起,让历史与当代并重,同时彰显各自特色。
个中6号、7号、8号建筑除屋面外,采取全通透的玻璃幕墙,形成3个“亭子”,在“亭子”里能更好地欣赏具有历史感的文保建筑,而且玻璃材质对周边的文保建筑滋扰最小。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蒋艳 胡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