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平古道上的青溪(原青川县城)古镇,位于青川县城乔庄镇以西59公里,幅员面积526平方公里,总人口1.6万人。
《华阳国志》载,建兴七年(公元229年)析阴平道刚氐道辖地新置广武县于青溪,委诸葛亮之参军廖化督其地而屯田防守。

镇内很多建筑古色古喷鼻香,可能是春节期间,镇上行人游客都不多,很是清净。

广元明朝建筑设计 施工工艺

青溪古城是一个年代悠远的边城,有着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古城面积约300亩,历史上多次成为郡县的县衙。

青溪古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历史文化古迹浩瀚。
“西望金牛气,东晖白马鞍,桥高金柳折,泉涌玉华繁,洞口鱼渊跃,关头虎石盘,醍湖不觉晓,雪霁万峰寒”,便是晚清学子袁汝萃描写青溪的八景诗。

青溪古镇是古阴平道上的主要关隘,自东汉以来,一贯是王室与地方势力相互攻战不息之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由于青溪所处地理位置的主要,历代王朝都派将把守,修池建廊。

清溪古城的古城墙保存得较好,涵盖城内很大一片范围。
城墙上也很宽阔,数片马并排奔驰都可以。

明洪武四年(1371)正千户朱路改土城建筑砖城,清顺治十年(1653)怀远昭义将军特授龙安营参将,白丹衷复建城池,历经三载竣工,城周九百丈,墙表用糯米灰浆镶砌石条和大砖,内夯土石,高二丈一,底宽一丈四,深一丈护城河相连,外城门备有吊桥,东西北三门各建有半园形外城墙,称“瓮城”,内外城门洞全以石条镶拱。
内城门不与外城门相对,门开侧面,上建箭楼。
内城门上建有距地四丈五的重檐城楼,戌守瞭望,显示边陲雄姿。

听说“胜券在握”针言的典故便是来自这里,瓮城的设计在冷兵器时期确实非常实用,对付攻城方无异于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青溪古城历史文化厚重,人文荟萃,青塘关、控夷关、写字崖、落衣沟、磨刀石、水中井、虎盘石、千年银杏、印盒石、打箭坪、南天门、点将台、鞋土山、先机亭、邓艾庙、石牛寺、华严庵等,每一个景点都是一段历史、一个传说。

清溪城内回汉杂居,佛、道、儒、伊斯兰、天主教共存,是一座民族宗教文化和谐之城,建有清真寺和回民一条街。

只是街上行人稀少,大多店铺都未开门,稍有遗憾。

穿过回民一条街便是阴平廊桥,《三国演义》中著名的邓艾偷渡阴平灭蜀,明朝大将傅友德率军由阴平入蜀而令元龙州府归降,徐向前、李先念率红四方面军在此指挥著名的摩天岭、悬马关战斗。
这些历史事宜都和这座城有着密切的关系。

安谧的清溪古城宛若成长于天山之巅的洁白雪莲,隐世而独立,冷艳而自持。

末了品尝了一下当地的行色美食,清真铜火锅,味道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