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以感想熏染自然为目的

应用河流的建筑设计 新型材料

设计要酝酿的姿态便是溶入环境

使存在若有似无,举重若轻‍

贴附地形的透薄轮廓

/

本案为呈现海棠河整治计画的建筑中央,基地比邻河道,因堆积和冲刷自然形成蜿蜒及倾斜的地貌,填平河岸凹凸或架高基地、整平后再造建物看似展现秩序效率的策略。
但水相设计与建筑、景不雅观三方谈论后认为,宜压低建筑实体和生理姿态,以更融入大地的思维衔接文明与生态。

因此,建筑一改随性能叠砌而僵硬高耸的实体,改以流畅低伏、玻璃环抱的薄透量体轻触河岸,坚持水域景不雅观。

由主道路岔出、蜿蜒靠近建物的坡道如支流,几座土丘和缓隔开外侧路面的视线,轻盈带曲度的屋顶像纸张飘落静歇,顶部一处如海棠轮廓的开口,更溶解建筑阻断景不雅观的实感。

基地广场及馆内动线皆栖息于下,部分又挖掘下沉区域,使整体宛如嵌于河岸的雕塑,寄托着地景,形成温顺参与自然的角度,无喧无攘,安静谦和。

无边际延展的线与面/为延续内外通透的视觉印象,室内打破实墙和楼板划分区域楼高的传统,量体内部仅3米高的空间,因顶上大面积屋顶而觉得空间向四周延展。
设计师想像各种性能是优柔可折叠或摊放,再以坡道回绕串连高低各区,使楼面更似顺应地形连贯起伏而非断裂的平面组合。

如此模糊水平基准面的做法,加上窗外地景延伸的景深,使空间呈现一种漂浮、无序的流动状态,呼应河水奔流的动感。

整体以少量但必要的项目接续成抽象空间雕塑,例如入口接待柜台利用一段坡道尽头的弧线,延伸成两道曲面交叠如水中眇小漩涡,圈围事情范围同时融入背景。
也撷取流水及河边地皮优柔有机轮廓,设计弱化方向性的长椅,在开放场域岔分出动线流向,丰富线条在空间里翻滚的层次。

当部分水平差距大必须倚赖阶梯时,则以向下切凿的形式坚持整体曲面延伸;高低层也自然错出局部立面,搭配低于户外沉降区块的挡土墙,在不增设僵化隔间的条件下,顺势创造动线上明暗、缩放的节奏变革,相较于开放平面及玻璃帷幕的穿透,更能安顿须要隐私或掌握光源的展示区域。

土壤的冲刷与堆积

/

对设计师而言,内部动线如雕刻刀切剖穿梭于地表及土壤,使人行走期间恰如河川蜿蜒,无论削切或缓步堆积,深浅不一的层层叠覆象征韶光的安静与无休,而夯土纹理正可表现河流与地皮之间相互演化的线条,和缓随机。

除此之外,它无断面切割线的中性特质更能放大延伸感,整体仿佛大自然随性捏塑的大尺度雕刻,流畅连贯而使人感到安定。

△多媒体展厅

放眼望去,场域因穿透而一览无余,却也包罗着户外万物,引领人谦卑不雅观看自身与自然的关系,而非俯视大地的征服姿态。

△建筑剖面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海棠河生态公园-海棠晓翼

空间设计|李智翔、葛祝纬、卢振宇、杨睿霈/水相设计

建筑设计|易加设计

项目培植方|华润置地海南片区公司

培植方团队|柯伟、易刚、刘鹏吉、叶德理、袁杰、陆泽东、赵静、林靖岚

项目位置|中国 海南 三亚市

室内面积|740 m²

空间格局|生态展示厅、多媒体展厅、休憩区

设计韶光|2022.09~2023.02

施工韶光|2023.03~2023.09

紧张材料|浅米色夯土、米白色无缝地坪、白橡木

项目拍照|吴鉴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