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泉州海丝新城东海中心活力区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竞赛》中,由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伍江教授领衔,集团总裁助理、副总建筑师赵颖与城规中央主任张力共同卖力,建筑四院与城规中央互助完成的方案“花舞丝源·鲤跃东海”在浩瀚提案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并得到后期深化该项目的机会。

国际竞赛 聚焦泉州

丰泽区建筑设计 生态建筑设计

本次设计竞赛由中国城市方案学会受泉州市自规局和泉州城建集团委托策划组织,面向环球开展国际方案征集,竞赛周期历时六个月,共有境内外104家设计机构提交资格预审方案。
同济设计集团成功入选末了六家入围机构之一,进入方案竞赛阶段。

泉州作为海丝出发点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海特色,秘闻深厚的闽南文化传承。
设计团队充分发挥对泉州城市基因的理解和认知,从方案构思,设计理念,到城市与园地的研判,成功整合了泉州传统空间特色和未来发展的脉络,团队配合尽力,终极提交了精彩的竞赛设计成果。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泉州市区东郊、晋江北岸、洛阳江西岸,处于两江入海口核心位置,依山面海,素有“两江”(晋江、洛阳江)夹“两山”(大坪山、桃花山)之誉。
基地西邻泉州老城区与丰泽中央区,东接泉州行政中央、公共文化中央与总部办公区,总用地面积301公顷,总建筑面积600万平方米。
个中,包括蟳埔老村落历史保护区在内的核心区100公顷,总建筑面积180万平方米。

总体格局和构思

城市设计以鲤城、刺桐为灵感来源,以“创智烟火巷、浔梦未来城”为主题,营造“花舞丝源、鲤跃东海”的未来图景。

项目通过“寻脉、塑核、赋能”,形成“一带一轴、三核四廊、四区四重境”的空间格局:

① 寻脉——保留基地原始街巷肌理,贯通四条山水廊道,延续两条人文斜巷,通过小街密网的空间组织形式,回归街巷生活,重温街道文化。

② 塑核——依托蟳埔老村落重塑“有温度”的文化核心,在东部TOD打造“魅力之眼”城市核心,在西部TOD构建“蝴蝶花谷”时尚核心,实现区域三核驱动。

③ 赋能——从东向西构筑四大主题片区:即传承蟳埔文化的海丝缘起地、成本驱动创新的侨胞传承乡、办理本地青年就业的青杰起航港、塑造总部名片的国潮新舞台。

东海中心活力区将“活力”作为最核心目标,并通过三条路径予以实现:

① 通过家当竞合、产城领悟、功能稠浊、交通整合的发展路径,引发活力的天生能力;

② 通过显山露水、高低错落、新老相融、文脉传承的空间尺度,提升活力的承载能力;

③ 通过城市经营、计策留白、体例手册、融入法定的管理机制,保障活力的持续能力。

引发活力的天生能力

1 / 家当竞合

东海中心活力区瞄准泉州未来家当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归雁经济”和新兴家当,并与泉州老城区、晋东中心活力区等城市片区进行区域统筹,协同分工,实现差异化发展。

2 / 产城领悟

全区设蟳埔老村落文化核心、东部TOD“魅力之眼”城市核心、西部TOD“蝴蝶花谷”时尚核心三个活力引擎,并打造海丝缘起地、侨胞传承乡、青杰起航港、国潮新舞台四大活力分区。

区内的滨水家当片区与居住社区错位拼接,齿扣相连,相互渗透,实现产城领悟与职住平衡,担保全域24小时活力。

3 / 功能稠浊

东海中心活力区强调功能稠浊发展,引发城市活力,并知足公民的多样性需求。
功能稠浊不仅强调地皮利用的兼容性功能组合,更看重建筑层面的立体功能稠浊,为每一地块的未来发展供应无限可能。

区内居住社区回归传统街巷空间,以密路网划定小街区街坊,并以“适应性成长”为理念,提出弹性可成长与模数可组合。
每个街坊单元可根据不同需求弹性适配,可事情、可生活、可娱乐的不同功能竖向叠加,并以此为单元体,构建稠浊功能的超级街区。

4 / 交通整合

东海中心活力区首先在基于600万建筑增量进行交通预测的根本上,提出“增加公交比例、扩容外联网络、加密路网密度”三大交通策略,并通过轨道交通、车行路网、慢行体系的整合,共同构建多层级的内外交通网络。

全区依托东西两个轨交站点进行地下空间开拓,依托“蟳埔天街”二层连廊超过城市干道,连通滨海空间,并建立串联三个公共节点的多层级立体慢行体系。

提升活力的承载能力

1 / 显山露水

东海中心活力区总体空间布局保留基地现有空间肌理与老街走向,留住城市影象,并通过四条山海绿廊有机分隔城市组团,通山达海,显山露水,在高容量开拓背景下为全区奠定绿网底盘,构建大疏大密的城市格局。

2 / 高低错落

全体区域在建筑高度上实现分区掌握,常规区域高度平缓,三大核心重点突出。

东部核心区的建筑高度从沿海蟳埔老村落向北拾阶而上,形态趋势为近水低、远水高,层层抬起,层次丰富。

南部滨水一线强调重点突出、树立地标,营造层次丰富的城市天涯线。
对岸远眺,天涯线高低起伏,并与背景自然山体的走势相得益彰。
大桥近不雅观,桥头堡错落有致,建立具有辨识度的标志性建筑群。

3 / 新老相融

东部核心区从蟳埔老村落到“魅力之眼”,两大核心聚焦历史与未来的时空碰撞,并通过不同尺度的空间营造,实现新老建筑从功能到尺度的的自然过渡。

中部和西部保留基地现有地脉走向,重点打造烟火斜巷、渔村落夜市等高热度交往空间。
烟火街巷沿袭泉州沿街店铺生活传统,重塑街道生活场景,回归街巷生活。

4 / 文脉传承

蟳埔老村落是东海中心活力区历史代价传承的基石,也是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方案基于时空层积下的文脉代价传承,提出四大重生操持,在保存蟳埔村落原始的生存空间与生活状态的根本上,为其注入新的活力。

① 再生:公民公园操持

② 边界:边界重塑操持

③ 路径:主街领航操持

④ 共生:内城动态更新操持

保障活力的持续能力

1 / 城市经营

项目约请专业机构进行投资运营估算,结合项目履行需求优化用舆图斑,高效复合利用地皮,担保项目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2 / 计策留白

充分考虑项目培植的开拓时序与分期培植操持,后序发展地块作为计策留白,为长远发展预留空间资源。
预留地块未来可实现发展空间和存量空间的快速转换,以空间韧性保障未来家当发展的弹性可能。

3 / 体例手册

为实现城市设计顺利履行,项目将在控规修编的根本上订定城市设计手册,与控规共同发挥管控浸染,推动城市设计核心框架的落地。

手册包括导城市设计则和图则两部分,涉及东海中心活力区7大项25小项管控要素。
针对蟳浦村落160亩保护更新范围将以四大重生操持为依据,体例专门的有机更新手册。

4 / 融入管控体系

城市设计勾引充分融入泉州本地方案管控体系,全过程动态合营。
同时有效办理开拓培植全过程的各项抵牾,折衷不同主管部门、开拓主体、专业团队、技能工种之间的建媾和诉求,设立干系平台,供应全过程做事和多专业支撑。

项目档案

项目名称:泉州海丝新城东海中心活力区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竞赛

培植地点:福建省泉州市

设计韶光:2021年12月~2022年3月

用地面积:301.3公顷

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团队

项目总卖力人:伍江、赵颖

方案卖力人:张力

城规中央团队:张力、张大园、熊丽、唐存阔、尹响、许丹丹、朴倩慧、陈泠蓓、田圆、郭蓉、陆雨、魏玄聪、吴芳、车璐、明诗琪、彭倩倩

建筑四院团队:张扬、谢路昕、林海军、龚天泽、叶子桐

家当顾问:普华永道

资料来源、版权所有: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