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坚守项目一线
不忘初心 牢记义务
勇于担当 履职尽责
强化示范引领 凝聚榜样力量
全力以赴助力项目平稳运行
中建八局官微“一线写真”栏目
深入项目培植一线
走进敬业奉献的“他们”
感想熏染奋斗者的精良品质
本日,铁君带您走进中建八局
国科大肿瘤医院绍兴院区项目团队
谛听他们为打造浙江省高品质民生工程
的精彩奋斗故事
国科大肿瘤医院绍兴院区项目是浙江省重大民生工程,被列入全省“千项万亿”重大项目。项目建成后,操持打造国际一流的集“肿瘤诊疗技能”“生命康健研究”“医学成果转化运用”于一体的医学高峰和生命康健科创高地,将为滨海新区及长三角区域发展供应优质医疗做事与康健保障。
“项目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作为浙江省重点民生项目,社会关注度很高。其余,韶光紧、任务重,团队均匀年事27岁,我们还肩负培养大型综合体项目施工履历人才的重任……”项目卖力人邢济岐回顾起400多天前项目培植之初的各类情境,依然历历在目。
“大工地、小项目”
管理创新助推高效建造
作甚“大工地”?什么是“小项目”?
“大工地”指的是项目占地足有400亩,体量较大;而“小项目”则是为了把大工地落实到“由大管到小”,从管理组织和区域上把大工程拆分成四个大小不等的标段,即所谓的“小项目”。
为了规避以往项目“网格化管理”中各部门、系统间相对独立、联动较少的问题,项目按照“体量与个人阅历相匹配”的原则,将全部管理职员按部门、岗位分配到各“小项目”任职并进行提级管理。
以项目二标段为例,由项目任务工程师魏钰力任“小项目经理”,而项目安全工程师张元钊在二标段提级管理后作为该标段“安全总监”,每月与魏钰力签订月度操持书……各岗位以此类推,担保每个“小项目”都具备一个完全的管理团队,且全员签订考察操持书,定期考察督导。
在这种管理模式的带动下,看似独立的四个标段实则都在相互“攀比”,每次月度例会上会晾晒各标段的成绩与表现,各“小项目”团队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最好的培植成果呈现在大家面前。
优质建造、完美如约
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
高标准、高品质、高效率的培植理念
早已贯穿项目各角落
为给项目后期外部医疗专项施工团队留出充足的施工韶光,项目卖力人邢济岐结合多年医疗工程管理履历,在担保培植品质与安全文明施工的条件下,科学合理方案工期进度,确保项目井井有条推进。
项目体量大,钻孔贯注桩量多,7000根桩基施工须要混凝土14.49万方、钢筋1.31万吨。为破难题,在邢济岐的带领下,团队在可控范围内新增两台柴油发电机,增加打桩机数量,进行错峰施工;土方开挖阶段,增加挖机至约40台,担保日均土方开挖量达12000方。
质量、安全、如约,“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老周,上次三标段创造的问题,下周一之前能不能整改完?”生产例会上,会议气氛逐渐变得凝固。这样看似“一触即发”的红脸时候,常常在项目上演,正如项目生产经理郭旋所说:“只有‘红脸出汗’才能让大家高度重视工程品质。项目对政府、对业主、对我们来说都是重中之重,一环扣一环,谁都不能超越施工‘红线’!
”
“师傅,赶紧停下,这样做有安全隐患!
”2023年9月的一天,还在安全实训期的新员工赵新虎像往常一样跟随张元钊在现场安全巡检。当检讨到一位动火作业职员施工时,张元钊神色溘然变得严明起来:“现在急速清理,任何人决不能拿安全当儿戏,底线武断不能破!
”
这一幕,“安全至上”的任务意识已深深烙印在赵新虎心中,而这种“爱较真儿的倔脾气”,赵新虎也传承的别无二致。
在“大工地、小项目”管理模式的推动下,项目团队联络齐心专心、共同奋斗,在2024年春节提前实现全面封顶目标,并先后荣获绍兴市2023年第四季度安全文明施工精良工地、绍兴市2023年度安全文明施工精良工地等名誉称号,在全市上千工地内脱颖而出。项目用品质、高效赢得了多方认可,一封封表扬信纷至沓来:
“项目团队通力协作,发挥'令行禁止、义务必达'的铁军作风,迎难而上,战胜平面组织管理难度大、地下水位高档诸多难题,在担保安全、质量的条件下,桩基、土方、主体构造均提前完成,出色的完成了阶段施工任务。”
——摘自业主2023年12月表扬信
项目搭舞台、员工做主演
发展成才“肉眼可见”
因材施教。得当,才是最好的安排!
“我们会结合员工上风,动态调度匹配度更高的岗位,担保个人代价最大化发挥的同时也有助于员工快速发展。”
2021届毕业生周涵林初到项目时还是工程部专业工程师,性情沉稳的他长于创新、爱研讨。比较逐日在现场打交道而言,项目班子认为技能部更适宜周涵林发展。在征得公司及本人赞许后,2023年初周涵林成功调配到技能部,现在的他已是技能部的精兵强将,干起事情比之前更得心应手。
2022年安全实训结束后,谭品被分配到项目一标段做专业工程师,凭借爽朗的性情、好学的态度,他很快在团队中有了出色的表现。后来因项目二标段培植任务重、施工难度高,项目班子决定调谭品至二标段主要岗位培养。
如今,处理起区域内100多名劳务工人日常事情时,谭品明显多了几分成熟与章法。99年出生的他,已凭实力从二标段工友口中的“小谭”逐步变成了“谭经理”,同事打趣说,“谭经理”每天的电话比领导还多,业务比领导都忙。
学习+发展!
行为已然逐步变成一种习气
“项目讲坛”是项目管理办法之一,常日哀求每月开展两次。但为了冲破专业壁垒,帮助全员快速发展为全方位复合型人才,项目主动增加讲坛举办次数,担保均匀每周开展一次。45名管理职员轮流“坐庄”,或讲授专业知识,或分享施工履历,亦或剖析项目解题思路等等。“毕竟面对全员讲课,每个人都在精心准备课件,大家取长补短,每次都有不同的收成。”周涵林说道。
肉眼可见的发展与成才已让项目广大员工蜕变为培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如项目青年员工自傲地说:“我们正在向‘国度栋梁’转变!
”如今,项目已输出项目经理、生产经理、商务经理、总工、安全总监各1人,任务工程师2人,提前完成人才培养目标。
而对付这支年轻有为、联络有爱的“一大家子”来说,他们“大工地、小项目”的精彩奋斗故事仍在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