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举办初显文化品牌
“天琴”杯大学生戏剧节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日渐成为岛城高校里一个颇具人气的文化品牌,活动主理方之一的团市委果干系卖力人指出,大戏节发挥了戏剧和舞台的纽带浸染,为青岛的大学生们供应了一个展示才华和梦想的舞台,在勾引树立精确的人生不雅观、代价不雅观,提升学生们的创作能力等方面大有裨益,连续三年的赛事日渐树立起品牌形象,并逐渐培养了学生们的文化自傲。
据先容,本届大学生戏剧节将有十余所驻青高校推送的15个剧社,按照抽签顺序进行展演比赛。 “大戏节”组委会将组织专家评委、师生代表和热心不雅观众参与评分,根据各参赛团体详细表现情形,评比出“天琴”杯大奖、最佳原创剧目奖、最佳改编剧目奖、最佳导演奖等各个奖项,并将于今年10月份在青岛大剧院歌剧厅举办颁奖仪式暨闭幕晚会。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大戏节”全程在青岛大剧院多功能厅进行展演比赛,“期待青年学生在城市最好的艺术展示平台上演绎青春,创造梦想”,国信文体公司蔡晓鸣董事长表示,国信文体公司尤为关注公益文化奇迹的发展,“大戏节”便是很好的范例,“一方面用更高的平台、更大的空间、更多元化的办法来宣扬大剧院,同时也发挥大剧院引领全体城市文化时尚的功用,这也是当代文化人的义务和责任。 ”
师生皆赞彰显文化自傲
大学生戏剧节受到了岛城高校师生的热烈欢迎,北京电影学院创意媒体学院演出系的老师夏改动在接管采访时透露,这次他将带队参加比赛,“大学生戏剧节是一件非常故意义的事情,我们知道戏剧的实质是研究人、表现人,以我们的参赛剧目《难忘的1977》来说,我们知道,这一年是非常分外的一年,以此为切入点,表达当代大学生对付时期和历史的一种关怀,同时也借助这一点提高学生们独自塑造人物的能力。我们在排练的过程中采纳的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由于大部分的90后,对付那一个年代的认知有一定的欠缺,我们查阅了大量的干系资料,有影像资料、文学资料,以及咨询我们学院的老教授、经历过那个年代的群体进行理解,相信通过这一戏剧载体,会让学生们温故历史,从而实现对付人性繁芜性的反思。 ”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的刘同学则从亲自感想熏染阐述了“大戏节”的意义,他曾与同学们一起参加了前两届的“大戏节”,“紧张而充足的排练,虽然辛劳,但充满回顾,排练过程中的小故事、小风波都成为我们难忘的回顾,由于我们热爱演出、热爱舞台。在这一个展示平台上,还结识了全市高校的戏剧爱好者,彼此学习、相互鼓励,这让我们充满干劲,一定会坚持这份艺术热爱,连续走下去。 ” ( 周洁)
[编辑: 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