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祠为土木构造,高下三间和两廊,占地面积三百多平方米,历经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逐渐崩塌了。
2004年仲生公的子孙们决定重修仲生公祠,新祠于当年八月初旬日落成并接列祖列宗升龛。

新祠占地面积不变,但建筑风格大为不同,砖木与砖混构造综合,上三间、两廊和一个宽阔的下厅。
新祠以“雅”为主线,表示先人们艰巨创业、俭朴持家的传统。
上三间,正厅安顿古色古喷鼻香的神厨,神厨内安顿先人灵位,庄严肃穆。
两旁有两个房间,便于放置一些宗祠物品。
两廊为砖混构造,左廊立碑,上面刻着建祠记要和子孙们的出资情形,右廊悬挂刘氏宗亲在宗祠开光时赠予的镜屏。
两廊中间是一个天井,天井四角镶有四只瓷鲤鱼,便于搜集雨水。

天井与下厅相接处立有两根水泥柱(喻在水源冲安家立业的两屋子孙),下厅占地一百多平方米,中间没有任何墙隔,便于在此议事和开展敬拜事情。
宗祠地面全部用火砖铺地,四周墙壁也没有任何粉饰,朴素大方。

贺州农村小宗祠建筑设计 新型材料

大门前也立有两根水泥柱(喻广东兴宁市还有两房仲生公的子孙),大门正上方书写“然藜第”三个大字,“然藜第”正上方和左边分别悬挂清光绪年间翰林院编修刘宗标亲手书写的两个牌匾。
上厅屋顶为双龙戏珠,维妙维肖,下厅屋顶则是双珠伴葫芦,别具一格。

仲生祠对联:

大门柱联:伟质建奇勋立地顶天卓尔千秋奇迹,

巍柱肩大任连横接纵焕然百代规模。

堂 联:皇历岂容疑汉室渊源三分定,

帝谱谁能改刘家光彩十成真。

梁 联: 系朔陶唐继追汉祚壮盛从西起奠定四二五年社稷二十四代帝主名垂辉耀彭城世泽,

支分兴邑派衍水源紫气又东来繁茂五百余簇兰桂三千四载祖德流芳铭承禄阁家声。

据族谱记载,刘仲生,字质义,妣陈大孺人,是广西贺州市昭平县凤凰乡大同村落水源冲刘姓一脉开基祖,广传公第十七世孙,生有四子,宗子集诚、次子集谟在水源冲安家立业,三子、四子仍在广东兴宁居住。

详细世系为:1广传公 2巨湶公 3念九郎公 4仕什郎公 5法兴公 6法清公 7法开公 8法胜公 9法用公 10万一郎公 11忆竹公 12竹裕公13澄祥公 14京任公 15瑞棠公 16书耀公 17仲生公(水源冲刘姓开基祖) 18集诚公、集谟公。

其辈份排列如下:18集 19光 20裕 21保22增 23兆 24福 25兴 26家 27广 28汉 29业 30永 31昌 32明。

历经160多年的繁衍,我水源冲刘姓已有7代人,传到25世孙兴字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