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日报全媒体 刘丽琴

图:资料图片

晏俊杰建筑设计 知识问答

“新零售” 设计语境

以货为中央 变以人为中央

根据国家统计局年初公布的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0987亿元,比2017年增长9.0%,2018年,全国网上零售额90065亿元,比上年增长23.9%。
个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70198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8.4%,比上年提升了3.4个百分点。
零售市场的变革很明显,线下、线上、物流结合的“新零售”模式成为新宠。

业内人士表示,零售的实质,便是把人和货连接在一起的场。
不管技能与商业模式历经多少次变革,零售的基本要素都离不开“人、货、场”这三个字,三者的关系是零售永恒的主题。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传统零售强调场、货、人,发卖园地如何展示货色是设计的关键。
新零售背景之下,不再像传统零售那样以“货”为中央,而因此“人”为中央,强调人对场的体验感。
在体验感的根本上,通过各种包装和传播力量的推动,“网红”店应运而生。

调查数据显示,未来的消费增量中的65% 都将是由“80后”“90后”以及“00后”带来,他们的消费力也将是上一代消费增速的2倍。
这也为以年轻消费人群为目标客群的网红店,供应了广大的发展空间
但要吸引这些口味变革更快的消费群体并不随意马虎,实体零售行业不断在发卖模式、品牌风格、产品调性上寻求打破,以知足他们对消费场景、调性和品质的追求。
“设计感”成为个中成功的关键,小清新风格、简约风格、高冷风格、ins风、少女风、街拍风乃至是土味风格……都能让人找到相应的网红店,而这实际上是通过平面设计、室内设计营造出来的品牌视觉辨识度,具有识别度也便是有自己的产品风格。

探秘一:

意象山水隔出

全新社交办法与空间

当代人在安歇或休闲的光阴里,实在非常希望去做一些不同的事情,比如见朋友、聚会乃至“蒲”在移动办公等的公共空间,大部分人会选择餐厅,但这每每过于正式,还有很多休闲韶光须要更多的多功能性的公共空间,这就阐明了为何星巴克在中国能迅速发展。
为喜茶设计了“白日梦”系列观点店的主力设计师荷兰注册建筑师、A.A.N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晏俊杰对表示,奶茶店也可以成为承载这类需求的公共空间,且茶是与中国传统文化干系的,以是“白日梦”系列观点店设计思路是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一方面供应一种社交可能性,另一方面通过当代的办法传播传统文化,不再是挂一幅国画或写一首诗,而因此一种意象的观点办法传播理念。

围水而坐,曲水流觞,携客煮茶吟诗作画,向来是古代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件雅事。
根据店面只有2.5米的分外狭窄空间构造,晏俊杰考试测验用自然的曲线来串联各个尺度的桌子,充分利用空间的同时,也制造出人与人之间不同的间隔。
地面稍作抬起,形成小丘陵,流线形餐桌由内自外自然蔓延,化作“溪流”。
山溪两侧可坐来宾30余人,绿意盎然的植物穿插个中,顶部起伏的水波纹模糊荡漾。

而在另一个8米高的小空间里,则将桌面抬高,形成不规则隆起的山丘,茶客如置身宋代画家米芾的《春山瑞松图》里,在山中喝茶的觉得。
桌上的起伏在功能上区隔了不同组别的茶客,在形式上如若层云叠嶂的东方意象。
天顶之上是山形的白色弧形顶棚,如无垠穹顶笼罩四野。
抬起的形态本身便是“山”的意象,桌上的“山”和顶上的“山”形成“山外有山”的文化意境。

探秘二:

乡野请来老师傅

非遗竹编造诣四川味

可以看到,目前的“网红”店多出自餐饮业。
在竞争激烈的餐饮界,想脱颖而出不是件随意马虎的事。
拿下了2018年德国iF设计奖的室内设计奖及2018年德国红点设计“建筑与室内设计”种别“最佳设计奖”,并在2018年英国餐厅酒吧设计大奖评比中得到提名的“川隈杂谈”佛山店在餐饮界是“新丁”,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据项目设计师“自由思考”的设计总监王晓文先容,作为一家川菜馆,设计之初自然而然是想发掘出川系菜式和四川文化的特色,探索现在的餐饮文化上是否有新模式的可能,并希望能差异于普通的快消品。

对付设计师而言,室内设计实在是一个完全的系统,客户的定位,空间的设计,利用的材质和风格、家具,导流的消费人群,都是设计考虑的范围,而不仅仅是设计一个空间。
四川有浩瀚非遗的手工艺,佛山店的设计便是在材料上进行创新,由于店面形态是瘦长形,还有外摆空间,这与竹编的形态效果相吻合,因此,在嫁接四川文化元素方面就选定了“竹编”。
但想找到得当的竹编师傅也并不随意马虎,大部分竹编手艺人善于体例鄙吝具,在一个商业空间中完成大型竹编则很少有人考试测验。
经由五六次的拜访,设计师们终于找到乐意一试的师傅。
这些师傅从十多岁开始学艺,有些从未走出过乡野,他们被约请到都邑里的川菜馆,七八个人用了20多天,现场手工创作完成了竹编与商业空间的结合。
绵延贯穿全体空间的竹网与味道浓郁辛辣的川菜一道,将食客的身心包围。
昏黄灯光与灰色混凝土墙体、餐桌合营,营造出川菜雅与俗并存的文化特质,还意外形成了像四川山水意象的空间效果。
王晓文说,竹编不仅完成了空间的分割,尤其是在外摆空间起到了围合与延伸的效果,竹编更是店内的艺术装置,成为空间中的灵魂所在。

探秘三:

废弃“砂圈”变废为宝

暗黑气质却有温暖情怀

比较佛山店,以四川荥经黑砂器与地铁工程开采生土为介质形成的墙体和空间,让“川隈杂谈”广州店的设计觉得更加“暗黑”。
然而,这暗黑的气质中,却有着温暖的情怀。
店中的墙上是得到2019年德国iF产品设计奖,名为“卌”(xi)的墙砖,这种由地铁工程废弃土料与混凝土稠浊压制成的室内装饰墙砖,回收利用了城市培植中的废物。
而店中散发着迷人的金属光泽、用于分割空间的墙,则是用制作四川荥经黑砂炊具时,烧制中的废弃垫片“砂圈”所建。

“砂圈”在煅烧中隔开煤与生胚,是砂锅的托,呈圆圈形状,反复利用七八次后便被当地人丢弃野外。

王晓文说,“砂圈”在煅烧过程中形成的金属光泽实在很俊秀,被丢弃让人以为很可惜,于是设计师将三千多个废弃的砂圈,每一个破解成三瓣,弧面正反交织成迁移转变的链网,与竖直向上的铁墙相接,建成20米的超长外立面,挑高的外立面将天与地撑离,分出通透独立的空间。
空间内部引入黑砂链网,分割围合出两个独立的进餐区域,丰富空间层次的同时消解空间中两根承重柱的强烈存在感。
黑砂圈元素构成的定制餐灯成列悬挂,穿插个中,强化材质的体验感。
以地下40米开挖生土压制成的卌从内墙、水吧台延展至地面,统一的朴实厚重与黑砂链网的粗犷通透虚实映衬。

王晓文说,在追求设计创新的同时,也考虑到传统手工艺,比如竹编、黑砂炊具须要一种有生命力的商业模式,使其顺利完成商业代价转化的同时,能以崭新的、当代的形态,重新进入"大众的视野,在社会公共空间中得到发展与发展的空间。
对付传统手工艺人而言,他们的产品,哪怕是废弃物也因此得到了更高的经济代价。
当传统民艺在当代商业空间中落地生花,餐饮行业也因此注入了创新的灵魂。

探秘四:

既附近又相远

奇妙的人与人间隔

现在无论是咖啡店、奶茶店或餐饮店的社交办法都是在一张桌子的面前,分成一组组的人,这种办法是很常见的。
以是在设计中,想考虑有没有新的可能性来知足人们的社交需求。
在磋商的时候创造,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为人际交往划分了四种间隔:"大众年夜众间隔、社交间隔、个人间隔和亲密间隔,这种间隔是有一定范围的。
比如,个人间隔是0.44~0.76米,两个人坐在一张70厘米的桌子前便是比较舒适的间隔,如果再近一些可能就须要更亲密的关系。
基于这个研究,设计希望通过具有一定间隔的桌子来定义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以是,设计师在个中一家店里,把19种不同尺寸的桌子拼成一张大桌,再考虑动线和人们的利用感想熏染,形成了不同的空间,有一些是向心性空间,有一些是离心性空间,看上去是一个随机的结果,实在是经由了各种数据的剖析,达到了“1+1>2”指数翻倍的效果。
离心性空间桌子是相对独立的,隐私感更好,向心性空间人坐在个中彷佛众星捧月,适宜更外向更喜好社交的人。
可以根据人数来自由选择各种空间,为互动供应了多种可能性。
人和人之间的间隔从0.7米到10米都存在,但却奇妙地位于同一张桌子上,每个消费者每次进店都能收身分歧的空间体验感。
对坐、反坐、围坐,不同的坐下来的办法涌如今同一个大空间内,私密性与开放性共存。

不雅观察:

“网红”易逝 创新永存

虽然“网红”店受到追捧,但设计师们对“网红风”却都不大待见。
晏俊杰说,“网红”店现在提到的比较多,一些业主方提出设计哀求的时候也哀求打造“网红”店,但作为设计师而言,不肯望追随某一种风格,由于风格和潮流的东西,是一贯在变革的,“网红”是一个时期下某个时段盛行的某种风格或时尚的觉得。
当下很多新零售空间里,白色空间、粉红、喷鼻香槟金等色彩和材料的利用,搭配绿植就变成了所谓的“网红风”,这实在是趋于表面的,反而是已经由时的了,“网红”是一种结果,是一贯在变革的,乃至有不少人提出,要反这种风格。
以是基于人的利用和消费,基于人的最新的社交办法,引领他们来到线下的空间,这才是设计师在做空间设计要考虑的最紧张的点。
在新零售环境下,大家对个性化需求体验性的哀求更高,尤其是在互联网平台的冲击下,线下的零售空间没有体验感和观点化的设计,将难以与线上平台竞争。
事实上,不止是空间设计,还须要平面设计、包装设计,策划和推广等,对消费者而言须要的是一种完全的形象呈现,而当下消费者对此越来越挑剔,希望得到更好的产品。

王晓文认为,“网红”店是被给出的评价,很多人认为如此的设计风格才是“网红”,但这种不雅观念是不对的。
“自由思考”设计了不少被称为“网红”的店铺,设计师的设计初衷并不是做网红店,而是根据店铺特色、品牌定位、后续发展去创新的过程,有创新才有成为“网红”的可能,在包括空间、材料和体验模式方面创新,才可能呈现出一种新的气质、效果,跟风是难以成为“网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