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塞尔多夫新综合体

设计:UNStudio

综合体的建筑设计 生态建筑设计

地点:德国-杜塞尔多夫

项目位于杜塞尔多夫汉斯-伯克勒大街37-39号,地处肯尼迪大道的核心地带,占地10,000平方米,将包括两座高度达120米的高度可持续多功能塔楼,环抱着一个低层社区楼宇。

方案由两座纤细的高塔环抱着一个社区中央构成,这样的体量既能增强透风和风舒适度,又能从肯尼迪大道上的高层建筑群中脱颖而出,为该街区创造出一个明确的中央。

纵深阳台和露台、公共公园、宽阔的邻里广场以及一个社区中央,共同勾勒出一个活气勃勃的公共空间,为临时活动供应场所,同时向居民和游客开放。

方案展现了高标准和全面的可持续发展哀求,以及在科技运用和自然资源智能设计方面量身定制的方法,个中包括可显著减少约34%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可持续构造观点、集成光伏表面的节能外墙,以及预制、可回收和循环型外墙模块。

开放空间旨在促进周围环境的空间联系,并为居民、游客和在办公楼事情的住户创造聚拢的场所。
因此在设计中,横跨肯尼迪大道的桥梁也与项目连接,并在一层形成了一条连接所有建筑的体验路径;这不仅改进了与杜塞尔多夫市的连接,也为周边地区供应交通便利。

康健办公也是办公楼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设计要素包括从空气和光芒质量、无污染材料等物理要素,到引发活动、走动以及户外空间和休闲区的通达性。
设计理念的关键元素之一是郁郁葱葱的绿色植物,它们就像一条绿色丝带,从外部到内部,四向交织延伸至各楼层。
露台景不雅观是办公室室内空间与生动的室外空间的延续。

02

青岛南京路1号

设计:Foster+Partners

地点:中国-青岛

南京路1号项目由英国著名建筑事务所Foster+Partners主创,腾远设计担当EPC设计总承包,ARUP(机电、构造及可持续顾问),G.A GROUP(住宅室内设计)等天下著名设计机构共同打造的,集金融业、航运商贸业、当代做事业、时尚家当等多种业态领悟的综合体。
旨在营造一个标志性目的地、打造城市形象新名片、构筑多元化城市公共空间、重新定义青岛空想人居。

项目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沿海一线,间隔青岛市政府800米,五四广场600米,间隔海岸线仅400米,处于南京路沿线的核心地段,是青岛市政治、经济和文化旅游中央的黄金地块,是衔接青岛市政府及奥帆中央的主要节点,也是激活城市中央区的主要引擎。

项目通过底层架空的空间形式引入人流,加强周边地块的连接,将街区式的业态吸纳到基地内部,打造文化艺术的空间。
力求融入以行政办公、金融商务、商业做事、文化休闲为定位的片区功能中,打造重点发展总部经济、金融、国际商务、时尚消费等家当的国际商务中央、时尚消费中央、国际影响力的总部集聚区。

项目方案设计涵盖居住、办公及商业等业态,以利用者的需求为基本出发,从功能与空间两个层面提升项目品质。
Foster+Partners的设计师通过凸显构造构件的理性立面手腕,实现形象与构造转换的统一折衷,既表示了不同功能业态的形象特点,又展现单栋建筑形象的整体性。

构造转换位置的24F-26F是空中配套空间,同时也是办公与住宅的功能转换区。
ARUP设计师利用斜柱转换构造和局部外挑的立面措辞对此处空间进行着重刻画。
配套空间内部功能丰富,涵盖娱乐、健身、会议、活动、餐饮、社交等空间,并用一个三层通高的中庭特色楼梯空间将各个功能联系起来,透过宽敞的玻璃立面可以俯瞰北部的城市景不雅观。

项目为”老坑新做”,原基坑支护体系及土方开挖在2006年底开始施工,开挖一定深度后歇工至今。
新坑基底标高比老坑基底标高低约10米,通过采纳一系列加强方法担保新坑的稳定。
为了打破滨海城市风荷载的壁垒,构造顾问ARUP联合中国建研院进行了多次风洞测试,综合构造性能、本钱、以及住宅区风荷载下舒适度、楼面振动及声学哀求考虑,塔楼确定采取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的构造体系。

为使住宅业态得到良好的海景视野,塔楼整体平面呈切角三角形,知足进深、采光和透风等需求。
住宅楼层平面转变为整体较下方三角形略小的“V“字形,异型的平面形式也是构造、消防及机电系统设计的难点所在。
竖向构件无法高下贯通,从塔楼底部到塔顶,外框架柱数次采取“V“形斜撑进行位置转换,从而担保力流的连续性。

为担保业主拥有无遮挡的360°不雅观景体验,与幕墙顾问紧密合营,采取最新技能,最大限度担保玻璃板块尺寸。
客厅供应15米的无柱连续单一朝向面宽,和21米的无柱连续转角面宽,为用户呈现极致的城市山海景不雅观。

03

天下成本大厦

设计:Aedas

地点: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由Aedas设计的天下成本大厦,位于印度尼西亚繁华且文化多元的首都雅加达。
项目是一座高244米的标志性商业综合体,集甲级写字楼和裙楼零售空间于一体,地处雅加达金三角CBD区域Mega Kuningan的中央地带,毗邻城市紧张干道。

设计采取简洁大气的建筑体量,以同等的垂直曲面,实现裙楼和塔楼之间建筑措辞的统一,营造出永恒典雅之感。
外立面仿照城市构造中强烈几何线条。
并以裙楼和塔楼建筑幕墙格栅的间距差异,以及体量高度的不同,形成富有变革的视觉吸引力,同时也在形式上达成了建筑设计的同等性。

同时,设计从城市极强的社交性和发展的多样性中汲取灵感,以大胆的几何线条构建建筑轮廓,与周围环境无缝领悟,同时营造出建筑高大优雅的简洁之美。

建筑采取玻璃幕墙及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构造。
塔楼玻璃幕墙由Low-E双层玻璃单元构成,可以减少热量接管的同时,降落建筑在热带景象下的冷却负荷。
并有效减少来自临近主干道的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