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有嘉鱼,烝然罩罩。
君子有酒,高朋式燕以乐。
南有嘉鱼,烝然汕汕。
君子有酒,高朋式燕以衎。
这是《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中的两句诗,描述了主人宴请来宾时朴拙淳厚的情意。临湖而居,鱼米之乡的湖北嘉鱼县就得名于这首诗。
“诗经”,比较于它作为一种文体的文化符号,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代表的更是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办法,真实、淳厚、原谅、生态的代价不雅观。
基于对这种美好生活、诗性美学的神往,嘉鱼诗经小镇蓝图跃然于面前。
这是一个占地4500余亩,集文化体验、休闲旅游、康健养生、旅居度假、生态农业、村落庄振兴于一体的复合型文旅康养度假家当综合体。
方案效果 侵删
2019年,BA设计受到蓝城中润业主的委托,开始进行诗经美学馆的设计。在定位上,诗经美学馆是小镇的展示中央,在功能上兼顾了图书馆、生活馆、以及接待办公的复合浸染。
01
园地要素与设计谋略
以景不雅观要素为首
诗经美学馆的所处位置景不雅观条件十分优胜,向东与蜀茶湖间隔仅60余米,西南侧为莲花池,西北侧为缓缓抬升的山体。
面对一个360°景不雅观立体环抱的园地,如何把自然景不雅观的代价上风发挥出来成为了设计师考虑的重点。就像《诗经·原始》中所说“......于是卜筑风水,面对南山,则其林木佳处,聚族环处,以为世业常基者。”只有依山傍水,草木繁盛的地方,子孙才能安居乐业,世代绵延。
自然山水在中国人的居住文化中从来不是配角,而是一种崇奉。
设计师选择近地6m视线与人视点对园地环境进行剖析,得出地块最佳景不雅观方向比拟:A1>A2>B1≈B2>C1>C2
园地整体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南北最远端约为68米,东西最远端约为40米,高差近2米,呈一个多边形的水点状,园地条件并不充裕。
散点园林式的布局显然无法知足需求,集中式的单体建筑成为了终极的选择。
观点方案草图
在有限的园地条件中,建筑师坚持景不雅观要素为首的设计谋略,希望设计一个伸展而自由的建筑,就像伸开的手臂,以最大的诚意、最伸展的姿态拥抱山、湖、池景。
02
文化符号与建筑形态
领悟与成长
“诗经”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霸占着十分主要的浸染,诗经小镇所在的湖北,古称荆楚,荆楚这两个字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涌现,《诗经·商颂》的末了一篇曾有“维女荆楚,居国南乡”的说法。
什么样的建筑能承担起这个以诗经文化为基底的场所的形象展示担当?
在对历史文化的理解研究过程中,设计师们创造楚国器物中的精神崇奉和审美情趣有一个常用的元素——菱形纹。
诗经美学馆的基本形态由此衍生,结合水点状的园地边界,将两个菱形纹交叠相扣,形成一个方胜纹,意喻文化与生活的双重性。
而作为图书馆与生活馆的双重功能属性,也与方胜纹所代表的“合二为一”的含义不谋而合。
顺应地形走势,建筑师将东侧设置为三层,西侧为二层,建筑基座与园地的坡度自然衔接领悟,以一种轻松舒适的姿态“卧”于地表之上。
建筑东侧三层部分
结合西南角的主入口将方胜纹的基本形态进行切割,在上形成不雅观景露台,面向莲花池湖面;向下形成下沉庭院,在一层开放给民宿空间,在二层与主入口一起完成室外—灰空间—室内三重空间的过渡。
蜀茶湖是园地中最为优胜的自然景不雅观,建筑师将方胜纹体块咬合的凹口处面向临湖一侧,使得不雅观景界面最长。
二层局部出挑,形成与湖岸险些平行的空间体量,自由而宽敞,作为展示区,西北侧是阶梯阅览区,东南侧为洽谈区。蜀茶湖的日升月落,春秋冬夏透过落地大玻璃窗,与人们的视线相遇。
因二层出挑在三层自然形成的室外大露台,以一种最直接的办法,让人们与自然亲密打仗,感想熏染空气中蜀茶湖氤氲的水汽和树木的芬芳。
在一层,将建筑空间开放,与湖面、景不雅观、下沉广场形成连续的界面。诗经美学馆的临湖侧的空间形成临水、不雅观水、望水三重与蜀茶湖的互动。
建筑屋顶提取传统的双坡形态,结合建筑形态,通过连贯的、多面折叠设计手腕进行当代转译,起伏的屋面抽象出传统聚落中高低错落的天涯线。
局部屋面的出挑,增加了建筑的伸展感,形成的檐下空间让建筑内外形整天然的过度。屋面采取鱼鳞瓦,与传统的瓦片比较更显轻盈、当代的特点。建筑伸展的折线形,极大的延展了不雅观景面的长度,随着空间的迁移转变变革,步移景动,360°与景不雅观互动。
03
路径与体验
可以被穿过的建筑
如果说建筑的目的是为了把人留住,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并不十分赞许,作为功能性的场所,建筑须要完成它遮蔽、容纳的任务。就像诗经美学馆一样,它是一个生活馆、一个图书馆,同时也承担接待住宿的任务。
但是作为一个在景不雅观要素非常突出的园地中,我们希望它是一个可以被“穿过”的建筑,建筑存在的一部分是为了让人们从一个景点到达另一个景点,就像连接两个景点之间的道路,谁会强求人们在路上勾留呢?
诗经美学馆的设计本意,就有为不雅观景而存在的路径。
主入口上的露台向西北侧延伸,连接景不雅观楼梯,平缓的伸向地面。园地外的游客可以沿着楼梯舍级而上,到达露台,沿途他们可以看到左侧的莲花池。
穿过建筑内部开放教室区域,映入眼帘的是蜀茶湖湖面,水面将你的视线引向远处的山峦。人们可以在这里安歇、思考,或者纯粹对着湖面发呆。
连接这个露台的是另一道楼梯,不同于来时那道楼梯的伸展大气,这是一条蜿蜒的小道,迁移转变两次后落到地面,与建筑围合成一个三角形的庭院。
在这个园地中,人们自然而然的完成了建筑内外的穿行。连廊、大露台、景不雅观楼梯、下沉庭院.....这些介于内外之间的存在,将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也将人们关于空间的体验交织在一起。
04
表皮与构造
可见与消隐
钱钟书说“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
在诗经美学馆中,玻璃大约霸占了建筑立面80%的表面积,是沟通建筑内外的青鸟使。
建筑师选用高透白玻,辅以中性灰、低反光的LOW-E膜,高透光,低反射的玻璃特性让光芒尽可能的穿透玻璃,减少环境反光对视线的滋扰。
风吹云动、斗转星移,建筑师希望通过玻璃,可以把最原来的自然的色彩和信息通报给建筑中的人们。
雪花白瓷板是立面的第二大材料,白色中带着暖调,勾勒出的建筑形体展现滨水建筑的纯净与柔和。建筑一层采取宝山灰石材,作为基底沉稳的托住建筑。
如果说表皮直接表达建筑的性情,它须要被瞥见,构造在这个项目中的浸染则适值相反,它通过自我的消隐玉成了诗经美学馆的纯粹、伸展和轻盈,达到一种举重若轻的效果。
18m18m的大跨度无柱灰空间,4.2m出挑的纤薄屋面,20m长的环形楼梯,简洁干净的屋顶造型.....在这些肉眼能看到的轻盈之下,是构造精密的测试测算。
入口18m18m的大跨度无柱灰空间,构造设计师采取混凝土密梁形式将构造高度掌握在800mm以内
屋顶悬挑长度达4.2米,构造用200mm板厚就实现了悬挑
坡道总长度约20米,构造在中部安歇平台下设置三个分叉式柱子,形成一个稳定式三角面,在根本部位收拢为一处。
05
细节与营造
从好设计到好建筑
在BA设计的代价不雅观中,始终把落地效果作为评判设计代价的主要标准之一。准确的传达设计细节是从“好设计到好建筑”的道路上至关主要的一步。
双坡屋顶局部抬升后在檐下形成不规则的屋面,在和幕墙设计的对接过程中,为了准确表达设计的意图和想法,确保建成后的效果,BA的设计师做了完全的材料拼接SU模型。
材料拼接SU模型
材料划分时须要考虑到异形屋面之间的分缝对齐担保都雅度,同时要根据材料特性考虑每块板材的尺寸,防止施工后材料剥脱。
在原来的设计构想中,设计师希望通过吊顶材料立体的拼接办法打造一个具有雕塑感的主入口灰空间,但由于本钱的掌握和工艺的局限性,立体的拼接办法无法实现。设计师提取建筑折线型的线条元素,通过三角形在平面上的组合排列,以及材质的变革,在视觉上呈现出一种立体的张力。结合材料的拼缝,预留灯带的位置,形成吊顶形式与照明的一体化设计。
06
后记:关于网红建筑
在接到这个项目之后,业主表达了对付这个项目的期待:一个网红建筑。
那什么是网红建筑?“网红”代表的是一种建筑风格?建筑形式?又或者其他的可能性?
“随着网红这个词被大众媒体不断的提及,网红建筑越来越像是一个带有负面含义的词,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一种粗浅的审美,但是我们认为美是具有普适性,是难分轩轾的,我们理解的网红建筑是大众喜好的建筑,是大众审美能感知的建筑,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希望把自然景不雅观作为主体,把建筑作为不雅观景的介质来构建出一种自然、人与建筑之间普世的美。”—BA设计 萨枫。
项目名称:嘉鱼·诗经小镇美学馆
用地面积:1964㎡
建筑面积:2695.03㎡
设计韶光:2020.05-2020.12
建筑设计单位:BA设计
主创建筑师:萨枫
建筑设计:罗璇、阮国诗、吴思杭、唐艳、高燕飞
构造设计:王立才、温合镇、盛守刚
机电设计:沈锋强、吕存阵、周吉、李文学
开拓单位:湖北中润康旅控股有限公司
培植管理:蓝城桃李东风培植集团有限公司
景不雅观设计:杭州朴一景不雅观设计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深圳市矩阵室内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总包);浙江蓝筑园林古建有限公司常熟古建园林株式会社(景不雅观、古建);武汉端懿培植科技有限公司(精装修);深圳市矩阵鸣翠设计有限公司(软装)
幕墙深化单位:浙江蓝城幕墙有限公司
项目拍照:SHIROMIO、此间建筑拍照
项目地址: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