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上海拔最高的非遗博物馆

△ 总建筑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的深湾汇云中央

超凡建筑设计公司 常用建材

2016年中国在根本举动步伐上投资总额为11.89万亿公民币,折合1.75万亿美元,如果按照GDP排名,可以排在世界第10位。

△ 西安幸福林带全景

△ 采取逆作法建筑的巨型工厂,封顶后再建筑内部构造

如今中国在基建方面每年须要花费24亿吨水泥,超过环球用量的一半;环球300米以上的高楼,有70%是中国建造。

△ 过去危险的多塔吊施工,因黑匣子的利用告别了碰撞的可能

△ 中国超高层数量天下第一

在当现代界的建筑领域,中国高度、中国效率、绿色节能的建筑办法,让中国的建筑企业从追随者转变成领跑者。

本周《走遍中国》栏目

将为你奉上系列片

《大国基业-超凡建筑》

本系列片

选取已建和在建的重大建筑工程

每集环绕一个话题

从建筑能力、建筑科技

建筑安全、建筑装备

节能环保等侧面

反响中国建筑工程技能方面的

巨大进步

~精彩内容先睹为快~

极限寻衅

拉萨市罗布林卡的东南角,西藏博物馆工程项目正在紧张进行,建成后这里将是西藏唯一一座综合性国家一级博物馆,西藏最大的文物收藏机构。

中建一局培植者要在海拔3750米的雪山上建造博物馆,面临着高原缺氧、混凝土构造不稳定、物资匮乏等一系列磨练,他们将如何占领重重难关,筑就天下屋脊上的最高品质?

然而中国的培植者们所要面临的寻衅还远不止于此!
远在2000公里外的深圳填海滩涂上,一组超高层楼群从海底淤泥中拔地而起,而且在工程项目的基坑周边有三条每天运送搭客上百万的地铁主干线。
培植者们将如何同时寻衅2个前所未有的巨大难题,擎起这座中国地铁上的最高楼?

△ 西藏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已初具规模

△ 拉萨河边的地质条件并不理想

△ 工程团队经由反复试验终极敲定了面前的涂料方案

△ 工程所处的位置属于深圳湾填海区,这里地质条件繁芜

绿色建筑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有力推动了中国建筑业的发展,建筑业具有几个明显的特色,即范围广泛,高能耗,涉及多个行业。
发展绿色建筑,构建能源集约型社会是中国当前的紧张目标。

在强烈倡议发展低碳经济的本日,加强绿色建筑的培植,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能源的循环利用,对推动社会发展有着极其主要的意义,绿色建筑势在必行。

从炎酷暑季依然节能超过20%的达实大厦,再到雨季吸水旱季排水的全域海绵城市,末了到实现全方位降尘除霾方法的环球最大地下空间综合体。
中国建筑团队如何用聪慧探索这座绿色建筑?

△ 达实大厦全景

△ 遂宁海绵城市海绵构造透水实验

△ 西安幸福林带洗车机喷淋系统

△ 达实大厦智能管控系统

超级工厂

这些电子厂房背后,蕴藏着高科技电子产品的技能秘密,由于建造哀求极度苛刻,在建筑领域内,被称为超级工厂。
过去这些建筑技能,及其干系的生产工艺被外商严格保密,一并封锁。
中国面临缺芯少屏的状况,只能从国外大量入口,为了改变这一困境,中国走出的第一步便是自主建造超级工厂。

芯片和液晶显示屏这样的高科技电子产品,究竟须要若何的生产条件?建造超级工厂,又要面对若何严苛的建筑哀求?

△ 整栋建筑构建在壮不雅观的镂空构造上

△ 设备区

△ 施工期间已经开始实时监测清洁室的空气质量

△ 47万平方米的清洁室,全部建筑在这种镂空构造上

聪慧建造

中国聪慧建造经由20年的发展,在目前各种新型智能技能、创新运营模式等多方面成分影响下,如今的建造办法已经今是昨非。

过去极具危险的多塔吊施工,因智能设备“黑匣子”的利用,彻底告别了碰撞发生的可能;以往设计师与施工方只能通过图纸才能展现的建筑构造,现在通过一个分外的眼镜,以立体的形式伫立于人们面前;曾经在科幻电影中才能见到的建筑机器人,现在走出了影视荧幕,利用红外技能,指挥工人们进行精准的施工......

这些彷佛在未来才能看到的建造办法,如何随着中国施工的智能化,逐渐变为现实?

△ MR远程会议

△ 放线机器人事情

△ 第一次翱翔

△ 红外线摄像头拍摄的现场比拟

利刃出击

在中国,险些所有的大型施工现场,一些神奇的设备正在改变传统的施工办法。

超高层有每4天就能建一层的“造楼神器”;桥梁培植有独立悬空的“挂篮造桥平台”;隧道培植则有通过地震波事理勘测山体构造的“大山CT机”......

经由十多年的努力,这些海内曾经无法生产的建筑神器,现如今都已国产化,并随着研发及施工能力不断增强,中国赶超天下前辈水平的梦想,正在如何逐步变成现实呢?

△ 大山CT机,取代传统爆破勘测

△ 造桥神器

△ 爬摸平台

△ 云南的天险

看了上面的精彩先容

你有没有心动?

拿出本子记下播出韶光

记得定时收看哦~

播出韶光

系列片《大国基业-超凡建筑》

8月20日至24日

周一到周五 22:00

CCTV4《走遍中国》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