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 胡晓军 李玉兰 王 洋 光明日报通讯员 薛 斌
“晚唐年间,躲避战乱的黄姓族人搬家于此,村落民们依山垒屋,傍水造田,造就了如今这一片恢宏而古朴的赣派古建筑群。”近日,站在有着一千二百多年历史的江西省安义县罗田村落里,导游雷道珍如数家珍地向游客先容道。
古街两侧,是保存较无缺的古店铺和古民居。触摸麻石板道上那清晰可见的车辙,仿佛还能瞧见千百年来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繁华盛景;走在历经千百年风雨的青石板上,隐约还能听到脚下的流水声,这是古村落至今仍在利用的地下排水系统,有着“雨天不湿绣花鞋”的说法——回眸千年,历史上的安义,曾是商贸胜地。如今,江右商帮曾经的辉煌仍有迹可循。
在罗田村落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世大夫第”内,一扇扇雕刻精美的木窗,吸引了不少游客容身欣赏。“窗户上雕有‘福’字,中央雕有‘寿’字,叫作福中有寿。像这样技艺博识、寓意丰富的门窗纹饰比比皆是。”雷道珍连续讲解着。
刚参加完高考的张睿轩第一次来罗田村落旅游,对这些藏在街巷窗檐里的“细节”很感兴趣,“我以前光在历史课上听老师讲,这还是第一次这么近间隔感想熏染传统文化的聪慧”。
潦河东岸,有着一千四百年历史的京台村落里,古旧老宅墙壁上的砖雕古朴精美、老街两旁的店铺幡旗高挂、明清期间的古戏台和京台书院规模伟大……2018年起,安义县启动了对京台村落的改造——随着一批凌乱的农房被拆除,60余栋1.04万平方米的古建筑洗尽铅华,化身成一座做工精细、功能完好的赣文化大院。
京台村落中保留的工匠巧思极具聪慧,在大部分人家还在用白纸糊窗的年代,这里已经涌现了推拉窗。“京台古戏台的最上方,是180多个龙头组成的榫卯构造屋顶,三层重叠的屋顶使得扩音效果犹如当代音响一样平常。不得不感叹古代能工巧匠的聪慧。”安义县文广局副局长王曼说。
同样拥有一千四百年历史的水南村落,村落口便是一座古朴的“黄氏宗祠”。
“水南村落以黄姓族人居多。这座祠堂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到现在已经有250多年了。每年正月月朔,全村落老少聚拢于此,按传统礼仪上供祭拜。”村落民黄家银说。
如今,望着灰瓦青砖马头墙,摸着木雕石刻大牌坊,抚着阡陌池塘老唐樟,游客也仿佛成为这悠远历史的一部分。
“修旧如旧的老屋,更有历史的味道。我喜好这里古喷鼻香古色的民宿,以是特意留下来住一晚。”来自湖北的游客赵芳说。水南村落的民宿整体采取砖木构造,依照原有赣派古建筑墙面和地基改造而成,在保持当代生活舒适性的同时又能很好地拥有传统文化的体验感。
在安义县的不少村落落中,还有大大小小的池塘点缀在民居之间。
岁月倥偬,悠悠千年,有着千年历史的安义县,既见证了江右商帮曾经的辉煌,也镌刻着几千年来中国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文化。“安义作为千年古县,‘处处皆景,处处可游’。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加大对古村落的保护力度、文化挖掘力度、功能举动步伐完善力度,助推安义全域旅游发展。”安义县全域旅游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凌滔泽说,如今,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今年上半年,来安义县的研学人数已达3万人次,较去年同期翻倍。
《光明日报》(2024年07月26日 09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