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闸北发电厂地处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4000号,前身闸北水电公司,创立于1911年10月,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2021年6月21日,这处承载城市百年景长进程的工业遗存改造为“民族之光”爱国主义教诲基地并正式启用,为建党百年献礼。改造后,作为一座具有电力特质的爱国主义教诲基地,该项目从“人、事、物、魂”四个维度展示在党领导下的上海电力发展史,挖掘“第一个电业党支部”的赤色电力源头,弘扬“点亮第一盏灯”的创始精神、“点亮万家灯火”的奉献精神、“点亮美好生活”的做事精神。上海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为该项目供应改造设计做事,将其打造为工业建筑改造转型为文化建筑的范例案例,为工业建筑遗存升级转型供应了主要的参考。
宋雷在致辞中指出,近当代上海的工业发展不仅推动城市功能的多元化,也促进了城市的当代化进程,对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构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如今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工业遗存的保护利用和更新迎来了新的机遇,其转型发展也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搭建一个互换平台,与更多人一起共谋共话工业遗存更新的未来。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建筑学会咨询事情委员会副主任寇志荣主持。主题演讲环节,三位演讲人从各自的职业背景、项目履历,揭橥对工业遗存或遗存项目更新的见地。
拍照师寿幼森于二十多年前开始拍摄一系列反响上海城市变迁的照片,包括上海弄堂、上海老厂房等宝贵历史资料。结合本次研讨会主题,他在《闸北电厂的来龙去脉》主题报告中,追溯近代上海第一家电厂出身以及闸北水电公司创立的历史,以城市影像记录者的身份,讲诉闸北电厂、杨树浦水厂等这些上海老工业遗存沧桑巨变的故事。
上海建科建筑设计院方案所长、闸北电厂项目主创池成玲在《探寻工业用地的改造与活化——从思路到实践》报告中,着重阐述了闸北电厂爱国主义教诲基地改造设计构思。闸北电厂最初由邬达克设计,采取当时盛行的欧洲工业建筑风格,整体布局和谐都雅。可惜原建筑早已拆除。在闸北电厂更新改造中,设计团队采取红砖材料致敬邬达克的原作设计,同时又用玻璃、钢材,展现当代工业的设计感。池成玲希望,通过“新”与“旧”的碰撞与对话,既延续工业遗存的历史影象又让其抖擞出新的生命力。
伍兹贝格理事合资人、城市更新总监徐航在《焕新城市:从建筑保护到存量更新》主题报告中,分享了澳洲羊毛厂、西安大华1935、天津金茂汇三个案例。在澳洲羊毛厂的改造中,伍兹贝格通过研究剖析历史资料,适当保留原有举动步伐,在旧厂房中打造社区空间,重新定义城市空间,使其符合当代人办公、社交的功能。在西安大华1935改造项目中,伍兹贝格与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紧密互助,制订品牌策略,以环形动线串联六大车间,创建不同主题新零售业态;又与崔愷院士团队互助,将历史建筑元素保留下来,树立历史项目改造的典范。徐航希望,在此类工业遗存更新中,尽可能地留存影象,反响在地生活办法。
主题对话环节由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杨明主持。来自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新中央总建筑师高丹,上海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副总经理张宏儒,Hassell建筑设计董事陈晗雨,水石设计城市再生中央总监董怡嘉,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杨明事情室总监俞楠,澎湃新闻城市更新主理人鲁怡和中建八局上海公司城市更新中央主任、首席研究员张一凡,就工业遗存更新这一主题进行开放式谈论。来自各个领域的高朋就工业遗存或者遗存更新推进落实过程中的政策机制和技能体系等层面的难痛点、代价不雅观发展不雅观问题、更新中浩瀚诉求如何取舍等进行深入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