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铁道英雄》于11月19日公映。
电影讲述了抗日战役期间,八路军115师鲁南铁道大队在临城枣庄的车站以及铁道线上,同日寇斗智斗勇,殊死搏斗的故事。

自195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赵明把同名小说《铁道游击队》搬上大银幕,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一赤色经典文本先后多次被翻拍成影视作品。
由吕其明作曲的那首《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更是凭借幽美的旋律,郎朗上口的歌词而被传唱至今。

南京信言建筑设计 设计原则

《铁道英雄》电影海报

演员夏雨在《铁道英雄》的首映礼上,曾评价该片是“老酒重新又精酿”,可谓信言。
新中国成立后,以抗日战役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不胜列举。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中海内地电影院线的崛起,这一题材呈现出“分流”的态势:一方面,在电视剧制作领域,以横店影视城为例,在此创作的同类型电视剧可谓蔚然大不雅观,水平却参差不齐,招致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另一方面,在大银幕上,能让人们记得住的这类电影作品则寥寥无几。

陆川导演的《南京!
南京!
》、张艺谋执导的《金陵十三钗》以及去年夺得内地电影市场票房冠军的《八佰》可以说是其间俊彦。
这些电影多是反响正面沙场的抗战历史,同时在故事情节上也带有导演光鲜的作者性思考。
而以传统的八一电影制片厂为代表,所推出的反响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战的电影作品,虽然也做出过诸如约请港台演员出演等变革。
总的说来,市场反响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奏效。

近几年来,内地主旋律影片迎来爆发式发展。
它们不再是印象中刻板的说教,而是充分结合时期语境和不雅观众不雅观影需求,并在电影表现手腕上积极寻求打破,创造了以“主旋律+商业化”的新模式。
从这个角度旁观,眼下这部《铁道英雄》可谓相称不俗,有着“小切口、大格局”的气候:在故事讲述上,不仅局限于“铁道游击队”的一时一地,而是把事宜发生地枣庄放在贯穿南北的津浦线上,由此拉伸故事的时空维度——不仅呈现出敌后抗日沙场的鲜活图景,也通过服化道细节的考较与讲求,呼应了中国的抗战从属于全天下反法西斯沙场的环环相扣。

不去过分追求戏剧化的视觉奇不雅观,而是统一精心勾勒全片的影像风格,同时选配精干的演员贴适宜当的角色,踏踏实实讲故事,可以说是高度风格化的《铁道英雄》另一大亮点。
该片的编剧、导演同为杨枫,作为一名广电系统出身的导演,本身又是济南人的他,在这部个人公映的电影处女作上,并没有那么地“近乡情怯”,而是表现出难得的沉稳与老道,在对故事创作的推敲和影像风格的拿捏上,显然都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
近日,他在北京接管了澎湃新闻的专访。

导演杨枫

对话

“历史的格局决定了这部电影的格局”

澎湃新闻:能否先先容下《铁道英雄》的创作缘起?

杨枫:实际上2016年,我就开始动手要做《铁道英雄》。
选择这个题材离不开我上一部电影《极寒之城》,那部电影里涉及到晚清、民国铁路的情节,我从那时起就把稳到这条津浦线。
津浦线是晚清政府建筑的一条贯穿南北的交通大动脉,线路大体位于咱们国家的华东地区,可以说是现而今京沪线的早期雏形。
当年是北起天津北站,南至南京长江北畔的浦口站。
铁路沿线的城镇,工矿企业非常集中,矿产资源丰富。
由于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属性,这条铁路线从建筑到管理,西方列强,特殊是英国和德国参与就非常深。

铁路当年是新奇的事物。
津浦线不只承担了繁重的运输任务,它本身也是社会生活的一部浓缩史。
这条铁路线上发生过当年轰动一时的“民国大劫案”,其余来自全国的各色人等,把稳这点,它不只是山东当地的民众,而是全国的农人、劳工、贩子都集中在此,沿线讨生活。
那些年,很多舶来品也是通过铁路沿线开始向中海内地辐射,比如老辈人讲话,洋烟、洋火、洋番笕(喷鼻香皂),带“洋”字的东西是这么进入中国千家万户的。

矿区空镜

在《铁道英雄》的片头,黑白历史纪实影像这段,我是费钱从国外买来的影像资料,并下了大力气做了8mm胶片的修复。
之前在海内没有放映过,便是为了先把不雅观众带入到那个年月,交代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
过往很多影片可能没把稳到津浦铁路线的历史背景,但我乐意在片头花点笔墨先容下,并且这条线索是贯穿全片的。
这是我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非常闪光的一笔,表示出从北到南是全国抗战的一盘棋。
这是历史的格局,也决定了这部电影的格局。

工厂工人凑集

澎湃新闻:详细到“铁道游击队”的故事,这是经典的赤色文本,之前很多影视作品也演绎过。
你作为编剧,如何创作剧本?

杨枫:我在做详细的案头事情前,先去了一趟枣庄的党史办、史志馆,看当年的历史手稿,理解八路军115师鲁南铁道大队的情形,包括去采访当年队员的后人,逐渐有了更完全的认识。
他们这些人有矿工、有修铁路的、还有护路员,这哥几个关系很好,结义除暴安良。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之后盘踞了津浦线,随即英德两国的铁路管理机构也就退出了。
这哥几个就开始在铁路沿线动手,抢了日军的药棉。
这时候山里八路军115师就把稳到了他们,派了教导员给他们宣扬抗日救国的精神,逐渐他们找到了人生的崇奉。
在组织帮助下,成立鲁南铁道大队。
这些人白天干调度的干调度,修火车的修火车,挖矿的挖矿,晚上干“正经营生”,打劫日军的军需品,搞破袭战。
真正成为一把插在仇敌心脏的尖刀。

导演杨枫(右)同范伟互换说戏

澎湃新闻:《铁道英雄》中,张涵予、范伟饰演的老洪和老王是“关键人物”,谈谈他们的塑造。

杨枫:片中的老洪、老王,历史上的人物原型是洪振海和王志胜,我在写剧本的时候,把好几个队员的业绩和性情糅合在一起,创作出了“老洪”和“老王”。
这些人本身有“吃铁路”的本事,有的还好喝点酒,有的还懂几句日语,在他们两身上实在有五六个当年铁道队员的影子。
比如有人当初跟德国工程师干过活,虽然没上过学,但人聪明,后来都看得懂图纸,成为车站的工段长。
这么着写出了老洪的人物线。

做剧本写台词,我有个创作习气,便是动笔的时候,脑筋里就有演员。
老洪、老王我便是冲着张涵予、范伟来写的。
之前《极寒之城》,我是冲着金士杰、李立群、夏雨写的。
涵予的台词功底特殊好,他看过我的《极寒之城》,当时就跟我说希望未来有互助。
他本身是一位非常精良的配音演员,同时演出履历也极其老道。
比如涵予一张口,“把子儿顶上(子弹上膛)。
”“都别动家伙,这儿离下一站只有五公里。
枪一响,就炸锅。
”这些台词一听,就像长在他身上一样,别人说味儿就不对了,架不起来。
同时在片场也会去抠台词,比如“的地得”,多一个“de”字,他演一遍,我们俩相视一笑,可以去掉再来一遍。
跟好演员之间很随意马虎就能达成一种默契,能演的咱们就不说词儿。
三个镜头交代清楚的,能不能浓缩在一个镜头里?化繁为简,这才有力道,这才是电影。

范伟是我个人非常喜好的演员。
他是个非常好的演员,只是大众看春晚小品对他的认识可能不足深刻。
实在早在建新(黄建新)导演拍《求求你表扬我》(1999)的时候,我就关注到这个演员了,包括之后张猛导演的《耳朵大有福》(2008),他的演出就已经是“影帝”级的了。
他的演出是生活流,没有痕迹。
他的无痕迹是真的无痕迹,但还是在“演”的,是“腌”在人物里的演出,绝不是流于表面。

片中,范伟有句台词大家印象很深刻,“兄弟,咱们喝(读ha)点”,这一听便是青岛话。
还是回到刚开始讲的,那个时期津浦线上不止只有山东人,或者说枣庄当地人,枣庄实在像个码头,有点码头文化五行八作、鱼龙殽杂的意思。
有山东方言,比如“拉拉呱”(唠家常),但也有别的地方的口音儿。
同时,我便是山东人,也想在片中冲破过往一些对山东固有的刻板印象。
比如片中人物怎么不吃煎饼卷大葱?这是临沂沂蒙山一带的吃食。
山东地界大了,可不是都吃这个(笑)。
我们也试验过让张涵予讲枣庄话或者唐山话,现场都能笑场喽,索性还是让他把最舒畅的演出状态拿出来。

范伟饰演的老王、张涵予饰演的老洪

澎湃新闻:提到生活史,真实的历史场景还原,对付电影的可信度是至关主要的。
片中高炉泡澡的情节反复涌现,能否先容下?

杨枫:高炉泡澡是矿区的一个特色。
电影中这个澡堂,实际上便是铁道队的一个联结站,他们休整日常社交,包括谋划行动乃至藏匿炸药都在这里。
当年的矿区生活我做了调研,虽然挖煤已经机器化了,但下井还是要工人手挖肩扛。
井下湿气重,特殊是在冬天,更随意马虎犯枢纽关头炎。
劳累了一天,泡个热水澡驱寒气是再正常不过了。
之以是不是公共浴室的大池子,这也遵照了当年的历史记载。
上面架口大缸,缸底有个窟窿,包着布条的木塞塞上。
下面用煤渣、木炭烧火,也都是当地随意马虎取得的。

高炉泡澡

澎湃新闻:作为这部电影的“一把抓”,你如何设定整部电影的美学风格,能否先容下?

杨枫:电影是今年年初开拍的,在东北铁岭、调兵山搭的车站的景。
我的镜头不是放在全体临城(枣庄,民国时称为临城),村落、庄、舍不雅观众是看不到的,都被大雪覆盖。
镜头就聚焦在火车站和周边的大街以及棚户区,呈现一个工业小镇的面貌,当地便是煤矿业。
同时作为日军当年的交通枢纽,抢夺的物质从这走,军用物资从连云港上岸,也要从这过。
如此构建了这里的日与夜。

为什么只写冬天,有些不雅观众看完电影以为,怎么这个环境像是东北啊?实在我本人是济南人,山东过去是很冷的。
而且我稽核过山东的史志和县志,上世纪30年代山东遭过几次大雪,紧张集中在鲁西南一带,能长达一个月都一直,这个没有夸年夜。
如此,泥泞的黑地,路面上的煤渣和着工厂的机油,往上是漫天的风雪,这样确立了影片黑白的影调风格。

《铁道英雄》是彩色的故事片,也有黑白的调子。
铅色的阴云,远远的烟囱冒着黑烟,井架林立。
沿着铁路线,钢铁巨龙呼啸而过,始终是这样的一个画风,迥别于之前那种土黄的色调。
电影美学方面我是这样锁定的,然后就和美术去谈的是哪些东西绝对不可以在电影里涌现,比方说粉色赤色橘色和跳跃的颜色这次都不要涌现。

铁道大队出击

澎湃新闻:讲讲片中人物的造型?

杨枫:造型师跟我常年互助。
我们创造在1939年前后,特殊是津浦铁路沿线这一带中国人的穿着,实际上有一种混搭风,很多工人穿着英制和德制的大头皮鞋,可能是刚干活的时候发的,都烂了,脏腻腻的觉得。
配一个大裆棉裤,里面套一件工服。
影片里还涌现过毛衣,张涵予和范伟穿的毛衣,不少年轻不雅观众看完说,哇塞,好新潮啊。
实在不对,这两件毛衣的织法,一战(第一次天下大战)前后就有,我们找来历史图片,同时托在国外的朋友寄来一些机织料子设计的。
设计出来还要做整天然旧,放在沙子里打磨,各种踩磨,抹上机油,晒出汗碱。
其余,张涵予的帽子一开始选了四五顶,末了选了这顶毡帽,在民国戏里比较常见,同样做了做旧处理。

导演杨枫和张涵予在片场互换

“我的目标是做英雄三部曲”

澎湃新闻:除了张涵予和范伟,谭凯和魏晨饰演的亓鲁、亓顺兄弟也令人印象深刻,谈谈他们的演出?特殊的,片中你为亓鲁设计了用道钉作为匕首的武器,我认为非常符合人物的设定。

杨枫:亓鲁这个名字谐音“齐鲁”,提到山东,都说是齐鲁大地。
他是有原型的,在当年铁道游击队的义士里有位小队员,他的名字里就带个“鲁”字,而且曾用道钉,杀过作歹的皇协军。
道钉是铁路工人手里常见的家伙,磨尖了就像个攮子,的确可以作为武器。
其余我在鲁南枣庄铁道大队纪念馆里看到了剪子箍,一把剪刀一分为二,车站里搬运工人拿来作为擭麻袋的家伙事儿,这都表示了他们的人设特点。

亓顺,我设计的人物线他是一名汉阳兵工厂的验枪员。
1939年,汉阳兵工厂西迁,迁徙过程中不少工人就歇了,可以回家探亲。
我查阅过汉阳兵工厂的资料,由于要造枪炮,他们搜集了全天下的枪械用来仿造。
以是一名验枪员,拿起任何一把枪,怎么使那肯定门清儿。
电影里通过涵予的台词先容,“这是去年劫小鬼子的专列,收的一批枪。
枪管太长,拿着不顺手。
”亓顺一看,“这可是好东西。
”斯普林菲尔德春田步枪,一战名枪,日本人当年组织暗杀团用它作为偷袭步枪。
这个点也因此小见大,为什么说当年咱们的抗日沙场是天下反法西斯沙场主要的组成部分,这就能看出来。

除了枪械道具,我们这次在打斗戏上也有讲究。
这些铁道大队的队员都是贫苦的工人出身,比划起来不是武术里的见招拆招,而是一种发狠的厮打,全是一招致命的招式。
《铁道英雄》有动作戏,但不是功夫片,所有那些常见的招式全部要拿掉。
铁道英雄便是通俗俗通的铁路工人,他们不是被神话的“超级英雄”,而且他们面对的是武装到牙齿且演习有素的日本侵略军。
包括影片末了,他们实际上落入了仇敌的圈套,之以是能反败为胜,靠得还是一口气,民族的骨气,英雄的胆气和胆略。
“打消万难,不怕捐躯。
”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他们践行的义务。

魏晨饰演亓顺(左二)

澎湃新闻:片中还有一个情节,黎教导员下山找到队员们,把捐躯了的亓鲁追认为共产党员,其余几名队员也现场入党。
谈谈这场戏。

杨枫:这部分的处理,我以为还是要回到历史的真实。
当年,山东的八路军被仇敌围困,缺衣少盐,以是片中下山的黎教导员头发是花白缭乱的,他不能像小品里朱时茂那样洒脱,哪有发蜡?我们对付革命先辈入党,提着脑袋干革命不能过于浪漫化想象。
崇奉或者说信念感是这部电影强调的,入党这场戏,我们没有挂出一壁鲜红的党旗,而是教导员在车窗上借着霜花水蒸气,一笔一划画出党徽。
而且他带领大家起立宣誓的入党誓词,我们专门查证了当年的誓词版本。
所谓仪式感,它不一定是精细的,但一定是严明的。
这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我们向历史的致敬。

澎湃新闻:先容了电影,能否先容下你自己?我把稳到,你除了担纲这部电影的编剧、导演,同时也是出品人之一。

杨枫:我大学学的是中文。
1992年进入山东广电,开始从事影视创作。
美学的东西,是小时候打的根本,小学五年级开始玩拍照,家里120、135的相机开始摆弄,这些年我也喜好收藏老式摄像机。
参加事情往后,从35mm胶片开始拍电视剧。
那个年代,紧张是国家派活儿,拍了一些主旋律的电视剧。
当年一部电视剧可能就两三集,拍半年。
说是导演,但我在片场什么活儿都得干,美术、灯光缺人,你也得上手做。
那时候打仗电影,各个组拍剩下来的胶片,自己拿来练练手。

1990年代后期,开始涌现了民营电影公司,我就来了北京开了自己的广告公司。
拍过健力宝、适口可乐,2003天下杯前面李铁那个广告“哪里都是主场”的广告,都是我从前拍过的。
当年我们单位还有位前辈,孙周导演,他那时候在南方,拍过威力洗衣机、太阳神口服液的广告。
那段岁月,我也拍过一些个人感情、意见意义的东西,拍过一个北京当年“黄面的”出租车的故事。

真正拍电影这事,本来二十多岁就可以开始,但我自觉当时自己还不足成熟。
在我们小时候,什么是商业片,什么是文艺片?不扯这个,统称“彩色宽银幕故事片”。
电影便是讲故事,故事的属性便是传奇,拍出好看的,而且有一定思想深度的电影是我的目标。
但我希望自己先活明白喽,再去跟不雅观众讲故事。
我认为导演该当是一个思想者,只管我现在还没有达到,但一贯在往这个方向努力。

《铁道英雄》我是出品人之一,编剧、导演,拍照辅导、剪辑辅导都是我,由于从笔墨转化成影像的过程,须要综合的审美和思考。
既然是我的作品,自己还是要上心,动动手比划比划(笑)。
我的目标是做“英雄三部曲”,第一部《铁道英雄》讲的是义士,第二部《极寒之城》讲的是义士,这部电影之前已经拍好了,在等待得当的公映机遇。
第三部目前正在对接预备阶段,拍暗藏战线上的人物,讲的是勇士。

导演杨枫

来源: 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