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更多人开始追求生活品质,

于他们而言,

田园徽派建筑设计 设计原则

都邑生活过于灯红酒绿,

村落庄才真正拥有诗意生活,

萧江便是个中之一,

种花种菜,才是他梦寐以求的田园生活。

在外多年,

让萧江厌倦鼓噪都邑,

几经周折后,

他当仁不让选择回归家乡,

回到自然、人文荟萃的古徽州。

这是心之所往、因梦而驰。

他寄情于山水,

试图把眷恋的家乡生活过成一种艺术。

自小偏爱园艺的他,

渴望拥有一方小院

显然,

大都邑无法承载这样的闲适生活。

回归家乡后,

动手打造【萧江熙苑】,

从此,

山水为邻、花草为伴,静候四季循环。

庭院主人:萧江

庭院名称:萧江熙苑

庭院地点:安徽宣城绩溪

庭院面积:500平

从小的爱好:养花种草

我对花草的喜好要从幼年提及,同龄孩子的零费钱是用来买吃的玩的,我是攒下来买花盆,而且只能静静的带回家,由于那时候的家乡思想还不开放,认为养花种草与捞鱼摸虾一样没出息,更有方言直呼:“捞鱼摸虾,搞坏人家。
”以是这个爱好一贯被压制,直至离乡。

后来,在深圳打拼的光阴里,由于没有家人的管束,可以肆无忌惮去发展这个爱好。
曾经,我在居住地的阳台上养过数量过百的花草,一度导致地面无从下脚,正因花草空间的局限,让我对院子的渴望日益增强。

家乡有我神往的自然山水

大概在2012-2013年那个时候,全体社会刮起一阵逃离都邑的风潮,记得当时凤凰卫视宣布逃离都邑的三大居住地,个中有一处便是我的家乡古徽州,看到后激动万分。

由于离乡韶光太久,对家乡的发展并不理解,后经由一番全新调查,感慨颇深:寻觅了这么久,何必渴望大理丽江的自然风光呢?我的家乡绩溪便是很好的居住地啊!
绩溪,森林覆盖率达80%,还有徽墨与徽菜等文化宝贝,这不便是我一贯神往的自然吗?

我的徽派小院

想到这里,我便回到家乡,开始置身于自然中,实现花园梦。
说干就干,几张非专业工程图一出,我的小院正式开工。

△萧江熙苑SU模型图

△萧江熙苑外不雅观

小院是背山面水的徽派建筑,主体三层,有27个马头墙和2进门楼。
个中27个马头墙,因数字27谐音爱妻,代表家庭和蔼;它们层层迭落,覆小青瓦剁头,顶端安装搏风板及座头,采取方正印斗式为“文”与翘角式为“武”。
从远处看这座粉墙黛瓦、鳞次栉比的徽派建筑,气质独特。

△菜园

△弧形通道

庭院沿房屋顺势而建,高下两层形成落差,以回形台阶互连增加层次感,符合徽州当地的山地特色和地域美学。
院落近500平,由一层花池、菜地花园、二层硬化花园以及建筑组成。
青石块铺成弧形通道,连接回形台阶,通向二层院落。
通往菜地的小径铺装材料为老石板,粗犷又朴实,是我喜好的一个部分。

△通往菜地的老石板

一层院落为怀旧风格,有5个不同规则的花池,采取河卵石垒砌、围砌而成,我称之为村落庄风砖块。
花池植物配置由广玉兰、桂花、紫薇、红枫、灌木、茶梅、南天竹、花叶冬青、月季、绣球以及球根植物组成,部分花池配以吨位孤石营造简约的岩石小花境。
菜地边的桃树下,栽种阴生植物,如八角莲、七叶一枝花、天南星台、多花黄精和穗金粟兰。

△一层院落

近150平的二层院落,须要用来晒农作物,做了很多硬化。
露台共分成两个区,外区砖砌花台,内区葡萄架处放置盆栽,配上乔木、灌木、藤本、宿根等多样性植物,组合搭配成花境,增加不雅观赏性。

△二层院落

田字格架选用美国花旗松,自觉明型14公分见方的八条立柱支撑起全体架子,旁边前后两两对称,支撑连接处灵感来自于徽派木构架榫卯工艺,刷上原色松木油起防晒防腐浸染。
原木色与一歪路楼木门相折衷,架子整体四平八稳,与徽派院子相得益彰。

△二层院落

小院菜境

小院菜地位于一层院子的左侧,占地200平,用鹅卵石围边成2个对称的吉祥快意葫芦形状,中间成盛开的喇叭花形,这样的菜地区域分割栽种,方便行走和劳作。
把菜苗围圈栽种,或点缀于花丛岩石间,看起来非常不错,剩下的部分做围边和布道花园菜境。

△菜园

冬天万物凋零,唯有冬菜活气勃勃,于是用各种叶菜做组盆菜,用稍大型叶菜娃娃菜、乌塌菜、黄心菜、羽衣甘蓝、还有挂果的南天竹作为主体,点缀为小芹菜、喷鼻香菜、野荠菜、矾根、虎耳草,色彩高低错落有致。
二层院子的寒冬就靠这些组盆菜撑场子,依旧能吸引不少人来参不雅观。

△组盆菜

这里不得不提倡下我家遵照自然规律的土种播种法,便是自己收种播种,比如苋菜,菠菜种子播出土苋菜和土菠菜,这些土菜比市场上的个头小,口感绵软甜嫩,现今市场上许多种子只能作为一次性播种,不能繁衍下一代,而土种子能生生不息,康健又环保,值得传承 。

△组盆菜

一花一草一庭院

院门楼与宅正门即两区之间以一组欧式简约田园屏风分割,办理门对门的风水忌讳。
屏风处配旧水缸种碗莲,再用老坛子插上乡野芒花,摆上原木三层架,绕过屏风后是多肉植物区,一眼望到底,层次丰富。
旧式陶罐青苔老砖的组合,在背光面的欧式田园与中式村落庄上撞出村落庄田园混搭风格。

△屏风

外出时,折腾

△多肉区

石器与老木花窗组合做背景,旧罐栽种多肉盆栽放在石器上,浓浓的年代感迎面而来。
或长满苔藓的老青砖与小型多肉搭配,将人仿佛带入一个安谧的微不雅观天下;或高低石器搭配打坐的猫,寂静寂定,颇有禅意;或园艺小杂货搭配石器水槽,生动的景象让人遐想;或用旧物搭配营造的意境,授予院子更多的年代感。

△多肉区

当然,想要打造自然美景,院子里还得有水和鱼,所有的长廊美人椅下,弄一池净水,养一颗簇莲,种一角竹,引来小动物安家。
这些小景完成后略显凌乱,但一石一水一浮萍、一花一草一庭院,此生足矣。

△多肉区

△萧江登上花也杂志封面人物

小院的成型,

也是田园牧歌的开始,

花草、菜地、旧物、小景……

无不表示着花园生活的美好。

萧江到处寻觅旧物,

有人戏称“他是在捡褴褛儿~”

萧江说,

我捡的是诗和远方!

村落庄田园生活

清晨,村落前河边浣洗的村落姑,山脚捡地耳,探求大自然的本真,村落后挖野菜,山谷挖竹笋,剥笋子体验,手工低廉甜头传统燕笋干,山谷收割油菜籽摘枇杷,小院大红桃熟了,做水馅包,小院晒秋,田舍生活也是田园牧歌。

——萧江自述

笔墨:萧江

图片:萧江/玛格丽特-颜

编辑:疏影

END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花园集公众号】

投稿邮箱 99071516@qq.com

商务互助 QQ/微信 99071516

联系电话 0512-68786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