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医院,伴随着三门峡大坝这项全国重点工 程出身,这座“王字型”的建筑,听说是参照当时的苏 联医院设计,出发点颇高,在五、六十年代勘称一流。
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良人才进入这座建筑,从那 时起至今,在这座建筑里演绎了多少救去世扶伤的故 事……
2017年8月29日,这座经历了近60年的王字楼被拆除。这里将建成医院的花园。
提及黄河医院,还要从万里黄河第一坝——三 门峡大坝提及。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 二次会议通过决议,决定兴建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 工程。12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成立 黄河三门峡工程局(水电11局的前身)。一韶光,全 国掀起了增援三门峡工程培植的热潮。1956年7月,卫生部根据国务院指示,将辽宁省旅大第三康复医院的160名医务职员调往黄河三门 峡工程局。旅大第三康复医院的前身是旅顺市立医院,曾是抗美援朝的一支医疗军队。为加强医院技能力量,从吉 林、辽宁、江苏等地,以及南京军区、河南第一和第二康复医院、 河南医学院、四川狮子滩工程局等也调集了一大批精良医务事情 者来到三门峡。
1956年9月1日,水电十一局黄河医院成立。这是当时三 门峡的第一家医院,从此,黄河医院开始扎根像西,做事豫西人 民。
1958年11月23日,在三门峡市区西部
一片空旷的地皮一所建地面积34050平方米,主楼为“王”字形三层钢筋混凝土 构造的楼房竣工。听说是参照当时的办联医院设计,出发点颇高, 在五、六十年代勘称一流。同年12月,黄河医院由大安村落迁到 新址(现在医院所在地)正式开诊。
王字楼是当时医院的紧张建筑,前一排是门诊、急诊,手术 室在第二排,第三排是病房、办公区和集体宿舍。王字楼是黄河 医院苗壮发展的最好印记,在这里,一代又一代黄医人在这里默 默耕耘,诠释医者仁心。
1976年,唐山大地震,震区惨重,全国各地紧急组织力 量对其援救。7月30日,黄河三门峡医院奉水电部命令,派出12 人组成的医疗队于8月2日赶赴唐山迁西县,抢救受伤职员50 余名。8月6日,黄河医院吸收来自震区的162名伤员,个中重伤 67人,轻伤95人,最大年事为75岁,最小年事仪为5个月的婴儿。 经由几个月的治疗,伤员先后病愈返回家园。
61年来,黄河医院坚持开展义诊、康健 宣教、对口增援、技能扶持等。如今,黄河三 门峡医院已经成为一所集医疗、传授教化、科研、 预防、急救、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综合性医院,在学科规模、诊疗技能方面已经达到 了国家三级甲等医院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