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者:李麟学
日期:2018.09.08 周六
韶光:15:00-17:00
措辞:中文
地点: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央(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18号楼)
本次讲座将通过核阅建筑、技能与社会互动演化的一些历史线索和片断,提出自然、环境、热力学等思考视角,谈论建成环境繁芜系统的当代设计走向。
崇明体育演习基地1-3号楼 ©️麟和建筑事情室 ATELIER L+
图片来自网络
理查德·巴克敏斯特·富勒(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的标志性穹顶建筑以热力学为根本,达到减少能量(包括物能)花费的目的,实现 “以最小限得到最大限 (Dymaxion)”。
关于讲者
李麟学,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方案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麟和建筑事情室ATELIER L+ 主持建筑师,社会生态实验室SOCIOECOLAB主持人,《时期建筑》专栏主持人,“同济八骏”中生代建筑师,哈佛大学GSD设计研究生院高等访问学者(2014)。2000年曾入选法国总统互换项目“50位建筑师在法国”(50 ARCHITECTES EN FRANCE),在巴黎建筑学院PARIS-BELLEVILLE学习互换。
李麟学试图以明确的理论话语,确立建筑传授教化、研究、实践与国际互换的根本,将建筑学领域的“知识生产”与“建筑生产”贯通一体。紧张的研究领域包括:热力学生态建筑、公共建筑集群、以及当代建筑实践前沿等。李麟学主持建成与在建杭州市民中央(2013天下高层建筑学会“天下最佳高层建筑”亚太区提名奖)、2010中国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B3馆、四川国际网球中央、中国商贸博物馆、河南省科技馆新馆等多项有影响力的建筑作品。曾得到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2006),上海青年建筑师“新秀奖”(2005)等名誉,得到国内外各种专业设计奖项二十余项。 曾参加 40位小于四十岁的华人建筑师设计作品展(40 under 40 exhibition)、“从研究到实践”米兰建筑三年展(2012) 、威尼斯建筑学院国际事情室特邀教授(2013)、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201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城市更新展(2015)、“走向批驳的实用主义-当代中国建筑”(哈佛GSD,2016)、“同济八骏-中生代的建筑实践”(2017)等展览、论坛与学术活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帮助项目“基于生态化仿照的城市高层建筑综合体被动式设计体系研究” 、“能量与热力学建筑前沿理论建构”等主要课题,在国内外核心专业刊物揭橥论文四十余篇,主编 《设计应对雾霾-热力学建筑视野下的空气提案》,客座主编时期建筑《形式追随能量-热力学作为建筑设计的引擎》。基于其“自然系统建构”的建筑哲学与创造性实践,成为中国当代建筑的出色诠释者之一,也是国际学术领域热力学建筑与生态公共建筑集群的积极推动者。
END
商品入驻和分销,请发送详细信息到:
ponyc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