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展现场 ©拍照郑峰
2024年2月2日,坐落于浦江东岸的上海博物馆东馆正式启用。馆内率先开放了“中国古代青铜馆”等部分展厅并推出“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特展和“重逢三星堆12K数字艺术展”等为市民游客带来文物佳构与沉浸式光影体验的双重盛宴。
▲ 参不雅观游客 ©樊晔亲
上海博物馆东馆是“十三五”期间上海市培植的重大文化项目,由同济设计集团原创设计。上海博物馆东馆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10 号地块,西临杨高南路、北临世编年夜道、东临丁喷鼻香路。2024年底,上博东馆将实现全面开放。
▲上海博物馆东馆 ©樊晔亲
▲ 上海博物馆东馆夜景 ©夏峥
不传统的博物馆
上博东馆位于浦东新区世编年夜道,与上海科技馆、上海图书馆东馆、东方艺术中央等文化举动步伐形成了公共文化举动步伐集群。长方形体量的外不雅观和周边已有的百花齐放的建筑形态形成差异,从而建立相对谦善的建筑形态,显得简洁安静,形成适度比拟,提升全体区域的活力。建筑立面如白色波浪起伏,水波荡漾,寓意“海纳百川”、“勇立潮头”。
▲ 上海博物馆东馆 ©徐浩然
设计团队在上博东馆建造了一个屋顶花园,在建筑内部空间复建了小型的苏式园林,把传统文人的器物和当代生活的实景领悟于一体,让游客彷佛回到传统中国建筑的情境中。
▲ 上海博物馆东馆内景 ©樊晔亲
上海是中国国家当代化进程的缩影,因此上博东馆在设计上看重平衡中国传统文化和国际潮流之间的关系,设计着力将上博东馆打造为上海地区中国古代艺术收藏展示、文化教诲、研究与互换及"大众年夜众文化休闲娱乐的开放性公共平台。
让博物馆拥有全新的“打开办法”
一座漫游式、体验式、园林般展开的开放博物馆是项目设计初衷。设计团队希望逛博物馆可以成为人们生活里的习以为常,这样既可以推动公共文化教诲和公众考古激情亲切,还可以丰富大众的日常休闲生活。上博东馆融入了很多面向城市开放的公共做事功能,不仅能实现博物馆24小时不间断开放的理念,还有商业空间、青少年活动区、咖啡厅等,知足不雅观众可不雅观、可游、可体验的需求,成为城市客厅一样的存在。
▲ 参不雅观游客 ©樊晔亲
游客在开放自由的博物馆空间中,能更好的互动和互换,去深入理解和研究博物馆的文物收藏,引发出对历史与未来的思考与期待,从而更好地不雅观察与体会上海的魅力,感悟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的中华文明。
▲ 参不雅观游客 ©樊晔亲
公民城市公民建,公民城市为公民。博物馆代表了一种始终如一的力量,充分展现了这座城市和国家的秘闻,这也是设计团队的初心和义务。同济设计致力于让“到博物馆去”成为潮流和日常。这个春节假期就去上博东馆逛展。这里,值得!
理解预约办法戳这里~
——————————————
文稿来源:上海博物馆、澎湃新闻、浦东发布、同济大学、IP SHANGHAI等微信"大众年夜众号
项目档案
项目名称:上海博物馆东馆
建筑地点:上海市浦东新区
设计韶光:2016年7月
建成韶光:2024月2月
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11.32万平方米
主创建筑师:李立
设计团队:曾群,高山,王翔,肖蕴峰,孙晔,姚晟华,张溯之,郝竞,潘凌飞,丰雷,孙逍阑,刘军明,陶漪蓝,黄兰琴,李想,程玮瑜,林恺怡,吴韵诗,任培文,韦柳熹,刘露杨,涂凌越,张馨培,谢越
构造设计:丁洁民,万月荣,吴宏磊,许晓梁,钟毓仁,郑超毅,黄卓驹,李振国,戴嘉琦,张文斌,张月强,郑亚玮,毛鹏程,耿柳珣,贾国庆
机电设计:周谨,包顺强,杜文华,施锦岳,张华,唐振中,武攀,施国平,王文清,黄志东,张恺,周程里,纪云,王瑛,张逸峰
其他互助设计单位
泛光照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方案学院-郝洛西教授事情室
室内照明:RDI瑞国际照明
设计幕墙:上海卓阅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建工集团株式会社
构造形式:框架(型钢混凝土柱+钢梁)+钢支撑+粘滞阻尼墙
资料来源、版权所有: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