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贡院,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贡院街95号,始建于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举考场,现为中国科举博物馆。

  江南贡院原建筑仅存明远楼,别的均为重修。
江南贡院曾经作为明、清两代乡试考试场所,是研究明清贡院建制沿革和科举情形的实物资料。

江南贡院简介建筑设计 工艺流程

1982年3月25日,江南贡院碑刻被江苏省公民政府公布为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江南贡院内的明远楼被江苏省南京市公民政府公布为江苏省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10月22日,江南贡院被江苏省公民政府公布为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归入江南贡院碑刻,更名为江南贡院。

  历史沿革

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建康知府史正志建造建康府贡院。

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集乡试、会试于南京举行。

  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南京为留都,因江南地区人文荟萃,参考士子日益增多,永乐帝便没收犯臣纪纲的府邸,又取怀来卫指挥陈彬家人陈通、忠勇伯家人侯清等人的房舍以及府尹黄公永元祠、秦桧之子禧祠等改建江南贡院。

  明景泰四年(1453年),应天府尹马谅筹建贡院。

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明远楼始建,可号令、指挥全场,也是监临、监视考场之处。

  清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盘踞南京后,江南乡试被迫停滞,江南贡院建筑也遭毁灭性毁坏。

清同治三年(1864年),曾国藩的湘军占领南京时,除明远楼、衡鉴堂、年夜公堂等建筑尚存外,“监临主考官及各所片瓦无存”,一派衰败景象。
为收买士子、争取民心,曾国藩果断决定立即修复江南贡院。

  清同治六年(1867年),继任两江总督李鸿章连续在江南贡院增加号舍数百。

清同治八年、十年、十二年(1869年、1871年、1873年)又经几次增扩,规模达“房屋四百九十九间,披厂七十四间,号筒二百九十五字,共号舍二万零六百四十四间”。
贡院占地达数万平方米,其规模之弘大,为当时中国23个行省的贡院之最,仅供考试用的号舍就有20644间,还不包括司考官员办公住宿用房在内。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
从此江南贡院便结束了它的义务。

民国七年(1918年),江南贡院大部分被拆除,只保留了明远楼、年夜公堂、衡鉴堂及少量号舍。

  民国八年(1919年),贡院被拆除,除留下贡院内的明远楼、衡鉴堂和一部分号舍作为历史文物外,余下部分全部拆除,辟为市场。

民国二十六年(1927年)3月24日,国民革命军第二、第六军盘踞南京后,南京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明远楼成立了南京市总工会。
6月1日,南京市政府成立后,明远楼成为市政府大门的门楼。

  1950年后江南贡院被南京市中医院占用,约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南京市中医院让出“明远楼”到“年夜公堂”的范围作为江南贡院遗址保护,飞虹桥则仍在南京市中医院内。

  江南贡院以刻满历代状元名录的魁星堂为核,以刻满经史子集笔墨的石墙为皮,以科举的历史变迁分层,将科举的千年历史收藏其间。

  江南贡院宝匣由坡道的狭长空间环抱而下,一边是布满笔墨的经匣,另一边是瓦砾堆积的立体庭院。

  明远楼

明远楼始建于明朝嘉靖十三年(1534年),明远楼是江南贡院的主体建筑,清道光年间重修,是中国保留的最古老的一座贡院考场建筑。

明远楼平面正方形,三层木构造建筑。
是考试期间考官和执事官员鉴戒,发号施令的地方。

  号舍

号舍在明远楼东部和西部,为士子考试食宿之所。
号舍旁边两壁砖墙在离地一二尺之间,砌出上、下两道砖托,以便在上面放置上、下层木板。

号舍充分表示了科举考试的公正,由于考生不论高低贵贱,不论家庭经济状况如何都可参加科举,科考不仅是考察成绩,也是考察考生的人品。
考生面前有一些考篮,是考生进考场时带进来的,里面装了一些干粮和考试用具如笔、墨、纸、砚等,但考生带的干粮必须切开,以防考生作弊。

  飞虹桥

飞虹桥是江南贡院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历史遗存,号称江南贡院的“三宝”之一,其它两宝分别是江南贡院明远楼与贡院碑刻。
飞虹桥是科举时考试和阅卷的分界点,是古代科举防止营私作弊的见证和特殊建筑,2002年10月22日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棘闱

为防止考场内外的串联作弊,江南贡院的表面建有两道高墙。
两墙之间留有一丈多宽间距,形成一圈环抱贡院的通道。
围墙的四角又建有四座两丈多高的岗楼,围墙的表面也留有一圈空地,严禁百姓靠近和搭建,这便是著名的“贡院街”。

  年夜公堂

明远楼与年夜公堂之间的道路两侧悬挂着八面旗帜,分别是:明经取士、为国求贤、青云直上、天开文运、连中三元、指日高升、出路似锦、状元及第等,这些名词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吉祥快意词语。
贡院主展厅叫年夜公堂。
年夜公堂是指这里是最公道、公开、公正选拔人才的地方。
馆内陈设了中国科举制度的先容和科举干系实物等。

  文物代价

江南贡院曾经作为明、清两代乡试考试场所,是研究明清贡院建制沿革和科举情形的实物资料。

编辑: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