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成都看仁恒的项目时候看到的一个画面,这个slogan我很喜好:善待地皮,存心造好房,送给所有做地产的朋友们!

这种做法不知道你看吐了没有,为了冒死追求高低配也是醉了,印象中这个观点方案是泰禾某个地块,真是亏了院子系,善待地皮和利润之间的平衡,须要好好把握。

上海红杉建筑设计老总 住宅建筑设计

本日推举这个项目,容积率很低,我也是第一次见这样的方案办法,上海红杉建筑设计事务所的这个设计完备不符合一样平常开拓商的做法,大家自己来评判下:

如果现在有一块0.65容积率的住宅用地,你会考虑如何开拓?

强排!
强排!
强排!

尽可能多的做类独栋,乃至局部独栋?单户面积要小,赠予要多,南向面宽要大?私家庭院越大越好,私密性越高越好?恨不得堆满石材,还得是入口的?

这个项目用地面积:7,0559 ㎡,总建筑面积:4,7522.6 ㎡;

完备独树一帜,项目采纳全联排, 没涌现类独栋或局部独栋组团;

建筑围合成六个组团,每个组团的中央是净面积3,000平米的巨大中心花园(多高层社区能围合的中央绿地大小恐怕也不过如此);

别墅楼间距达到33米(几近3倍于常规别墅间距);

户户面向3,000平米的中心花园。

在社区内部能如此造景,奢侈享受生态与环境的产品,不知道市场上有没有第二个。

为什么这个项目会这么做?由于上海金桥碧云是一个国际化社区,有来自天下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1,000余户外籍人士家庭;环球500强企业中,已有26家跨国公司亚太区总裁和高等实行官级别的外籍人士入驻社区。

居住建筑设计本色上是关于家庭、邻里、社区生活办法的设计,当然不能离开预设的生活场景生搬硬套。
这个项目一开始就明确设定了目标和针对人群,面向开拓区的高管及其家庭。

他们空想的生活和家是什么样的?一颗大树,一片草坪,一个溜达环道。

在那里,看书、野餐、约会、运动、有动物、有孩子......

美国纽约中心公园实景图

这是国外电影里最常见的一幕,也是我们终极这个建筑利用者的期许。

为实现这个目标,建筑在这个项目里成了配角,矮墙灌木取代高墙大院,让环境融入进来,让邻里关系建立起来;建筑、人与自然真正融为一体,还城市一片绿洲。

空间尺度的递进,设计回家的觉得。
从城市尺度道路,到社区,到街坊,再到每家每户门前小径。
空间从公共,半公共,到半私密,私密;空间形成梯级层次。
这种设计手腕是国外街区设计常用的。

花园的设计除了每家每户前后各有一个花园以外,每个组团也都拥有一个封闭围合的公共花园,这一方面供应了组团内邻里的交往,同时,也是孩子们安心玩耍的场所。
每家的厨房都可以直接看到中央花园,母亲们可以一边做家务一边不雅观望花园里的孩子,而不用担心孩子发生危险。

实现这个空想家园的同时,项目也做出了很大捐躯。

为留出更多园地给绿色生态的环境,建筑密实度做得很高,全部联排做到3层,没有分外尊贵化任何一户;

户型相称紧凑,300多平方一户,南向仅占两个开间,共9.6米,并涌现6-8联拼;除车库(仅可容纳一辆车)外,无赠予面积。

这时候你可能会想,这样的屋子卖得好吗?

你一定相信即便有这样一个生态的观点,屋子也卖不动,由于单户面积那么大,总价得多高?私家花园那么小,没有赠予,也没有豪装……

但是很抱歉,我们都无法论证这一点,由于这个别墅只租不卖!
不同于一样平常开拓商边建边卖,卖的好不好不是可以评价这群别墅的标准,以是项目可以这么任性,那么纯粹地实现这么一个观点。

租赁情形如下:

项目建成后,通过涉外中介租赁,租费4.8-5.8万元/月,比市场上很多独栋别墅的租赁都贵。
入住率险些达到100%。

项目还有一个特色从外表是看不出来的。

项目全体建筑是木构造,这和踩在混凝土上的觉得是不一样的(不是说咯吱声,住过的人自然懂。

切装饰都很从简,用材很环保,看重利用细节和实用性,偶尔几个五金件点缀古典元素,有家的温馨,简约而不失落精细。

比较现在的同种别墅项目,一个比一个追求土豪级的装饰与高墙大院的尊贵。

金桥选择开放式社区,追求人与自然的互融,供应邻里之间的沟通与互动的平台,放弃多余的装饰和浮华,力求回归生活实质的设计。

关于细节:

由于几个组团形态户型类似,以是立面设计上在细部和材质颜色上每个组团都有些许变革,以增强识别度。
按原来的设计想法,每一户要做一些个性化设计,门头、入口灯具、铭牌、信箱都该当是不一样的。
虽然末了那些分外化的细节没有逐一实现,但是住户把这个留白给填上了。
每户自己在门口或花园,装饰花草,显得独特而唯一。

关于会所:

很遗憾社区中央并不是一个教堂,而是一个拥有健身、拍浮以及物业做事的建筑。
不过这里可以按照业主需求,设立儿童游乐室、图书馆、雪茄室、烘焙教室等等活动,让全体社区的住户都能够感想熏染到温暖和交往的乐趣。

项目最值得一提的是它的空间方案和处理手腕。
从私密空间(联排别墅)、半私密空间(院子)、组团公共空间(组团绿地)到小区公共空间(会所和中央绿地)这四个空间关系处理得非常有效、成功。
走进小区觉得民平易近,温馨友好。
好的设计该当是这种以人的尺度处理好建筑以外“空”的部分。

设计展现了海内居住类设计少有的朴素和务实,着眼于利用者真实的生活和体验,而不是一样平常商品房所重视的得房率、立面等。
虽然方案上的街坊模式类似于国外欧洲国家,如英国、德国等常用的模式。
但也有创新,如采取一条弧形道路冲破了井字形的道路形态,同时成为由外部通达社区中央的捷径。
所有的统统,从道路、绿化、户型到立面设计都是基于利用者需求逻辑思维的结果。
而终极呈现的是并不华美的立面,却赢得了利用者的认可,这真的值得我们当下的开拓商和设计师深刻思考。

屋子便是:有人住,还要住的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