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石头的建筑

参加前 连连退却撤退的我

艺术沙龙建筑设计小型 建筑设计

参加了一个艺术沙龙

这个活动是Ezio推举给我的,一个叫做“神奇的建筑在哪里”的"大众年夜众号发起的

发起人是个清华+哈佛双重学历的建筑学长,听上去就很厉害

而且我翻了翻内容,彷佛筛选还挺严格的,笔墨超级多,我读了好几遍才搞清楚规则,要填问卷分享自己对这个话题的理解,还要去互换,然后这个话题,我连题目都没看懂,我也没读过但丁

这个学历+形式的压迫感迎面而来,让我这个学渣i人望而生畏

我当时想Ezio分享给我,还挺看得起我的

然后我就婉拒了,心想该当碰不到我看得懂的主题了,以及还要筛选和分享,该当也轮不到我

结果没过多久,热心朋侪Ezio就直接帮我引荐了

然后,这期内容又刚好是我感兴趣的,《让艺术更可及:博物馆教诲&戏剧体验》,我就在朋友的激情亲切推动下硬着头皮去参加了,还拉了一个在意大利生活了十年且喜好小孩的朋友陪我去

这次主题我当时填的感想熏染紧张是三点,还很负责的打了草稿,末了创造问卷里写不了这么多字,就写在这里吧

“艺术在空间上是更可及的,博物馆可能就在你的家门口。

我记得曾经听过王澍老师的讲座,他说一个城市,如果末了只能剩一座公共建筑,那么该当是什么?

可能有些人会认为是政府,要有管理

但是他以为有博物馆的地方才叫城市

(这段可能韶光久了理解有偏差,已经带有我自己的认识了)

如果从这个角度说的话,中国大部分小城市,都是没有博物馆的,但是上海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博物馆,而且很多人喜好去看,这是我喜好上海的缘故原由之一。

艺术难分轩轾贵贱,在阶级上是可及的。

有个建筑师叫做刘家琨,他为汶川地震丧生的的一个小女孩做了一个博物馆,叫做胡慧姗纪念馆,胡慧姗纪念馆便是个很小的小房子,外部看没什么特殊的,里面全是粉色,陈设着小女孩短短生平中的一些东西。
它的理念便是“尊重和纪念所有的普通生命”,这也让我以为非常动容。

艺术没有阶级,普通人也可以感想熏染艺术乃至成为艺术的一部分。

艺术可能也须要在表达办法上更可及。

由于有了孩子,我看过一个关于别国教诲的记录片《他乡的童年》,里面提到芬兰的教诲,他们常常带孩子去博物馆,美感便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的。
在西岸美术馆常常有儿童的互动展,我也有带孩子不雅观看过几次儿童的戏剧,乃至去看过夏加尔的画展,但是孩子的表达是最直接的,有些他很喜好,有些就要出去,对他们而言大自然是更舒适的存在。
是不是可以把大自然当作一个巨大的博物馆?是不是可以用小孩子更喜好和更易感想熏染的办法去表达艺术?

艺术便是去喜好,去感想熏染,去分享。

参加中 感触良多的我

沙龙韶光有四个小时,我以为的沙龙活动是那种可能有点商业化或者为了交流人脉资源的,一度担心内容不感兴趣我会中途离场

但是结果被深深打动了,忍不住要跟大家分享

说几个打动我的片段

第一位博物馆教诲的分享者说,他们考试测验过很多博物馆的互动,比如他们的dream over活动,会约请感兴趣的申请者晚上来博物馆过夜,大家可以带着被子过来,晚上会有分享活动,然后根据每个人填的资料给大家推举对应的一个展品,你就可以在这个展品前的地面上打地铺睡一夜,睡前还会给所有参加者讲一个关于他们面前展品的独属小故事,第二天早上还会有温和的叫醒理解你是否有好梦

听完我也想去参加,在博物馆里睡觉切实其实不要太酷呀!

其余分享者还提到了艺术冥想,通过仔细不雅观察一幅画,理解这幅画给你的觉得,颜色,细部的形态,不同色彩的叠加等等,通过看一个艺术品的办法进行一次艺术冥想

我当时心想,那建筑也可以来个建筑冥想呀,看一个建筑,旁若无人的考虑它的造型、色彩、远近、手腕,材料,以及和人的互动,和景不雅观的互动,和周围环境的互动,不雅观察一个建筑便是我最好的建筑冥想

第二位分享者是关于儿童策展的,特殊有能量和饱含激情亲切

像我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师,很希望带给孩子美育的影响和艺术的启蒙,但是我本身又是理工科出身的,实在对艺术远没有理解到能够见告孩子

我想让孩子理解策展过程也是理解看展的一个好办法

就如做建筑设计,当你亲自去做了一个建筑类型的时候,你才会深刻理解它该当是什么样子的,背后有哪些难点,再去看同样类型的建筑的时候,会更知道不雅观察什么

这位分享者还揭橥了很多我以为很哲学的辞吐,比如天下是荒谬的

最冲动我的是面对不雅观众提问的时候,她说到做这些的初衷仅仅是希望天下更美好,然后掌握不住的潸然泪下,看到她在武断的做自己喜好和认同的事非常触动

第三位分享者分享了自己的配音爱好,她的可爱更多的是在她的本身和多变的声音,这个真的只有线下看了

第四位高朋分享了她和自闭症小朋友相处以及临终关怀做志愿者的经历,我想现场很多人都跟我一样热泪盈眶。
感谢这个天下还有这么多美好的人,让我们在面对苦难的时候还能感想熏染到温情

末了还有AI的一段分享,是很多人共同制作的小视频

实在还有很多打动我的小细节,那就属于在场感想熏染的人才能体验到了

参加后 不虚此行的我

原来四个小时的韶光远远不足,感谢朋侪的push,感谢覃师傅的发起和高朋的分享,让我看到有这么多人在做着那些热爱的可能也不一定能赢利的事情,让我对自己的选择和坚持多了更多的信心

发起人覃师傅提到,他约请的高朋都是他觉得在某个领域很热爱并且会连续做下去的人,这点就让我冲动了

以及后来看到了一下参与者们报名填写的感想,果真高学历含量极高

这种优质的、有情怀的、不盈利的活动,多来点吧!
下次我还想来参加!

(不用分享做个安静的聆听者太棒了)

ps:本日还提到不雅观众不爱提问的问题,觉得整体都很羞涩,但是大家都是有想法填干涉干与卷才来到这里的,如果下次能在活动前或者活动后用笔墨的办法分享大家对话题的理解并且互换,那么更棒了。

pps:这次没有想到认识了新朋友,第一次由于"大众年夜众号被人认出来

以及对方竟然有15个好友关注了,这算不算是更文带给我的小小造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