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瓦拉电视塔【塞尔维亚】,建于1961~1965年,重修于1999~2010年,现为塞尔维亚的象征
它是前南斯拉夫著名地标,建于1961~1965年间,位于都城贝尔格莱德外围海拔511米的阿瓦拉山半山腰。
雾色朦胧的光影中,像极了一座奇特的外星来物
塔底部的另类独特布局,塔型采取钢筋砼三角架构支撑上部构造
塔构立面仰视角度,它是天下上唯一一座横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塔
它是天下上唯一一座横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塔,塔型采取钢筋砼三角架构支撑上部构造;其构造高度204.5米,在塔顶距地面102m和135m之间另设有一处封闭的不雅观景平台。其俯瞰的角度中规中矩,但底部由于设计有直达塔构的通道,以及下腹悬挂式臃肿略显夸年夜的几何状平台,让它的构造布局显得另类而又独特:在雾色朦胧的光影中,其底部独特怪异的造型合营仰视特写的角度,使它看起来更像是一艘降临地球的星际战舰。
阿瓦拉电视塔奇特的下腹构造
塔构立面多角度一览
塔构仰视角度一览,十足的未来主义风
1999年,在北约对南同盟内战的野蛮干涉中,因其“传播米洛舍维奇政权的声音”而被北约炸毁,其后经由11年困难的重修,终于2010年4月重新建成投入利用。现如今,它被视为贝尔格莱德和塞尔维亚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见证了这一段苦难而又悲壮的历史。
02 楚瓦什国家歌剧及芭蕾舞剧院【俄罗斯】
楚瓦什国家歌剧及芭蕾舞剧院【俄罗斯】
它类似于美国纽约曼哈顿托马斯街33号神秘的“长线大楼”
灰色调的钢筋砼建筑,高大又压抑,显得冰冷且无情。乍看像座监狱或是堡垒,亦或是类似美国纽约曼哈顿托马斯街33号神秘的“长线大楼”,它的立面外不雅观粗狂不羁,反乌托邦的独特阴郁格调使其极具视觉冲击力。
建筑落成于1960年,范例的钢筋砼构建而成的粗野派风格
建筑立面一览
建筑落成于1960年,范例的钢筋砼构建而成的粗野派风格,外不雅观造型为立体几何状组合套叠,立面设计干净利落,没有一处多余累赘的设计线条。其最大的神奇之处是立面险些看不到任何窗户,几处为数不多的小方孔均为透风换气口,结合美苏冷战的特定历史期间,使它看起来极为神秘。
灰色调的钢筋砼建筑,高大又压抑,显得冰冷且无情
事实是,优雅的歌剧芭蕾与粗野的野兽,看似也能擦出剧烈而又抵牾的火花
以是,任谁也想不到它的最初设计利用功能--居然是一处国家歌剧及芭蕾舞剧院,优雅的歌剧芭蕾与粗野的野兽,看似也能擦出剧烈而又抵牾的火花。
03 机器人与技能掌握论研究所(RTC)【俄罗斯】
圣彼得堡机器人与技能掌握论研究所【俄罗斯】
研究所核心建筑,一座充满未来主义风格造型类似郁金喷鼻香状的塔
这处研究所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建于1973~1987年,建筑群由两座实验楼和一座生产楼组成,核心建筑是一座充满未来主义风格造型类似郁金喷鼻香状的塔。
建筑群由两座实验楼和一座生产楼组成,建于1973~1987年
惊艳的立面视觉角度
高空俯瞰下的塔构像极了一朵含苞待放的郁金喷鼻香,又像是点缀在广袤大地上一顶皇冠
该塔设计风格独特,平面16边形,立面灰白色基调,构造包括天线高度105米,塔内设置有一座测试空间技能的实验室;高空俯瞰下的建筑像极了一朵含苞待放的郁金喷鼻香,又像是点缀在广袤大地上一顶皇冠。
白雪皑皑中的塔楼,砼构造尖锐的边缘又犹如出鞘的锋利尖刀,彰显著前苏联期间科技发展的勃勃年夜志
建筑惊艳的不同视角
建筑多角度布局细节
立面砼构造尖锐的边缘又如同一柄柄出鞘的锋利尖刀,彰显著后苏联时期科技发展的勃勃年夜志。
04 莫斯科科学院大楼【俄罗斯】
莫斯科科学院大楼【俄罗斯】
主席团主楼独特的金顶由玻璃与金属构成的装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残酷夺目,故又被昵称为“金色大脑”
建筑综合体立面
莫斯科科学院是一处恢弘的综合体建筑群,方案设计于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启动培植,历时20年于1994年才堪堪落成。科学院主席团主楼独特的金顶由玻璃与金属构成的装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残酷夺目,故又被昵称为“金色大脑”。
莫斯科科学院是一处恢弘的综合体建筑群,方案设计于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启动培植,1994年才堪堪落成
主席团大楼顶部的“金色大脑”
主楼俯瞰,顶部装饰繁复夸年夜又神秘,覆盖了从屋顶延伸的通信系统
建筑设计大胆而又前卫,立面外墙线条勾勒简洁有力,铜色的玻璃、金色的金属构件与建筑立面白色的基调相得益彰。与一样平常粗野建筑强调装饰的简约有所不同,它的顶部装饰繁复夸年夜又神秘,覆盖了从屋顶延伸的通信系统;从内部装饰的效果来看,也是与时俱进地极具当代感。
主楼立面多角度一览
建筑设计大胆而前卫,立面外墙线条勾勒简洁有力,铜色的玻璃、金色的金属构件与建筑立面白色的基调相得益彰
主楼内部装饰,极具当代气息
大楼内部则为俄罗斯科学研究中央,汇聚了浩瀚研究机构和实验室;低矮的建筑群设有音乐厅、会议厅和冬季花园。是为不折不扣的“黄金大脑中枢”,见证了俄罗斯国家前沿科学技能发展的进程与光彩。
05 布拉格兹科夫电视塔【捷克】
布拉格兹科夫电视塔【捷克】,始建于1985年
该塔坐落于捷克共和国都城布拉格市区,始建于1985年,1992年建成投入利用。但由于奇特的超现实主义外不雅观,犹如蓄势待发的火箭矗立于布拉格市中央,自建成以来便争议不断。
建筑犹如蓄势待发的火箭矗立于布拉格市中央,与布拉格中世纪古建筑风格显得扞格难入
兹科夫电视塔局部近不雅观
电视塔立面造型灵感源自于火箭发射架,采取非对称设计,造型前卫大胆
电视塔立面造型灵感源自于火箭发射架,采取非对称设计,构造高度216米,3根立杆直冲云霄,在不同的立面位置设有多个不雅观光平台,其圆润的造型看起来像极了太空舱。自建造之初,这座电视塔就遭到当地人的口诛笔伐,被认为是当代建筑对古老街区的野蛮毁坏。
电视塔立面细节一览
在不同的立面位置设有多个不雅观光平台,其圆润的造型看起来像极了太空舱
塔构在世纪之交增长的新的装饰—10个在塔上攀爬的玄色无脸巨婴雕像,显得惊悚鬼魅而又令人匪夷所思
客不雅观来讲,其当代前卫的未来主义建筑设计与布拉格中世纪古建筑风格显得扞格难入。然而更奇葩的是,当代雕塑家在2000年给这座建筑又增长了新的装饰—10个在塔上攀爬的玄色无脸巨婴雕像,显得惊悚鬼魅而又令人匪夷所思。
06 友情调理院【克里米亚】
友情调理院【克里米亚】,建于1978~1985年
友情调理院远景俯瞰,位于克里米亚雅尔塔海边
这座建筑被视为苏联期间领悟未来主义、粗野主义和当代主义的经典之作,其建造初衷是用以纪念当时苏联与捷克斯洛伐克两国之间兄弟般的友情。
高空俯瞰下的友情调理院
友情调理院多角度俯瞰
有趣的锯齿状设计,知足了各个方位的光照条件以及推窗可见风景的需求
友情调理院建于1978~1985年,位于克里米亚雅尔塔的海边,其独特富有创意的造型犹如一天外来物停靠在岸边,俯瞰着整片黑海。
俯瞰其宛如多层交叠的巨型齿轮,浓厚的苏式重工业风迎面而来
仰视角度,采取3根直径达9米的钢筋砼巨柱,用以支撑环形建筑的上部构造
建筑上部布局细节
它最独特的造型设计在于,考虑到房间呈环状分布,为了知足各个方位的光照条件以及推窗可见风景的需求,调理院的边缘被设计成了衍生向外的锯齿状。俯瞰其宛如多层交叠的巨型齿轮,浓厚的苏式重工业风迎面而来。
建筑顶部及室内装饰
粗狂的砼立面装饰
调理院内部通道及室内陈设
它的另一特点是,由于建筑选址为一处40度倾斜的山坡,因而采取了3根直径达9米的钢筋砼巨柱,用以支撑环形建筑的上部构造,以是,让它看起来又像是停靠在山上的一座UFO。
07 第比利斯高速公路及交通运输部大楼【格鲁吉亚】
第比利斯高速公路及交通运输部大楼【格鲁吉亚】
建筑俯瞰,始建于1974年
这座古怪的建筑被誉为后苏联期间“最生动、最奇妙的建筑之一”,粗野风格的几何立方体纵横向堆叠使其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独特效果。建筑的风格显然受到上世纪20年代苏联抽象的至上主义乌托邦的影响,被列为天下经典的粗野派建筑之一。
修缮一新的建筑,现为格鲁吉亚银行总部
建筑侧立面,被誉为天下最经典的粗野派建筑之一
建筑主立面,穿插堆叠的几何元素,效果独特
这座大楼现在是格鲁吉亚银行的总部,曾是前苏联期间格鲁吉亚的公路及交通运输培植部,也是当时格鲁吉亚唯一的一个独立项目,不由政府统一设计和建造。1974年,佐治亚道路培植部副部长Giorgi Chakhava主持设计建造了这座建筑,以是,他既是业主,也是该建筑的建筑师和承包商。
建筑仰视角度
建筑山坡上的入口
建筑多角度一览及建筑师“空间之城”的理念
建筑师极力想要表达的设计措辞是:建筑巨大的连锁构造网格根植于自然,建筑的目标是尽可能少的占用地面空间,使建筑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建筑的各个楼层像从树的中央根部伸出的树枝,以实现其“空间之城”的设计理念。
08 莫斯科环形公寓楼【俄罗斯】
莫斯科环形公寓楼【俄罗斯】
1其建于1972年,被认为是苏联粗野派建筑的顶峰作品之一
环形公寓楼位于俄罗斯都城莫斯科,其建于1972年,被认为是苏联粗野派建筑的顶峰作品之一,同时被视为苏联为办理当时住房危急中分外类型学产物的经典范例之一。
1972年的施工场景,清晰可见的预制砼拼装构造
莫斯科环形公寓楼俯瞰,被视为苏联为办理当时住房危急中分外类型学产物的经典范例之一
这座直径155米的住宅共8层,有26个入口,总计913套公寓,可容纳5000人居住。一层设置有商店、理发店、药店及娱乐举动步伐等功能;中央庭院则以苏联旧住宅区为原型,设计成与城市隔绝的公园。圆形的向心性也象征了集体主义和联络同等的苏联精神,传闻该项目本应有5座圆形住宅,象征奥运五环,是为对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的献礼工程,但因资金问题后续项目不明晰之。
建筑规模弘大,直径155米的住宅共8层,有26个入口,总计913套公寓,可容纳5000人居住
不过,单从建筑类型学的角度而言,它确实跳出了常规筒子楼的刻板模式,但圆形的构造布局却暴露出它的一系列缺陷:占用地皮大,性价比不如筒子楼,且随意马虎失落去方位感;细分的每一户户型均为梯形,从平面利用的效果来看并不实用;环形建筑中心的反应效应十分突出,给住户带来无尽的困扰;冬日弘大的圆形中庭更像是一个人造风洞,不能将风导出去,反而持续增强等等。
中央庭院以苏联旧住宅区为原型,设计成与城市隔绝的公园,圆形向心性也象征了集体主义和联络同等的苏联精神
以是,圆形的住宅项目仅为分外类型学的产物,创意新鲜现实却很骨感,这也就不难明得现实中住宅项目极少采取这一类型。
09 第比利斯仪式宫殿【格鲁吉亚】
仪式宫殿【格鲁吉亚-第比利斯】
仪式宫殿,落成于1984年
后苏联期间粗野主义建筑的又一典范,格鲁吉亚第比利斯的仪式宫殿,又称为仪式宫,落成于1984年。
建筑以浅色的基调、卷曲非对称几何元素的构造设计,极具未来主义色彩
建筑受中世纪格鲁吉亚教堂和源自 20世纪初表现主义的影响,宫殿中领悟了壁画、钟楼和高耸的空间等元素
建筑以浅色的基调、卷曲非对称几何元素的构造设计,极具未来主义色彩。设计师维克多·乔贝纳泽受到了中世纪格鲁吉亚教堂和源自 20世纪20年代表现主义的影响,宫殿中领悟了壁画、钟楼和高耸的空间等元素,因而其作品也受到了来自各界褒贬不一的评价。
建筑立面近不雅观
建筑立面多角度一览
建筑落成之初,作为举行婚礼仪式的教堂利用,但有个苛刻的条件:它只向非宗教信徒开放作为婚礼或孩子出生庆祝的园地,这一点充分反响了苏联期间对付无神论的主见态度。2002年,它变成了当地富商的一处私人宅邸,现如今,它被一家私企租赁,用于承办婚礼或企业庆典活动。
10 基辅信息研究所【乌克兰】
基辅信息研究所【乌克兰】
基辅信息研究所,始建于1971年,被视为冷战期间美苏太空竞赛的政治形象产物
范例的具象型未来主义建筑,绝不掩饰笼罩地以想象中的外星翱翔物为外不雅观设计
范例的具象型未来主义建筑,建于1971年,它被视为冷战期间美苏太空竞赛的政治形象产物。其绝不掩饰笼罩地以想象中的外星翱翔物为外不雅观设计,如同一飞碟降落欠妥心砸向地面的既视感,使其看起来突兀又新奇。
研究所原来飞碟状构造为音乐厅兼电影放映厅
建筑现状,如同一飞碟降落欠妥心砸向地面的既视感,使其看起来突兀又新奇
夜色中的基辅信息研究所,白雪皑皑合营阴暗的光影,十足的科幻既视感
建筑的初衷是设计成一座有着完美的声光传输系统的音乐厅兼电影放映厅,不过到了上世纪70年代后期,大楼被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KGB)接管,这座奇特夸年夜的仿若飞碟般的建筑便成为了基辅科技信息研究所的办公园地。
11 哈瓦那苏联大使馆【古巴】
哈瓦那苏联大使馆【古巴】
哈瓦那苏联大使馆,始建于1985年
苏联驻哈瓦那大使馆培植于后苏联期间,1961年~1989年,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古巴菲德尔·卡斯特罗政权与苏联长达近30年的亲密互助关系,是为其主要的背景。
独特的造型,被誉为“俄罗斯之剑”
建筑线条简洁、棱角锐利,整体厚重而又庄严
这座约132米高、占地4万余平的大使馆建筑线条简洁、棱角锐利,整体厚重而又庄严,彰显出超级大国背后的肌肉力量。虽然塔状的设计与原始粗狂的砼外不雅观使它看起来像一把剑,“剑柄”下方突出的设计极具未来的既视感,但内部均为大理石衬里,装饰着白雪皑皑的俄罗斯风景。
苏联解体后,现为俄罗斯大使馆
利剑,机器人,还是注射器?
大楼始建于1985年,独特的立面造型有人把它比作剑,有人将之比作机器人,也有人把它比作注射器。透过斑驳的建筑仿佛看到上世纪80年代前苏联对古巴的巨大影响力,苏联解体后现为俄罗斯大使馆,并沿用至今。
12 加里宁格勒苏维埃之家【俄罗斯】
加里宁格勒苏维埃之家【俄罗斯】
苏维埃之家位于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加里宁格勒市中心广场东侧,是一栋呈“H形”的建筑,正如其名称一样,是一座象征苏维埃政权的建筑。
建筑立面及俯瞰
未修葺前的苏维埃之家,范例的粗野派风格,建筑立面呈“H形”,曾经苏维埃政权的象征
其始建于1970年,然而不幸的是,由于资金的缺少和构造设计的毛病等缘故原由,它一贯处于未竣工状态。至80年代末,其主体构造已完成,乃至还完成了个中一座塔楼的内部装修,然而1991年苏联发布解体,此后便一贯处于“烂尾”状态。
不幸的是,自苏联解体后,其一贯处于“烂尾”状态
粉刷一新的建筑立面,不过,从未投入利用
2005年,苏维埃之家上部构造外不雅观粉刷一新,并加装了当代化的窗户,使其原有的钢筋砼粗野风格大大弱化,但从未被投入利用。只管俄罗斯人订定了一项长期的后续培植操持:大楼改建为一处办公中央,建筑主体前方改建为带有喷泉的广场,但依旧未能履行。
在2005年建筑上部构造外不雅观粉刷一新,并加装了当代化的窗户,但从未被投入利用
自主体构造建成后的30余年期间,它见证了赤色帝国的轰然崩塌,也经历了俄罗斯新政权的兴衰沉浮
自主体构造建成后的30余年期间,它依旧默默地矗立在那里,见证了赤色帝国的轰然崩塌,也经历了俄罗斯新政权的兴衰沉浮。
13 莫斯科宇宙征服者纪念碑【俄罗斯】
莫斯科宇宙征服者纪念碑【俄罗斯】
酷炫的纪念碑,坐落于莫斯科宇航博物馆的上方
为了纪念苏联在探索太空方面取得的造诣,前苏联在1964年建造了莫斯科宇航博物馆,宇航博物馆为了纪念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地球人—加加林,不过最吸引普通大众的却是这座以博物馆为底座在上层建造的宇宙征服者纪念碑。
钛合金构建的纪念碑,最顶部是一枚飞向太空的火箭,整座纪念碑的外不雅观仿自火箭发射后向下喷出的尾焰和气流
惊艳的不同视角,左下方于纪念碑基座上端坐者为苏联运载火箭理论创始人—火箭之父奥尔科夫斯基
纪念碑位于宇宙征服者广场,落成于1964年10月,高达107米的纪念碑直刺云霄,用以纪念苏联于1957年10月发射的天下第一颗人造卫星“宇宙征服者”。其由钛合金制成,最顶部是一枚飞向太空的火箭,整座纪念碑的外不雅观仿自火箭发射后向下喷出的尾焰和气流,整体构图简洁有力,造型如刺破苍穹般令人震荡。它见证了60余年前,人类冲破了地心引力的束缚敲开了进入太空的大门,迈出了探索宇宙的一大步。
征服者纪念碑多角度特写
纪念碑基座的碑文
纪念碑基座上端坐着苏联运载火箭理论创始人—火箭之父奥尔科夫斯基,他身着设计事情服,双目深邃仰望星空,无尽遐思汇聚于这位科技先驱者的不言之中。
14 贝尔格莱德西城门大楼【塞尔维亚】
贝尔格莱德西城门大楼【塞尔维亚】
西城门大楼,其主体落成于1973年,顶部加建构造完成于1980年
范例的粗野派建筑风格,由两座塔楼组成,坐落于贝尔格莱德尼古拉-特斯拉机场至市区的路上。因其类似大门的造型寓意欢迎从西部抵达城市的人们,故而称之为“西城门”。
范例的粗野派建筑风格,由两座塔楼组成,坐落于贝尔格莱德尼古拉-特斯拉机场至市区的路上
建筑有两座独立的塔楼构造组成,并通过一座两层的联系构造使之和旋转餐厅连接于顶部
其主体落成于1973年,顶部加建构造完成于1980年,位于塞尔维亚都城贝尔格莱德。建筑有两座独立的塔楼构造组成,并通过一座两层的联系构造使之和旋转餐厅连接于顶部;建筑高度含塔尖约117米,在40余年间它曾一贯为贝尔格莱德和塞尔维亚的最高建筑。
大楼建筑近不雅观
历经沉浮,现如今已成为贝尔格莱德经典的城市地标之一
2021年,该建筑被宣告为塞尔维亚文化遗产并受到保护,如今已成为贝尔格莱德经典的城市地标之一。
15 莫斯科原子能部专家楼【俄罗斯】
莫斯科原子能部专家楼【俄罗斯】,始建于1981年
这座建筑极其神秘,其为由苏联原子能工业部于1981年建造的“船屋”,是莫斯科极少数几幢可以承受核爆炸的建筑物之一。
大楼侧立面
大楼侧立面
这座建筑最令人瞠目结舌之处在于,其纵向险些延伸了近半公里(约400米);建筑共有14层,个中底部3层用于配套举动步伐,总计共有980套公寓。为了避免该建筑在可能的核爆炸中坍塌,在这幢抗震稳定性极高的建筑物里没有90度角,只有87度或93度角,略带倾斜状;窗玻璃板的厚度极为罕见,为0.23英寸。
大楼立面
公寓内部
之以是被称为“船屋”,是由于建筑规模极其弘大:建筑水平通长约1312英尺(399.9米),高度164英尺(50米),而且四周环抱着类似于甲板的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