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明嘉靖九年(1530 年)改名为34;天坛",是明清两代天子"祭天"、"祈谷"的场所,总面积 273 公顷,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敬拜性建筑群。
天坛是明清天子敬拜上天的地方,其紧张建筑均位于内坛,从南到北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全部宫殿都朝南成圆形以象征天。天坛被两重坛墙分隔成内坛和外坛,形似"口"字,两重坛墙的南侧转角皆为直角,北侧转角皆为圆弧形象征着"天圆地方"。
天坛建筑的紧张设计思想是要突出天空的辽阔高远以表现"天"的至高无上。在布局上,内坛位于外坛的中轴线以东,而圆丘坛和祈年坛又位于内坛中轴线的东面,这些都是为了增加西侧的空旷程度,使人们从西边正门进入天坛后就能感想熏染到上天的伟大与自身的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