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不起眼的小二楼,被铁栅栏围着,灰色楼体,楼梯在楼房的表面,看上去貌不惊人,和阁下新式的楼房比较,稍显迂腐和另类。
可是,便是这个不起眼的小二楼,竟是长春第一个地下交通站——二道沟邮局地下通讯站旧址,党的领导人瞿秋白、任弼时、赵世炎等都曾在这里住过。
史料记载,这个通讯站是1924年,哈尔滨的黑吉邮务管理局在长春二道沟租赁的一幢俄式建筑。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个人物,张锦春,他是长春历史上第一位共产党员,1924年8月,受中共哈尔滨独立组的叮嘱消磨,以哈尔滨吉黑邮务管理局邮务生的身份,借邮局招聘职员的机会,考进吉黑邮务管理局下辖的长春二道沟邮局,任务是在长春建立党的地下通讯站。
通讯站建立之后,张锦春就开始通过二道沟邮局通报文件,联结党组织。
由于身份缘故原由,他和铁路部门的工人很熟络,凭着这个条件,1925年,他还在长春建立了第一个工会组织,吉长铁路工会;还在现在的树勋小学建立了第二个通讯站。
由于二道沟邮局的地理位置,张锦春还卖力过往同道食宿和掩护,通过中东铁路人事部门的朋友为他们办理护照,并组织护送。
历史的长河里,二道沟邮局是一个不可磨灭的一笔,据讲授员说,后来曾经有苏联的6户人家在小二楼居住。2008年进行了保护性修复,楼上楼下办了“中国共产党在长春的早期革命活动”主题展览,81组历史图片和实物,仿佛向人们诉说着当年的峥嵘岁月。
如今,齐心专心街、一匡街周围高楼林立,这栋小二楼尤显宝贵。
雨果在《笑面人》中写道过这样一段话:“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反应,是将来反响过去的倒影”。
虽然这么故意义的一栋建筑,但周围人鲜有人知,问了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长春第一个地下交通站”或者“二道沟邮局旧址”的存在,大多数知道的是二道沟邮局,也便是当代的二道沟邮局。
历史须要铭记,未来更须要历史来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