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两年培植,作为“双中央”城市综合功能做事区、丝路金融连接点的中心创新区已经初见雏形。
城市公园绿色“画卷”次第铺开,“三分钟见绿,五分钟见园”成为现实。

作为中心创新区核心绿地,大仁遗址公园正抖擞着勃勃活气,与永安渠海绵城市公园、流光公园、听风公园等口袋公园一道,组成城市绿肺。
商业、住宅搭配高品质绿化,一个宜居宜业的空想新城已近在面前。

刘克成建筑设计 常用建材

仪祉湖水利风景区。
西安高新区 供图

丝路科学城从建造伊始,就把生态和自然的观点贯穿个中。
依托秦岭生态上风,环绕沣河、潏河、太平峪河等9条河流、湖泊资源,实现城市培植与生态本底有机渗透,打造 “一半山水一半城”的山水共映空想城。

中心创新区是丝路科学城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核心板块,是“双中央”培植的城市综合功能做事区和“四个高新”培植的主阵地,更是要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发挥到极致。
从高空俯瞰,未来之瞳超高层地标集群初现雏形,城市公园绿色“画卷”也已铺开。

大仁遗址公园效果图。
西安高新区 供图

大仁遗址公园是中心创新区的核心绿地,园内以遗址区为核心,“诗书礼乐”文化活动环抱,兼具历史文脉和生态优化,将古老的遗址与新的城市功能进行有趣的叠加和对话。
大仁遗址公园占地约310亩,早在2000年,考古学家就创造了这座商周时期的遗址。

作为该公园的方案设计者,刘克成教授致力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其先后主持完成了秦始皇陵保护及遗址公园方案、汉阳陵保护及遗址公园方案、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案等一系列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项目。

大仁遗址公园实景图。
西安高新区 供图

他表示:“大仁遗址公园是一个建在遗址之上,为保护遗址而培植的公园。
”刘克成教授提出了一个方法:通过覆土覆盖的办法,为遗址上部建造一个保护层,并在保护层上铺设根系较浅的植物。

这种领悟创新的方法激活了荒置多年的空地,既为未来考古发掘预留了最大可能,又构建了一片以历史文明为纽带的当代城市康健生活绿地。

将文化特色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大仁遗址公园可谓是心思奥妙,不仅游乐举动步伐丰富,也让市民在这里触摸到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影象。

据悉,在遗址被创造之前,当地村落民曾在此取土烧砖,挖了一个15米深的巨大坑洞。
培植遗址公园时,刘克成教授选择保留这个坑洞,顺势而为,建成了一片游戏乐园。

听风公园实景图。
西安高新区 供图

中心创新区的整体绿化,因时制宜,尊重了各绿地的特点。
园区绿化以绿色生态为紧张选择,选择乡土品种,遵照“适地适树”原则。

紧张道路与广场构成公共活动主线,次要道路及小园地构成了生活慢跑环带,此外,活力运动、生态文化、文化休憩三大功能片区更是丰富了周边居民的生活。

公园多元化的设计与中心创新区相互照映,形成了一个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区域新城。
与此同时,随机散落的休闲场所与多样化的景不雅观座椅,冲破了水泥柏油与绿地的界线,将人行空间融入城市景不雅观。

今年以来,中心创新区大仁遗址公园、听风公园、中轴公园、流光公园、氧丘公园、永安渠公园等多个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吸引了不少周边居民。

中轴公园实景图。
西安高新区 供图

从此,这里就成了他们休闲的常驻地。
从马路边走向公园,草地柔润,乔木也有六七米高。
裹挟着雨后的水汽,公园成了城市绿肺、天然氧吧,一呼一吸间,抚慰着人们生活的怠倦。

践行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是中心创新区的一大亮点,充分利用园区自然基底,夯实生态樊篱、凸显生态上风,丰富公园绿地的综合体验,构建街角公园、道路绿带公园、口袋公园等公园绿地系统。

人在城中,城在绿中,这是一个城市最和谐的状态,也是中心创新区打造的科创生态名片,这里,推窗见园,出门见绿,举头见蓝,畅享着宜居、宜业的诗意生活。
(西安高新区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