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人性化设计构造专业切入点

深圳工业建筑设计请求 生态建筑设计

2.限额设计哀求

3.荷载取值哀求

4.构造打算哀求

5.南方地区地下部分设计哀求

6.南方地区主体构造设计哀求

7.南方地区楼层构造设计哀求

8.其他干系哀求

1. 人性化设计构造专业切入点

1.1 住宅工程

1.1.1 构造构件的支配

1) 应知足建筑功能空间的哀求;

2) 在建筑交通流线位置力求不设置构造构件,使交通更通畅;

3) 公共空间只管即便不设置明梁、柱,使空间更宽敞通亮;

4) 构件设置应担保建筑的外不雅观哀求,力求使空间更加简洁顺畅;

l 哀求客厅、主人房、走道必须隐梁隐柱。

l 户内构造梁隐蔽的严格度(从高到低):

客厅、主人房、玄关走道 → 内走道 → 次房 → 厨、厕

5) 只管即便考虑空间的分隔及合并,为业主日后的改造留有余地;

6) 大堂以及其他墙面装饰采取干挂石材时,门洞预留考虑做法的尺寸,担保门洞的终极尺寸,便于业主搬运大件家具物什;

1.1.2 外装饰构件的做法

选用常用的、经济的材料及做法;选择施工大略、方便的方案;合营外装饰哀求选择构件的尺寸。

1.1.3 利用新技能新材料

1) 采取成熟的、操作大略的新材料新技能,以利于施工;采取环保、质量好、经济的新材料

1.1.4 各种建筑构造型式选取

别墅类

上海地区别墅采取的构造型式依次为砖混构造—外砖内框—全部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构造,在知足建筑功能的条件下,只管即便采取小柱距、小板跨构造,在建筑许可的情形下,板短跨只管即便小于3.90M;广州、惠州、深圳地区只管即便采取全部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构造。

小高层住宅

采取长度较短的普通剪力墙(短肢剪力墙的截面面积占总剪力墙少于50%)+核心筒,构造打算掌握指标:轴压比、周期、位移、剪重比、应掌握在既符合规范哀求,又不要有太多的富余量。

剪力墙、板 、梁、柱的截面及配筋除打算须要外,布局配筋采取规范许可的最小值。

1.2 商业、及配套

1.2.1 构造构件的支配

1) 应知足建筑功能空间的哀求;

2) 在建筑交通流线位置力求不设置构造构件;

3) 公共空间空旷宽敞,梁、柱支配应与建筑及室内装饰专业协商确定;

4) 构件高度只管即便小,只管即便做到较高的净高;

5) 不影响人的视线、不造成外不雅观明显的凹凸;

6) 只管即便考虑空间的分隔及合并,为业主日后的DIY改造留有余地;

1.2.2 外装饰构件的做法

选用常用的、经济的材料及做法;选择施工大略、方便的方案;合营外装饰哀求选择构件的尺寸;

1.3 车库

1.3.1

1.3.2 构造构件的支配

1) 应知足建筑功能空间的哀求;

2) 在建筑交通流线位置力求不设置构造构件;

3) 构件高度只管即便小,只管即便做到较高的净高;

4) 不影响人的视线、不造成外不雅观明显的凹凸;

5) 在车道两侧选用较小的构造构件,方便利用;

1.3.3 地下室底板采取板式构造。
中间层当只作为普通的停车库时,采取梁板构造;中间层为五、六级人防顶板时采取厚板构造;地下室顶板塔楼部分除作为上部嵌固部位的顶板采取梁板构造,别的覆土≥0.6米裙楼及扩大地下室部分顶板采取厚板构造。

1.3.4 地下室各层楼板跨度8mX8m旁边,当采取梁板构造时按单向板支配主次梁构造,板跨2.70米~3.0米旁边。
无人防的中间层车库梁高取650次梁取550高。

1.3.5 采取无梁楼盖时,6级人防顶板厚度300~350,5级人防顶板用400~450,柱帽可用2000X2000高档于板厚的方锥体柱帽。

1.3.6 各专业应相互折衷合理掌握地下室的层高,梁板构造:层高=梁高+设备预留空间(600)+2400;厚板构造=板厚+设备预留空间(800)+2400。

1.3.7 地下室各层楼板当采取梁板构造时按单向板支配主次梁构造,板跨3.0米旁边。

1.3.8 底板、顶板采取构造找坡。

2 限额设计哀求:

2.1 广州、深圳地区标准层钢筋用量指标(cm/m2)

建筑构造特色

混凝土用量cm/m2

用钢量kg/m2

层数

构造类型

7-9

异形柱、剪力墙

40

35

10~11

短肢剪力墙、剪力墙

45

40

12~15

剪力墙

45

45

16~20

剪力墙

48

50

21~25

剪力墙

50

55

26~32

剪力墙

50

60

2.2 上海地区标准层钢筋用量指标(cm/m2)

建筑构造特色

混凝土用量cm/m2

用钢量kg/m2

层数

构造类型

7-9

异形柱或短肢剪力墙

48

10~11

剪力墙

50

12~15

剪力墙

52

16~20

剪力墙

55~58

2.3 惠州、增城(六度区)地区标准层钢筋用量指标(cm/m2)

建筑构造特色

混凝土用量cm/m2

用钢量kg/m2

层数

构造类型

7-9

异形柱、剪力墙

35

10~11

短肢剪力墙、剪力墙

38

12~15

剪力墙

42

16~20

剪力墙

45

2.4 各地区别墅本钱掌握指标(不包括独体别墅)

地区

体系

用钢量kg/m2

备注

北京

砖混

36

无地下室,含根本

广州

框架

45

无地下室,含根本

惠州、从化

框架

42

无地下室,含根本

砖混

35

无地下室,刚性根本

上海

砖混

40

不含地下室、根本

3 荷载取值哀求:

3.1风荷载

3.1.1 安全等级为一级或高度>60m的高层建筑基本风压应按100年重现期,但位移验算时仍按50年重现期。

3.1.2山区建筑应理解工程周边的地形并按荷载规范作出风压改动。

(荷载规范7.2.2 对付山区的建筑物,风压高度变革系数可按平坦地面的粗糙度种别,由表7.2.1确定外,还应考虑地形条件的改动,改动系数η分别按下述规定采取: 1 对付山峰和山坡,其顶部B 处的改动系数可按下述公式采取:式中tg α—山峰或山坡在迎风面一侧的坡度;当tg α>0.3 时,取tg α=0.3;  k—系数,对山峰取3.2,对山坡取1.4;  H—山顶或山坡全高(m);  z—建筑物打算位置离建筑物地面的高度m;当z>2.5H 时,取z=2.5H。
  对付山峰和山坡的其他部位,可按图7.2.2 所示,取A、C 处的改动系数ηA、ηC 为1,AB 间和BC 间的改动系数按η的线性插值确定。
  2 山间盆地、谷地等闭塞地形η=0.75~0.85;  对付与风向同等的谷口、山口η=1.20~1.50。
 

3.1.3 体形系数:矩形、正多边形取1.3,凹形,井字形等凹位较多时取1.4。

3.1.4 算掩护构造及连接强度,可采取局部风压体形系数μ.负压区在-1.0至-2.2之间。
檐口、雨蓬、悬臂等取-2.0。
对柔性构造应按规范考虑风振的影响。
对门窗、幕墙构件应按规范采取阵风系数(1.5~3.5).

3.1.5 恒活载

3.1.6 若采取粘土多孔砖,墙体容重取17 KN/m3(含批挡、抹灰);若采取陶砾空心砖、加气砼砌块墙体时,墙体容重取11 KN/m3(含批挡、抹灰)。
室内地坪以下墙体应按实芯砖打算重量。
打算梁上荷载时应扣除门窗洞口范围墙体重量。
板上荷载应根据实际情形修处死式的通报办法(如楼梯板、悬挑板、电梯间、隔墙等),电算输入楼面荷载时,对付每个房间应按实际的打算荷载取值。
不得随意放大或将全体楼面统一取用一个值。

3.1.7 卫生间沉箱填料容重≤11KN/m3时,恒载取6.9KN/m2(包板自重),活载有浴缸时取4KN/m2,淋浴时取2.5KN/m2。

3.1.8 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容重近似取11 KN/m3。

3.1.9 地下室广东、上海地区地下水位位按50年一遇的最高水位确定。
当未有资料时可根据周边地形、地下室出入口标高,考虑外部地形可能引起的地下水位梯度变革。
地下室抗浮稳定性验算分项系数1.05,强度验算分项系数1.2打算,验算裂痕时分项系数取1.0。

3.1.10 混凝土容重电算输入时取26 KN/m3(北京)、25 KN/m3(广东、上海);板打算时则取25 KN/m3。

3.1.11 没有确定功能分区的公共建筑,其未确定的隔墙荷载按1.0 KN/m2(北京)、1.5 KN/m2(广东、上海)均布荷载考虑;有明确功能分区的住宅户内及公共建筑,板上内隔墙应按局部荷载输入打算板配筋,梁配筋打算时可按1.0 KN/m2的均布荷载输入。

3.1.12 一样平常民用建筑中的非人防地下室顶板(标高±0.00处)的活荷载宜取4KN/m2。
当顶板上施工荷载超过4KN/m2时,施工单位应采纳有效的支护方法并取得设计单位的认可。

3.1.13 对付纯地下构造,地下室顶板上除消防车道处考虑消防车荷载外,别的位置活荷载取5KN/m2(未含填土、地面及栽种重量),此两项活荷载均不与人防荷载叠加。
当顶板上施工荷载超过5KN/m2时,建议由施工单位采纳有效的支护方法并取得设计单位的认可。

3.1.14 裙楼天面若有绿化哀求,应结合园林绿化方案考虑覆土重量,当覆土高度未明确时,活荷载可取7KN/m2;当有明确的覆土哀求时应打算覆土重量,活荷载取2KN/m2。

3.1.15 在打算地下室外墙时,一样平常民用建筑的室外地面活荷载取5 KN/m2(包括可能停放消防车的室外地面)。
有分外较重荷载时,按实际情形确定。
外墙压力应按静止土压力打算,eoik=(∑rjhj+q)Koi

式中e0ik——打算点处的静止土压力标准值(kN/m2);γj——打算点以上第j层土的重度(kN/m3);hj——打算点以上第j层土的厚度(m);q——地面均布荷载(kN/m2);K0i——打算点处的静止土压力系数。

当无试验条件时,对砂土可取0.34~0.45,对粘性土可取0.5~0.7。

水位以下时,根椐砂土或黏土分别采打水土分算或水土合算水土压力。

4 构造打算哀求:

4.1 部分打算参数的取值:

4.1.1 周期折减系数:

1) 框架构造,添补墙较多时取0.6~0.7,较少时0.7~0.8

2) 框架剪力墙构造,取0.8~0.9

3) 纯剪力墙构造,取1.0

4.1.2 全楼地震浸染放大系数:取1.0

4.1.3 现浇楼板的梁刚度增大系数:边框梁1.5;中间框架梁2.0。

4.1.4 梁弯矩增大系数≤1.1,梁支座弯矩调幅系数取0.85,梁扭矩折减系数取0.4,连梁刚度折减系数不宜小于0.50。

4.2 高层建筑打算地震浸染时,应考虑有时偏幸的影响,在位移比小于1.2时,考虑有时偏幸。
平面支配基本对称、均匀的构造,不考虑双向地震的旋转效应。
层间最大与均匀位移比>1.2及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构造,应计入双向地震浸染下的旋转效应,考虑双向地震浸染而不用考虑有时偏幸。
备注:在考虑有时偏幸或双向地震浸染时,配筋相应增加3%旁边。
振型个数的确定:宜以有效质量系数大于0.9为准且宜≥9。

4.3 构造打算时,传至墙、柱及根本的活荷载应考虑折减。
活荷载按楼层的折减系数不尽相同,折减系数应随打算截面以上所承担的楼层数的不同而不同。
当塔楼和裙楼合并打算时,处于同一楼层但分属于塔楼和裙楼的墙、柱截面就不会相同,折减系数应人工干预。
把稳:荷载规范表4.1.2仅适用于4.1.1中第1(1)项,而其他工业民用建筑不能采取表4.1.2的折减系数。

4.4 消防车荷载的取值问题:《建筑构造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表4.1.1第(8)中的消防荷载,为直接浸染于楼面上的轮压等效均布荷载,数值仅适用于楼板构件打算,而用于梁、墙、柱及根本打算时应采取表4.1.2哀求进行折减。
当作用于地下室顶板上有覆土或添充物时,消防车轮压按实际覆土厚度折减。
详细拜会《北京市建筑设计技能细则》附录C

4.5 打算楼层的层间位移并对构造进行规则性判别时都应刚性楼板假定。
当楼层最大层间位移角(端部位移)之绝对值很小时(一样平常层间位移角<1/2000),《高规》关于楼层旋转位移比的限值哀求可略为放松。
群楼为框架构造,塔楼为剪力墙构造,群楼柱的最大楼层旋转位移比可放宽,群楼不对称且过长(超出楼层旋转位移比的限值较多并不对称超出一个塔楼边长)时应设抗震缝与塔楼分开。

4.6 对付多个塔楼仅通过地下室连为一体,每幢塔楼(包 括带有局部小裙房)均设防震缝分开,分属不同的构造单元,一样平常不属于大底盘多塔构造。
此时,若由于某些缘故原由将嵌固部位设在地下一层底板时,一样平常也不属于大底盘多塔构造。

4.7 对付多塔构造,其旋转周期与平动周期比值的掌握及最大位移与均匀位移比值的掌握应以单塔为准,将多塔构造分开进行打算剖析。

4.8 当为多塔大底盘构造时,若嵌固部位在地下室顶层,地下一层高层部分以皮毛当于根本埋深H长度范围内的抗震等级应同高层部分底部构造抗震等级。
地下二层以下及地下一层别的部分的抗震等级可据详细情形为三级或四级。

4.9 建筑构造的嵌固

4.9.1 根本应有足够的抗迁徙改变抗滑移的能力。
根本的嵌固的原则是在荷载效应浸染下,根本的迁徙改变角小于上一层构造(柱或剪力墙)迁徙改变角的一半,在水平浸染效应下不产生滑移。

4.9.2 对付无地下室的建筑,构造嵌固部位的选取:

1) 若根本埋置深度较浅,可取根本顶面作为上部构造的嵌固部位。

2) 若根本埋置深度较深,多层剪力墙或砌体构造当有刚性地坪并配有布局钢筋时,可取室外地面下500mm处作为上部构造的嵌固部位。

3) 多层框架构造,当为柱下独立根本,根本埋置深度又较深时,可在±0.00以下适当位置设置根本拉梁,此时宜取根本顶面作为上部构造的嵌固部位,并将从根本顶面至首层顶面分为两层,根本拉梁按框架梁进行构造剖析。

4) 对付60米以下剪力墙构造且根本埋置较深时,当采取上述做法无法知足当地干系的设计哀求时,可考虑在±0.00以下适当位置加厚剪力墙形成“短墙”(宜使短墙厚度不小于2倍墙厚),可取短墙顶面作为上部构造的嵌固部位(宜做配筋刚性地坪)。

4.9.3 有地下室的嵌固

在地下室顶板嵌固应知足:

1) 地下室顶板与室外地坪高差小于1/3本层

2)地下室的剪切刚度不小于相邻上部构造楼层剪切刚度的2倍。

3)地下室外墙与上部构造相距较远时(主楼在该边地下室外墙边长一半以外),外墙不宜参加打算。

l 如上不知足,可取人防层顶板处做嵌固端(人防层的剪切刚度应大于首层的2倍),如都不知足可取底板做为嵌固端。

l 除在顶板嵌固外打算时均应以本层嵌固和顶层嵌固作二次打算比较取用。

4.10 结合钢筋实际采购情形,钢筋等级哀求如下:梁柱箍筋钢筋直径10mm时采取Ⅰ级钢,板筋钢筋直径10mm时采取Ⅱ级钢,(上海地区φ10钢筋都用Ⅱ级钢),钢筋直径≥12mm时采取Ⅱ级钢,钢筋直径≥16或18mm时可采取Ⅲ级钢筋。
哀求同一工程中同一直径的钢筋Ⅱ、Ⅲ级钢筋不得混用。

4.11 除转换层外,水平构件砼强度宜为C25或C30,不应超过C35,天面层板混凝土强度宜为C25,在上述范围内,梁板与柱、剪力墙砼强度等级相差只管即便≤5Mpa,以便施工,同时柱、剪力墙砼强度等级随楼层升高的递减变革宜结合梁板砼强度等级共同考虑。

4.12 人防地下室顶板按塑性板进行打算,塑性系数取1.2~1.4,板跨中截面的打算弯矩对梁板构造可乘以折减系数0.7。
人防顶板尚应知足平常利用荷载浸染下的强度及裂痕哀求。

4.13 北京地区有梁筏板及箱基底板的内力应按塑性理论进行打算, 塑性系数取1.4~1.6。

4.14 对付地下建筑或地下室埋深较大而地上建筑较轻的建筑物,当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建筑物底板时,应进行抗浮验算,验算时不考虑活载。

4.15 《高层建筑混凝土构造技能规程》第10.2.8-1规定框支梁面、底筋的最小配筋率,对付面筋最小配筋率掌握依通长面筋考虑。

4.16 连梁的抗震等级应同抗震墙。
跨高比不大于1.5时连梁最小配筋率不宜大于0.25%(单面)。
连梁纵筋在担保受弯承载力下,越小越好。
对跨高频年夜于5的连梁,宜按框架梁设计。

4.17 高规第7.1.2条一样平常剪力墙构造中许可存在个别短肢剪力墙,个别短肢剪力墙只需遵守小墙肢的规定(严控轴压比)。

第7.2.5条hw/bw在3~5之间时,建议采取小即是3的做法(即箍筋全高加密)。
在打算中按照剪力墙输入的,在施工图设计中,应在两端设暗柱,并按短肢墙的布局哀求配筋。
一字形短肢剪力墙,墙肢很短宜按框架柱配筋,配筋率:底部加强区≥1.2%;其他部位≥1.0%。

5 南方地区地下部分设计哀求:

5.1 首层隔墙下如须设置根本,不得采取“元宝”根本,应设钢筋砼根本梁或条形根本。

5.2 框架构造设有地下室且有防水哀求时,如地基较好,宜采取独立柱基加防水板的做法,地基承载力应进行深度改动。

5.3 对付扩展根本,当根本宽度大于2.5m时,受力钢筋长度应取根本宽度的0.9倍交错放置。

5.4 对付柱下扩展根本,根本底板布局配筋时宜按台阶形或坡形截面的全截面打算配筋,不得按每延米的根本高度打算布局配筋。
根本底板的最小配筋率按0.15%掌握。

5.5 地基土质较好时单独柱基的拉梁,当不考虑用拉梁来平衡柱底弯矩时,高度可取柱中央距的1/12~1/15。
梁上有墙时取高值,梁上无墙时取低值。
拉梁的配筋按所拉结的柱子中轴力较大者的1/10作为轴心受拉的拉力与竖向荷载所产生的内力迭加进行打算。
地基土质不好时,应根据差异沉降打算拉梁配筋。

5.6 凡框架层数不超过三层,根本埋置较浅且各根本埋深差别不大,地基土质又较好时,可不设根本拉梁。

5.7 对付地下室内不与上部主体构造墙体位置相对应的墙体,若非根本底板受力须要或不知足作为次梁的条件,应采取砌体砌筑。

5.8 当箱基或筏基底板厚度较厚、墙的洞口宽度较窄时,从洞边往下知足刚性角相交,并且相交点至板底间隔不小于200mm时,可不打算底板洞口过梁的剪力及波折配筋,按布局设计。

5.9 底板厚度可根据板跨度不同分区域确定板厚,不必整块根本底板采取同一个厚度。
底板高下通长钢筋应知足大部分板的打算配筋及布局哀求,局部配筋较大板格可另附加间距与通长筋相同的短筋,与通长筋相间支配。

5.10 打算人防地下室顶板的防护厚度时,应计入顶板构造层上面的建筑面层厚度;对付战时无职员勾留的(如专业队装备掩蔽部、人防汽车库等)人防地下室顶板厚度可根据构造的须要确定,无防护厚度哀求;非人防地下室顶板厚度可取180mm;顶板通长面筋按布局配筋率设置,支座弯矩不知足处另配置间距200的短支座筋,与通长面筋相间支配。

5.11 地下室各层梁板(包括底、顶板)、内外侧墙宜采取60天龄期砼强度,一样平常情形下用C30,不宜超过C35;为了降落水化热、避免开裂,地下室侧壁砼强度等级可比地下室柱或剪力墙砼强度等级低,不必取同等。

6 南方地区地下部分设计哀求:

6.1 上海地区地下部分设计哀求:

6.1.1 低层(2~3层)建筑,宜优先采取天然地基,可不打算沉降。
不具备天然地基的条件时可采取桩基。

6.1.2 多层(4~6层)建筑,一样平常采取桩基,桩型宜选用250x250方桩或φ300预应力管桩,并进行经济比较后选用。

6.1.3 小高层建筑,采取预应力管桩,桩径由经济比较确定,并应知足沉降打算哀求。
桩的支配宜按梁式支配,桩顶宜设梁式承台。

1) 有地下室时,底板宜采取板式,通长筋知足布局哀求即可,局部弯矩不知足处可根据打算哀求附加短钢筋。

2) 无地下室时,根本埋深取H/18 ,首层地坪应知足刚性楼板假定。

6.2 广东地区地下部分设计哀求:

6.2.1 首层隔墙下须设置根本,不得采取“元宝”根本,应设钢筋砼根本梁或条形根本。

6.2.2 对付扩展根本,当根本宽度大于2.5m时,受力钢筋长度应取根本宽度的0.9倍交错放置。

6.2.3 对付柱下扩展根本,根本底板布局配筋时宜按台阶形或坡形截面的全截面打算配筋,不得按每延米的根本高度打算布局配筋。
根本底板的最小配筋率按0.15%掌握。

6.2.4 管桩根本

1) 除石灰岩地区及地质情形比较分外外,管桩单桩承载力特色值建议取值如下:

Φ300,壁厚70,单桩承载力特色值700~800KN。

Φ400,壁厚90,单桩承载力特色值1200~1300KN。

Φ400,壁厚95,单桩承载力特色值1400KN。

Φ500,壁厚100,单桩承载力特色值2000~2200KN。

Φ500,壁厚125,单桩承载力特色值2300KN。

当桩长不大于6m时,单桩竖向承载力特色值应通过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确定。

2) 一样平常情形下管桩类型选用A型,Φ400桩选用壁厚95的桩。

3) 地质条件较好时单桩承载力设计值选用高值;地质条件差,懦弱土、饱和土层较厚时选用低值。

4) 高层塔楼、跨度较大的裙楼或公共建筑只管即便优先选用大直径管桩(直径≥400);一样平常裙楼或别墅可用小直径管桩(直径300);若地质条件许可,别墅只管即便采取天然根本。

5) 桩顶嵌入承台的高度取50mm。

6) Φ300、400受压管桩顶部入承台的锚固钢筋为4Ф14、Φ500为4Ф16,锚固长度为35d;受压管桩填芯砼长度为1200,底部封底钢板厚度2mm,与锚固钢筋焊接固定,桩顶设1ф8环向筋及2Ф12十字筋固定锚固钢筋。

7) 抗拔管桩按设计抗拔力选用桩截面并打算锚固钢筋及填芯砼长度,锚固钢筋选用Ⅱ级钢,锚固长度为40d。

8) 裙楼装饰柱或首层门楼柱等承载较轻的竖向构件宜优先考虑由地梁支承,减少布桩数量。

9) 裙楼柱下桩顶埋深按裙楼高度确定,不必与塔楼统一,以便减少承台土方开挖量。

6.2.5 承台设计哀求

l 单桩承台

1) 承台厚度一样平常情形下≤800mm,同时知足柱、剪力墙纵筋锚固长度和支承地梁所需高度为准。

2) 承台钢筋设计成三向闭合箍,若承台与地下室底板相连则垂直方向设计成U型箍。

3) 人工挖孔桩单桩承台,当墙长度伸出桩边≤500mm时,垂直方向双向配Φ12@200,水平箍筋ф10@200,当墙长度伸出桩边>500mm且对应剪力墙外伸方向无地梁时,承台需按打算配筋。

4) 管桩单桩承台,三向配筋均为ф10@200。

l 两桩承台

1) 当剪力墙直接支承至桩上时,承台厚度可按单桩承台的设计原则选用,底筋按深受弯构件进行打算,面筋及箍筋均为Φ12@200,箍筋仅配外箍。

2) 当剪力墙或柱不直接支承至桩上,除面筋为Φ12@200外,承台厚度及其它配筋按打算确定。

l 三桩及以上承台

1) 管桩根本时三桩及以上承台一样平常情形下厚度取值如下:

Φ300时800~1000mm

Φ400时1100~1200mm

Φ500,单桩承载力特色值为2000KN时1300~1400mm

Φ500,单桩承载力特色值为2300KN时1500~1600mm

2) 核心筒承台厚度由外圈桩按冲切打算确定,配筋一样平常情形下按布局配置,厚度参考值:管桩1200~1600,人工挖孔桩2000~2500。

3) 承台厚度在知足冲切打算的情形下只管即便取低值;承台受力筋最小配筋率取0.1%。

4) 三桩承台若最里面的三根钢筋围成的三角形不在柱或剪力墙截面范围内时,可设双向ф10@200附加短钢筋网放置在三向板带筋上,短钢筋网为矩形,其在板带筋上的支承长度为100。

5) 当剪力墙较长、承台为单向受力时,其非受力方向纵筋按分布筋配置,配筋值可为Φ12@200。

6) 核心筒下的桩宜支配在剪力墙下或外侧,避免支配在电梯井中央,以免却承台面筋。

6.2.6 地梁设计哀求

1)单桩及三桩承台的两个方向、两桩承台的平面外方向下设连系梁,当承台底面以下土质为淤泥或液化砂土时,各承台间设连系梁,连系梁面平承台面;首层200厚隔墙下设墙梁,墙梁可梁面或梁底平承台面。

2)连系梁或墙梁的宽度一样平常为200,高度为承台中央距的1/12~1/15。

3)当连系梁兼做墙梁时,配筋打算除应考虑梁自重及墙体重量产生的荷载效应外,尚宜考虑承担水平拉力,抗震设防7度区水平拉力设计值取相邻柱或剪力墙(核心筒除外)轴力较大者的1/15进行打算,两者配筋进行叠加。

4) 当承台面距±0.00地面高差超过1.5米时,为了方便施工,首层200厚隔墙在室内地面以下100处设墙梁,墙梁仅考虑自重及墙体荷载浸染,与连系梁分开设置。

5) 连系梁和墙梁底筋的锚固长度由承台边计起,面筋的锚固长度由柱或剪力墙边计起,锚固长度均为LaE。

6.2.7 地下室设计哀求

1) 长度≥150米的地下室原则上设勾引缝。

2) 地下室底板一样平常情形下按厚板设计;地下室各层板均按构造找坡排水。

3) 首层无覆土的六级人防地下室顶板厚度取220mm,别的情形下六级人防顶板厚度取200mm;非人防地下室顶板厚度可取180mm;顶板通长面筋一样平常情形下为Φ12@200,支座弯矩不知足处另配置间距200的短支座筋,与通长面筋相间支配。

4) 人防地下室顶板考虑人防荷载时应按塑性板进行打算,塑性系数取1.2~1.4;板跨中截面打算弯距可根据《人防规范》4.6.6条乘以折减系数0.7。
人防顶板尚应知足平常利用荷载浸染下的强度及裂痕哀求。

5) 地下室各层梁板(包括底、顶板)、内外侧墙宜采取60天龄期砼强度,一样平常情形下用C30,不宜超过C35;为了降落水化热、避免开裂,地下室侧壁砼强度等级可比地下室柱或剪力墙砼强度等级低,不必取同等。

7 南方地区主体构造设计哀求:

7.1 短肢剪力墙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8的剪力墙,当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虽为5~8,但墙肢二侧均与较强的连梁(连梁跨高比不大于2.5)相连时或有翼墙相连的短肢墙(翼墙长度不小于翼墙厚度的3倍),可不作为短肢剪力墙。

7.2 对付L形、T形、十字形等形状的剪力墙截面,只有当每个方向的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均为5~8时,才能视为短肢剪力墙。

7.3 如果构造中仅有少量的短肢剪力墙,不应判别为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构造,但此部分短肢剪力墙构件应知足规范关于短肢剪力墙构件设计的有关哀求。

7.4 对部分框支剪力墙构造,其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与非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应根据规范哀求采取不同的抗震等级。

7.5 高层抗震墙构造,一、二级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当墙肢底截面在重力荷载代表值浸染下的轴压比较小时,约束边缘构件的配箍特色值可适当降落。

7.6 对付十字形剪力墙,可按两片墙分别在端部设置约束边缘构件;折半线形支配的抗震墙节点,其约束边缘构件宜采取Z字形截面,不宜再二端露头;当二暗柱之间的间隔≤200时,宜合二为一。

7.7 当连梁跨高频年夜于5时,应慎重考虑连梁刚度的折减问题,以担保连梁在正常利用阶段的裂痕及挠度知足利用哀求。
连梁跨高频年夜于5时,宜按框架梁进行设计。

7.8 高层居住建筑剪力墙构造墙体厚度、混凝土强度等级建议按下表取值:

层数

混凝土

墙 厚

层号

强度等级

层号

内墙

外墙

~15

6~顶

C25

1~5

C30

1~顶

160

180

16~19

9~顶

C25

10~顶

160

180

1~8

C30

1~9

180

180

20~21

10~顶

C25

11~顶

160~180

180~200

1~9

C30

1~10

180~200

200

22~23

16~顶

C25

5~15

C30

11~顶

180

180~200

1~4

C35

1~10

200

200

24~25

18~顶

C25

17~顶

160~180

180~200

6~17

C30

9~16

180~200

200~220

1~5

C35

1~8

200~220

220~240

26~29

21~顶

C25

9~20

C30

20~顶

180~200

200

3~8

C35

8~19

200~220

220

1~2

C40

1~7

220~250

250

30~32

25~顶

C25

13~24

C30

24~顶

200~220

200~220

6~12

C35

11~23

220~250

220~250

1~5

C40

1~10

250~280

250~280

(1) 首层底商层高较大者,除一字形剪力墙及带转换层的落地剪力墙外,建议按无支长度并结合墙体的稳定验算综合确定墙厚,不宜大略按层高的1/16确定墙厚。

(2) 剪力墙砼强度等级随楼层升高的递减变革宜结合梁板砼强度等级共同考虑,只管即便使两者的强度等级相差≤5Mpa,方便施工。

7.9 剪力墙的分布筋建议按下列原则配置:

墙 厚

竖向分布筋

水平分布筋

墙 厚

竖向分布筋

水平分布筋

160

φ10-200

φ8-200

250

φ10-200

φ10-200

180

φ10-200

φ8-200

280

φ10-200

φ10-200

200

φ10-200

φ8-200

300

φ12-200

φ12-200

220

φ10-200

φ10-200

350

φ12-200

φ12-200

(1) 高层剪力墙构造,首层剪力墙竖向及水平分布筋可取φ12-200。

(2) 剪力墙水平分布筋除知足上表哀求外,还不得小于打算值。

7.10 转换构造

7.10.1 当上层剪力墙下直接支配有转换柱且剪力墙伸出下层柱边长度≤3b(b为剪力墙宽度)时,转换构造为小转换。
转换梁宽度可为300,转换梁柱按普通框架梁柱设计。
转换柱周边的楼板厚度≥150mm(除打算所需外,一样平常取150mm),设ф8@200双向通长面筋,支座弯矩不知足处另配置间距200的短支座筋,与通长面筋相间支配;别的楼板可按普通楼板进行设计。

7.10.2 临近卫生间的转换梁剪力墙其梁墙边进入卫生间的宽度宜≤300,以避开坐便器的排污管,卫生间应做沉箱。

7.11 剪力墙

7.11.1 构造支配应只管即便避免利用短肢剪力墙,可考虑多利用截面高度与宽度之比为8的普通剪力墙,剪力墙轴压比只管即便与规范限值靠近。

7.11.2 对付十字形剪力墙,可按两片墙分别在端部设置约束边缘构件;折半线形支配的抗震墙节点,其约束边缘构件宜采取Z字形截面,不宜再二端露头;当二暗柱之间的间隔≤200时,宜合二为一。

7.11.3 剪力墙边缘构件纵筋直径除打算配筋所需外、布局边缘构件非加强部位箍筋按照下列原则配置:

建筑层数

边缘构件纵筋直径

布局边缘构件箍筋

9~11

竖向分段

根本或转换层以上三层

转换层以上四∼六层

别的

非加强部位

纵筋直径

≤φ14

角筋≤φ14

别的φ12

φ12

φ8-200

12~19

竖向分段

根本或转换层以上三层

转换层以上四∼顶层

非加强部位

纵筋直径

≤φ14

角筋≤φ14

别的φ12

φ8-200

20~25

(H<80m)

竖向分段

根本或转换层以上三层

转换层以上四∼六层

别的

非加强部位

纵筋直径

≤φ16

≤φ14

角筋≤φ14

别的φ12

φ8-200

26~32

竖向分段

根本或转换层以上六层

转换层以上七∼十二层

转换层以上十三∼十八层

别的

非加强部位

纵筋直径

≤φ16

角筋≤φ16

别的≤φ14

≤φ14

角筋≤φ14别的φ12

φ8-150

1、边缘构件纵筋间距≤200。

2、当26层的总建筑高度(H<80m),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为三级时,布局边缘构件箍筋非加强部位用φ8-200。

3、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的箍筋按《高层建筑混凝土构造技能规程》表7.2.16打算配筋。
三、四抗震等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布局边缘构件箍筋按配箍特色值0.1打算配筋。

4、表中非加强部位指除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外的构造层。

7.12 剪力墙水平钢筋按打算配置,墙身厚度为200时一样平常情形下配ф8@200

7.2.20墙身厚度为200时,剪力墙竖向分布筋一样平常情形下按下列原则配置:

建筑层数

剪力墙竖向分布筋

9~19

竖向分段

1层

2层~ 加强层上一层

别的层

竖向分布筋

φ12-200

φ10-200

φ8-200

20~25

(H<80m)

竖向分段

1层

2层~6层

别的层

竖向分布筋

φ12-200

φ10-200

φ8-200

26~32

竖向分段

1层

2层~10层

别的层

竖向分布筋

φ12-200

φ10-200

φ8-200

注:1、当剪力墙侧向无另一方向剪力墙支撑的净长度≥2.5米时,为了避免纵筋侧斜,剪力墙竖向分布筋用ф10@200。

8 南方地区楼层构造设计哀求

8.1 上海地区现浇楼屋面板的做法应符合上海市《掌握住宅工程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痕的技能导则》的规定,结合构造打算合理配置钢筋。
楼层构造的别的做法可参考下述广东地区设计哀求的干系内容。

8.2 首层用作住宅时,原则上应设构造层。

8.3 电梯底坑:底板厚300,壁厚200;底板配筋按电梯公司土建提资图中供应的荷载进行打算,底坑侧壁配筋统一为竖筋Φ12@200,水平筋ф10@200。

8.4 剪力墙上电梯按钮预留洞边应支配暗柱纵筋,洞口两边不必另设加强筋,暗柱箍筋在洞口两侧各自形成闭合箍。

8.5 梁高为750或850的飘窗台半反梁,其布局腰筋可为2Φ12;腹板高度≥450的梁布局腰筋按0.1%bhw配置,如梁腹板截面为200×450~550及250×450时配2Φ12,200×600~700及250×500~600时配4ф10,250×600~900时配4Φ12。

8.6 悬臂梁面筋按打算配筋放大1.2倍进行配置,当悬臂长度≤2米时取低值。
悬臂梁面在打算弯矩浸染下的裂痕宽度≤0.2mm。

8.7 管道穿梁时,管道边距支座边间隔≥200,管道之间净距≥200。

8.8 厅和房间构造板面标高比建筑完成面低35mm,厨房与厅和房间的构造板面标高相同,电梯前室比厅和房间的构造板面标高低20mm。

8.9 对付有密集设备管线暗埋的楼板,如电梯前室、入户玄关等处,板厚适当增加,厚度取120~140,板面筋双向通长。

8.10 板简支边配布局面筋,一样平常情形下配ф8@200,但须担保不小于板跨中相应方向受力纵筋面积的三分之一,如跨中受力纵筋为ф10@100时,布局面筋须配ф8@180。

8.11 板面筋严格按打算值进行配置,当相邻两跨板的跨度或荷载相差较大时,个中央支座两边的负弯矩打算值应进行弯矩平衡后再配筋,并相应调度跨中底筋;板面筋长度应按大跨度板的1/4短跨长度选取。
考虑施工成分,为了提高板的抗裂能力,板底筋按打算配筋放大1.2倍进行配置,当板底筋按布局配置时不必放大。

8.12 建筑物的阳角部位及打算跨度≥3.9米时板的四角在板打算跨度1/3范围内支座面筋的间距双向加密至100。
若该范围内板支座受力面筋间距为200,则配附加面筋ф8@200,与支座受力面筋相间支配;若该范围内板支座受力面筋间距≤150,则直接将间距加密至100。
加密范围内支座面筋出梁边的长度为板短向净跨度的1/3。

8.13 异形板阳角处应设斜向面筋,直径、间距按打算确定;当异形板有两个相对的阳角时,两阳角间配置布局板带筋。

8.14 飘窗台的窗台板厚度为80mm,受力面筋ф8@120;窗眉板厚度为80mm, 受力面筋ф8@150;分布筋均为ф6@200。
飘窗台侧板采取80厚钢筋砼墙,竖筋ф8@150,锚入窗台、窗眉板内La,水平筋ф6@200,当侧板与剪力墙相连时,水平筋锚入剪力墙内La。

8.15 高层建筑天面构造可减少次梁支配,天面板厚度≥120(除打算所需外,一样平常取120mm),板面设ф8@200双向通长面筋,支座弯矩不知足处另配置间距200的短支座筋,与通长面筋相间支配。

8.16 板跨较小的公共建筑天面板,板厚可取100,若对应此板厚配ф8@180能知足大部分板的支座弯矩,则双向通长面筋取ф8@180,上述板支座不必另设附加短支座筋,支座弯矩不知足处另配置间距180的短支座筋,与通长面筋相间支配。

8.17 天面板砼中加掺聚丙稀抗裂纤维以提高其自防水能力,并在施工图中注明。

8.18 框架梁当跨度≤4.0m时贯通筋的钢筋直径同支座面筋,当跨度〉4.0m时在知足有关设计规范哀求的条件下,用小直径钢筋与支座面筋焊接或搭接。

8.19 与剪力墙或楼面主梁在平面外方向相交的楼面次梁,其端支座处宜按铰接。
楼面次梁无延性哀求,打算不须要时不应设箍筋加密区,跨中上铁可采取架立筋。

8.20 地梁端部箍筋不用加密。

8.21 楼梯的配筋跨中可按qL2/10, 支座可按qL2/15打算。

9 其它干系哀求:

9.1 砌体房屋抗震打算采取底部剪力法打算水平地震浸染,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取最大值αmax,与设计地震分组、园地种别无关。

9.2 对付砌体构造,提高块体强度等级对墙体抗剪承载力没有帮助。

9.3 室内首层地面的回填,根据实际工程情形可采纳以下加固方法:

(1) 回填砂、石等低粘聚力大粒径材料时,不另行加固。

(2) 当回填土厚≤500时,不另行加固。

(3) 当回填土厚>500且≤2000时,地面短跨小于3000的,在建筑地面做法的砼垫层底部放置φ6@200双向钢筋网片,网片应锚入或搁置在周边构造上;地面短跨≥3000的,除按上述哀求增加钢筋网片外,在垫层底部增设地垄墙,地垄墙与周边构造形成的网格短边边长不大于3000。
地垄墙做法由设计单位出具,地垄墙材料宜采取砌体,与上部的砼垫层的支承关系应有担保。

(4) 回填土厚>2000时,采取预制钢筋砼或现浇钢筋砼地面。

9.4 钢筋砼板中预埋PVC等非金属管时,沿管线贴板底(板底主筋外侧)放置300宽φ1.0×10×10钢丝网片。
(本条不适用于上海地区)

9.5 与砼墙、柱相连的墙垛尺寸≤120×120或某一边长小于120时,采取现浇砼墙垛。

9.6 卫生间管井侧墙应设置现浇砼泛水;沉厕管井侧墙在沉箱及泛水高度范围内采取现浇砼泛水,泛水高度如建筑无特定哀求的,按200高。
详细做法见附图二。

9.7 出屋面的管道、井、烟道周边应同屋面构造一起整浇一道钢筋混凝土防水反沿,标高定于最高完成面以上250mm。

9.8 当砌体女儿墙能知足建筑立面造型的哀求时,屋顶女儿墙应只管即便采取砌体砌筑。
哀求女儿墙下部做350mm高的钢筋砼挡水,顶部设钢筋砼压顶;并沿女儿墙在其转角部位及每间隔3m旁边设置钢筋砼布局柱,布局柱纵筋下锚入屋面板内,上锚入钢筋砼压顶内;布局柱与砌体女儿墙应可靠拉结。

9.9 室外踏步、花台等建筑室外配件设计时应考虑其地基及根本做法。

9.10 南方地区补充下列做法哀求:

(1) 客厅及卧房隔墙上框架梁做法见附图,即担保客厅内隐梁隐柱,卧房内隐柱。

(2) 卫生间四周梁企口做法见下页附图一。

(3) 楼层电梯层门及召唤器构造预留洞详见附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