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分享者:
天琦同学
本科:
华中科技大学 风景园林(五年制)
GPA:84.1
准备就读院校:
米兰理工大学
Digital and Interaction Design
部分OFFER:
米兰理工大学,Digital and Interaction Design
伦敦艺术大学,User Experience Engineering Mcs
格拉斯哥艺术学院, DESIGN INNOVATION & INTERACTION DESIGN
金史密斯大学,User Experience Design MSc
南安普顿大学,Communication Design (MA)-3000英镑奖学金
圣安德鲁斯大学,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MSc)
事情经历:
8个月全职景不雅观设计师
现在互联网交互设计岗演习中,base深圳南山,欢迎来找我玩~
01-关于申请
1.1 第三次申请硕士留学
我大概在大一就决定要出国留学读研,那时候还是景不雅观设计系的学生,方案留学并没有明确的情由,只是以为本科毕业后读研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情,父母也支持我出国。18年毕业后由于不满意第一次申请的结果,以是选择gap year再次申请景不雅观硕士。19年得到了20春季入学的offer,却惊惶失措遭遇了20春季的疫情。
不愿意和网课妥协的我在家里盼了半年天下和平,终极选择退学求职,到深圳入职了小而美的景不雅观设计公司。20年的秋季,我开始考虑转行,并在21年辞去了景不雅观设计师的全职事情开始准备一次全新的留学申请。
从景不雅观到交互,留学读研对我来说不再是为了“学习热爱的专业、体验异国的生活”,而是一条得到互联网行业入场券的最优路径。对付0互联网履历0交互背景的我来说,与其通过短期培训做一个作品集“硬转”,留学意味着短期韶光得到系统的设计演习、名校背景和校朋侪脉以及应届毕业生身份。
虽然专业变了,但过去两年申请留学的实战履历让我对自己能力所及的东西和须要前辈供应帮助的部分有了更清晰的理解。考虑到我对交互方向的匮乏认知、边事情边申请(最初操持)的有限精力、转专业申请的难度,我险些是在决定转行申请的那一刻同时决定了要找靠谱的“古人”带路。
这个阶段我花了大量韶光和各种学长学姐、机构中介谈天咨询,见告他们我的背景和需求、得到有针对性的反馈。他们的答案可能会带着各自不同的态度和履历,但通过多方信息汇总,终极我脑海里的信息架构会趋于客不雅观和稳定。
选择WD是由于在前期和祥哥 、楚月老师、雪桥老师沟通的时候,我强烈地觉得到自己是被当作一个有经历、有想法的个体对待,而不是被视为留学生产线上可复制的又一个产品。最初我对交互设计和交互留学完备没有理解,却带着强烈的求职诉求并且希望自己的景不雅观设计背景能够以得当的办法发挥浸染。老师们向我推举了半DIY的留学申请方案,让我节制着充足的自主权的同时,又在她们的帮助下坚持着一个精确的方向和节奏,给我的天马行空和年夜志壮志一个托底的保障。
2.1 转行事情党的申请材料
文书事情之后再次准备申请,我创造了一些专属事情党的申请福利:首先是被迫规律的作息韶光,以及随着把稳力分散被减缓的压力。赌气想着“如果雅思都考不出来、那还转什么行呢?!
”
我在全职事情状态下花了3个月的韶光考出了须要的雅思成绩。备考期间的日常是每天早上6点起床,事情时则尽全力提高效率、争取早放工。步辇儿高下班的15分钟路程成了我清空大脑、调节感情的缓冲区,虽然也有在大街上戴着口罩默默堕泪的情节涌现,但这种不把学习的压力带到事情里、也不让事情的烦恼影响宝贵的学习韶光的原则,反而帮我减少了很多胡思乱想和感情失落控带来的内耗。
非常感谢我就职事情室的创始人之一给我写了一封推举信,别的不说,看老板夸自己真的令人愉快地在心里放鞭炮。信中他对我的协同互助能力以及对设计的激情亲切做出了肯定,这是无论在哪个设计领域都非常主要的特质。
lanni老师带我修正了数轮的动机信
作品集
全体作品集一共有5个项目,分别是针对职场女性的app、在图书馆里利用的智能交互设备、让人在睡觉时也事情的交互装置、创造出亲密社友谊况的互动灯具,以及翻新自我本科城市设计项目的城中村落做事设计。虽然大部分都是标准的交互项目,但是我的空间设计思维和能力从选题、剖析的过程中得以表示。
楚月老师带我做第一个项目时的目的很明确,一方面带初入门的我完全理解交互设计的流程,另一方面让我未来求职时有软件交互项目可与口试官分享。在我今年春季演习口试交互设计岗位的过程中,我都会选择用这个项目作为切入点。FORWARD WITH HER以女性这一弱势群体为关注点,从自身出发,我在转行和提升自我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职场女性的帮助,也感想熏染到了我们所面临的分外困境。通过搭建线上软件平台和线下的互换做事系统,为碰着困境的职场女性供应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更多的可能。
在第二个项目Let the Book “Talk"是天津实战营的翻新项目。我们从“以物为中央的设计”角度出发设计了一张卡,它能放大“书的声音”来吸引读者的与书产生互换。本色上,卡片所传达的“书的声音”来自于它背后的读者群体。在新的读者被吸引阅读这本书之后,她的反馈也将会通过书和装置通报给下一个读者。这个项目通过创造书和人的互换,实现了读者与读者之间、群体和个人之间的相互吸引和对话。
第三个项目“Dream Pillow”用批驳的思维对职场加班征象进行谈论。加班事情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办法,这已经成为成本、员工和社会的共识。为了得到更大的利益,成本家开始利用模糊生活和事情边界的办法来变相剥夺员工的生活韶光。“Dream Pillow”便是这种趋势的一个具象化表示。员工时候戴着“枕头”事情,彷佛是被许可随时睡觉安歇,但实际上这个“枕头”时候网络着事情环境的信息,在员工安歇的时候播放出来让他们纵然在睡觉时也处于事情的状态。希望通过佩戴这个令人不适的风趣装置,引发人们对付过度事情的思考。
在项目LECO中,我以亲密社交这个需求需求为出发点,剖析了亲密社交空间的构成条件和现实空间的限定成分。为了能让设计方案适用于不同场景和用户,我设计了一个形状像树的灯以及一系列交互游戏。灯光营造的空间勾引玩家并温和地隔离出一个亲密社交的空间,同时勾引玩家协作游戏,进一步给社交创造契机。
做事设计项目Growing with City源自于我大四的城市设计学术项目,目的是对风光村落——一个被城市包围的村落庄进行改建。建立在本科课程项目的大量研究成果之上,通过对利益干系群体的需求和村落庄的客不雅观环境条件剖析,我提出了一个符合村落民居住习气和经济状况的微改造方案。
2.3 没什么纠结的选校
理性角度出发,我的择校环绕毕业后求职展开。课程落地性、学校有名度(就业认可度)、留学本钱是我优先考量的成分。同时我担心一年的学制和入学即秋招的情形没有办法让我在求职时做好充足的准备,从而错过宝贵的应届求职机会。
以是在选校上,我并没有经历太多纠结,也没有终于下定决心的隆重时候。米兰理工的设计学科在QS天下设计排名第五,虽然学校偏科严重综排欠佳,但找事情够用,在海内设计行业也有较高的校友影响力。同时米理相对较低的学费和生活本钱也能省下一笔留学预算,退可攒下钱来抵御风险,进可环游欧洲感想熏染天下,美滋滋!
但实际上上面那些剖析都是我做完决定后的合理化情由哈哈哈,我一贯走的“小问题努力理智剖析,重大选择靠觉得决定”的路线。感性地说当看到米理第三次亮了我的绿灯,脑筋里只有一个想法“天意吧!
”。兜兜转转这么多年,或许命中注定我便是要去米理、要去意大利。对“意大利到底有什么在等着我?”的好奇心压过了统统上风劣势的条件梳理。拧巴了这些年,从景不雅观遗产到可持续建筑与景不雅观,再到数字与交互设计,可能我终于找到了和米理相处的最佳办法,终于可以不带任何顾虑、饱含期待地去和这位老友见面。
02-关于转行
2.1 交互设计是目前的最好选择
我依然想留在设计行业,设计在我看来是用美好的办法和严密的逻辑办理问题,这个过程的每一环对我来说都有巨大的吸引力。从空间体验设计(景不雅观建筑设计)到用户体验设计,改变的是承载办理方案的办法,不变的是创造、剖析到办理需求和痛点的思维能力,以及评价设计方案质量的“品味”。虽说转行,但我一贯积累的设计履历依然能发挥很大的浸染。
同时我梦想进入到一个更前沿、更轻量的设计领域,出发点当然是为了更高的报酬。我喜好深圳、成都这样的大城市,但能享受大城市的文化娱乐美食资源才是真的生活在这里,而不是住在大城市里吃便利店。收入水平也是work life balance很主要的部分。
但没有一个行业可以永久站在风口上,我没有走一步看十步的远见,只能让目前的选择尽可能地给未来的自己供应更多机会。交互设计背景的就业方向涵盖互联网、游戏、转型制造业(车企)、咨询公司和交互艺术设计事情室等,岗位选择包括UE、UI这类体验设计方向,也可以考试测验产品经理、用户研究等干系岗位。没有明确的目标也就不受任何限定,无论往后想法又有了若何的转变,对付目前的我来说交互设计都是最佳选择。
我也有信心可以在新的领域快速节制技能、适应学习和事情环境,这种信心来自于最近几年源源不断的正面反馈。毕业之后更加明显地觉得到每个人都是被作为个体进行评价的,而我非常幸运地总是碰着给予我肯定的同学、老师和同事。以前总认为自己是个慢热的人,但通过几段事情、演习、参加studio的短期经历,让我创造我也可以在短期内迅速地学习、上手、并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种在不断实践中累积起来的底气让我在面对新领域时少了担忧和顾虑,由于我发自内心地相信“只要我想做到,我就可以做到。”
不知道说啥了给大家演出个才艺——换头像
2.2 转行带来了什么
在以交互设计师or体验设计师的身份得到一份全职事情以前,我都不认为我真的转行成功了(非常严谨)。转行是个漫长的过程。在这过程中,迷茫和焦虑的时候更多了。逐日难免三省吾生:我可以做到吗?我能做好吗?未来真的会跟我想象的一样吗?在建筑行业可以相对清晰地看到每个岗位未来发展的大致方向,3年助理5年建筑师、考证、升职称等等,但最海内互联网行业最年长的交互设计师或许还没有40岁。
在互联网野蛮成长的这些年里,大家半路出家各显神通,每个人的经历都独一无二,这些值得借鉴又难以借鉴的经历会给人一种各处都是路、怎么走都可以通向成功的错觉。但同时互联网行业对低年事的追求又逼着人只能有一次机会选一条路走,由于不能摧残浪费蹂躏韶光、不能蹉跎变老。在这个体系标准之中,27岁的我已然【不再年轻】
年事焦虑大概是世上最无解的焦虑之一,躲避不可耻且很有用。
把把稳力从”我可能会得到什么“转移到”我已经得到了什么“上,转行让我看到了更大的天下和更多的选择。不仅仅是多学了几个软件、多了几个能投简历的公司,而是在转行过程中逐渐去理解建筑行业之外的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统统。和建筑大类的同学谈天,创造我们都曾经把自己的所有韶光和精力投入本专业,骄傲于精细的插画风效果图和为了大作业通宵熬夜的经历,对就业情形和其它行业完备不理解、不关心、不在意,直到进入社会后经历一轮轮“这和我想象中不一样”的暴击,想改变但却创造自己毫无准备、无从下手,只能自嘲说“选择比努力更主要”。
但实际上努力肯定没有错,我们或许只是该当在努力的过程中多抬开始来喘两口气,多管管别人的“闲事”。无论是否转行跳槽,保持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和敏感度,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碰着或许改变人生的机会。
纯挚从事情流程上来说,交互设计和景不雅观设计最大的差异在于重思考、轻产出。不须要繁芜精细的建模、渲染和后期呈现,意味着交互设计师可以分配更多的精力和韶光用于头脑风暴、逻辑梳理、测试迭代和睡觉摸鱼。
同时,无论在什么行业,设计都是一个须要多方沟通和妥协的角色,跟传统建筑行业比较,交互设计师和甲方(产品经理)、施工团队(开拓)的间隔被拉近、地位被拉平(但不是完备平,取决于所在团队),决策细节的一些缘故原由也不再那么“致命”。终极导致的事情状态是,和同事谈论方案(俗称开会)的韶光远多于自己默默画图琢磨方案的韶光,在这个过程中被推动着保持一种大脑高速运转思考的状态,快速反应和输出。
第一天在演习工位拍的照片(现在已经不坐这个位置啦~)
03-关于GAP YEAR
我始终相信只要经历了,就不是摧残浪费蹂躏韶光,每件事情的意义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溘然涌现。(虽然hr可能不这么认为哈哈哈)
经历过本科毕业时犹豫满志的主动选择gap year,到疫情期间茫然焦虑地被迫进入gap year,再到决心转行时决一死战开始gap year。4年的韶光里,能写入简历的只有两段4个月的演习和一段8个月的全职事情经历,但所有经历带来的积累和发展让我以为这四年的每一天都过得很故意义。这些隐形的收成在我转专业申请的这一年里表示出了代价,彷佛是一贯在为了这次奋战默默准备,连我自己都忍不住会惊喜道“哇原来我这么厉害了!
”
感想熏染最深的是我的感情管理、抗压能力变得很强,这让我在一轮又一轮的申请截止日期之前又高效又淡定。最紧迫的便是赶米理的第一轮申请截止,之前三四个月磨不完一个项目的我竟然在半个月肝出了两个项目,加上两位靠谱又淡定的黄老师的紧密合营,让我每天都能输出一堆新图纸,有效抑制睡前焦虑。全身心投入产出和安歇的结合,纵然每天只睡4、5个小时也能保持精神和心情的亢奋。
我也不后悔曾经选择了景不雅观设计,特殊是当我创造学设计是在一直增加我欣赏这个天下的新视角。我不再是一个景不雅观设计师,但不妨碍我看得懂好的景不雅观和建筑设计;我还是交互设计的初学者,但已经意识到自己开始关注日常生活中好的交互设计细节。
同样,学习拍照、画画和钢琴让我更加理解这些艺术作品的美妙,作为一个快乐的欣赏者,我心满意足并且期待理解其它新的事物。
回顾本科毕业后的这四年,每一年都是当下人生最快乐的一年。超酷的事情是我去了很多城市、认识了很多朋友,经历了杭州的夏,上海、成都、深圳的秋冬,花韶光住上几个月感想熏染长居在这个城市的生活。也很幸运没有错过家乡昆明的春天,能陪伴家人谈天用饭逛公园、度过主要的节日,也是终年夜后难得的体验。
爸妈和我,和6月的西安城墙
所有的感激
利用本日过生日的特权向大家炫耀一下我有多幸福多幸运。也是借WD的平台用一个比较正式、又不那么矫情的办法感谢一贯以来支持我、帮助我的所有人。
感谢的C位一定属于我的妈妈,对付我这个不安分总走“岔路”的女儿,她一贯支持我的决定、听我倒苦水说焦虑迷茫。当我拧巴纠结,她总能杀伐果断地帮我砍掉没必要的顾虑。现在的我对自己的统统都很满意,而妈妈是造就这统统的人。
感谢爸爸、爷爷奶奶以及其他家人,他们一贯都支持着我,纵然没搞明白我到底整天在折腾啥。他们总是关心我吃没吃上好吃的、睡没睡饱、最近有没有买到喜好的鲜花,却从来不催我恋爱结婚、赚大钱或是回报什么。奶奶挑的金边叶子的蝴蝶兰小花陪我熬了无数个夜,拥有这样一个可爱的大家庭是我的幸运。
欢迎来参不雅观我的书桌~
感谢WD事情室和我并肩战斗的几位老师。楚月老师是我转行的领路人,更是我全体申请的“定海神针”,从申请定位、韶光安排、网申,到两个项目从脑爆选题和图纸输出,只要她说“可以”,我就能瞬间安心。
带我写文书的Lanni老师已经在我申请之后迅速变成了我的好朋友Lanni!
她用强大的耐心和任务感带着我一轮又一轮修正文书,发高烧也扛着帮我推进进度。查到米理绿灯时第一韶光跟她分享,觉得她比我自己还愉快~
网友祥哥像个永久在线的全能小助手,超有耐心,无论是生理焦虑还是申叨教题,没有什么是和祥哥聊一通办理不了的~
雪桥老师不仅帮我hold住了全体作品集的走向,更在我申请的末了阶段展现出了惊人的神奇力量,面对我申请近20个项目的排版难题,她用高行动力和丰富履历快速给出了最优的调度思路。
嘉慈老师真的替我操了不少心,又要担保我作品集的质量又担心我熬通宵的身体。实战营时的逐日小申报请示,到后来数不清多少次的反复谈论,她带出了我作品集里分量最重的项目,也见证了我进步最快的一段期间。
黄镜源老师,缓慢的语速,高信息量的输出,每次随着他花2小时捋完思路,我都须要韶光一个人悄悄。韶光不长但是他带我做出了作品集里最喜好的项目之一,直到本日都会感慨“天啊这么酷居然是我做的!
”
婉璐老师是亲切的小姐姐,她的鼓励让我做出了一个温顺的项目。
感谢陪我在5年雅思3年作品集的漫漫申请路上艰巨跋涉的猩猩、依芸学妹、小白和六总,作为国家传播焦虑一级运动员,他们是我感情上头时第一波炮轰工具。这几年间我们之中有人返国结婚,有人事情又回归校园。总是被新顶到最上的谈天内容,是换了手机内存不敷也一定要备份的废话连篇。纵然很多时候并没有及时回答,但是无论何时,我知道他们都在。
感谢并肩同行战友的茜雅,两个人分别从中国的西南和东北偶遇在天津,但却能像认识了几十年的老朋友一样那么合拍。我永久会记得一起走过凌晨三点的立交桥下,也会记得通宵之后顶着狂风暴雨去海底捞做美甲。不知道未来我们的路会往哪里走,但我非常期待能和她连续疯出新的回顾。
感谢我的老师赵老师和前老板Brandon,他们给我的帮助不但是一封推举信那么大略。在我还是他们的学生和员工的期间,他们给我了很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设计想法、去考试测验哪怕可能会犯错。感谢他们对付我转行的支持和理解,纵然我离开了景不雅观行业,他们对我的影响也会一贯推动着我。
一年前的本日,我和家人一起庆祝完26岁生日,整顿行李第一次走进了WD杭州事情室。
一年后的本日,我又回到了喜好的深圳,以一个交互设计演习生的身份。
写脱稿子的此刻,韶光跨过0点,27岁的大冒险开始了,这一定又是充满惊喜的一年。虽然我还是有很多焦虑和迷茫,但我已能用更从容的心态接管它们便是我生命里的常态。未来也势必还会有不快意和不知足,但我也有信心只要想做,就一定有所收成。
“随便我,变成了自己、放过了自己,想要去哪里、便去了哪里,识破了风景、沦为了风景,都可以。“
都可以。
本文由WELLDESIGN独家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