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哪些地产岗位还在持续招人吗?最近两年,随着地产行业持续下行,以及新拿地比例锐减,房企普遍采纳缩编、裁员策略“过冬”,即便是国央企,这两年招聘需求都有明显减少。不过也有猎头指出,现在招聘市场,两极分解征象非常严重:一是企业分解。虽然地产行业整体人才需求持续萎缩,很多民营房企早在两年前就采纳“只出不进”策略,但以华发股份、华润置地、越秀地产为代表的国央企,绿城中国为代表的稠浊制企业,以及龙湖集团为代表的优质民企,这两年并未放慢发展脚步,对付精良人才的需求依然兴旺。二是岗位分解。随着拿地锐减和业务紧缩,房企对付投拓、开拓报建、人力、财务等人才的需求涌现饱和,目前需求相对较大的岗位,紧张集中在营销、设计等岗位。
当然,即便有岗位开释,也远远知足不了目前弘大的求职需求。僧多粥少的情形下,也拉高了房企对这些候选人的哀求。比如哀求985、211名校毕业、同时要有万科、龙湖等头部房企事情履历,且跳槽频率不能太高,5年2段或者10年3段险些是硬性标准,稳定性要强。
最近两年,得益于国央企以及优质民企还在持续拿地,以是带来了一定的人才需求。不过,从房企开释出来的招聘岗位来看,两级分解征象十分严重:一是投拓、开拓报建等岗位已经严重饱和,很少有岗位放出。
二是产品、营销、工程等岗位还在持续招人,乃至不乏中高层职位。
第一大类:营销类岗位。
作为终端输出和利润获取的末了闭环,无论是楼市上行期还是下行期,营销人才都很吃喷鼻香。
不过,和前几年的招聘不同,今年房企招聘营销人才,有两个侧重。
一是侧重招聘豪宅营销人才。这两年,虽说刚需市场下行明显,但豪宅市场依然坚挺。据克而瑞统计,2023年,北上广州等10个核心城市总价1000万元以上新居合计成交5.3万套,同比增长2%。2024年上半年,重点61个城市总价3000万元以上高端住宅成交了2264套,较去年同期增加了78%。总价5000万元以上高端住宅成交了401套,相较于去年同期也增长了1.2倍。于是,这两年房企纷纭发力改进产品,对付豪宅营销人才的需求,自然也是高居不下。比如华润置地招聘项目营销卖力人,月薪在25-45k之间,就哀求求职者必须操盘过豪宅项目,在大型房企事情3年及以上优先考虑。福建某房企招聘营销总监,月薪在50-60k之间,哀求求职者要有千万豪宅营销履历或高奢公司营销管理履历,例如高端珠宝、游艇、红酒会、家族办公室等。合生创展一次性发布项目营销总监、 策划总监、发卖总监等多个职位,均哀求求职者有广州豪宅市场履历,有高净值客户或渠道资源优先。二是侧重招聘线上营销人才。
最近两年,越来越多房企开始转战“线上营销”。VR看房、数字楼盘等产品的运用,不仅丰富了房企原有的发卖办法,也催生了线上营销人才的需求。比如中海某城市公司招聘数字营销岗,月薪在15-25k之间,不仅要对数据变革敏捷度高,还要熟习创新营销业务及营销工具,理解新媒体(抖音、微信视频号,微信"大众年夜众号、小红书等)推广方法。
华润置地招聘的线上营销岗,月薪在18-25k之间,不仅要对线上营销获客的通道和策略、团队管理有个人见地判断,还要认同华润企业文化。
第二大类:产品设计岗位。
最近两年,随着改进需求成为市场主流,客户对产品的哀求越来越苛刻,由此也催生了房企对产品研发设计人才的急迫需求。
比如某地方国企,两年旁边韶光已先后招入一二十位产品设计高管,他们很多都来自华润置地、中海、万科、龙湖等头部房企。
其余一家地方国企,最近两年也由于从外部招了许多产品设计高管,尤其偏爱龙湖和万科这两家,使得产品力进步迅猛。
和招聘营销人才不同,房企对付产品设计人才的招聘策略更为聚焦。第一,基本只关注TOP20标杆房企,龙湖万科优先考虑,设计院出身是加分项。不得不说,龙湖、万科等早期标杆民企出身的产品设计人才,依然还是受到市场热捧,属于国央企+民企通杀的典范。比如绿城中国某区域招聘设计岗,月薪在15-23k之间,就明确哀求求职者要有TOP20标杆房企事情履历,设计院和地产双重经历优先。越秀地产、中铁建等房企招聘产品设计人才,也都哀求求职者要有标杆房企事情履历。第二,有豪宅履历以及懂得改进客群审美的产品设计人才,更吃喷鼻香。和房企招聘豪宅营销人才类似,随着改进需求成为市场主流,房企在招聘产品设计人才的时候,也更方向于有豪宅项目履历的,毕竟他们更懂改进人群的审美喜好。比如越秀地产某地方公司招聘设计岗,月薪在20-30k之间,除了哀求求职者有标杆房企履历,有上海当地/豪宅项目履历会优先考虑。中海地产某地方公司招聘设计经理,月薪在13-25k之间,除了哀求求职者要对国内外建筑设计趋势抱有激情亲切及洞察力,有单价15万/平米以上豪宅设计履历者会优先考虑。四川某大型房企招聘设计经理,月薪在16-25k之间,就明确哀求需具有主城区高端盘、豪宅项目履历,无履历勿投。
当然,从全体行业来看,持续缩编裁员才是房地产的现实写照。据可研智库测算,2023年,中国地产开拓从业职员规模在160万旁边,相较2021年的峰值210万,流出了近50万人,占比近1/4。也便是说,短短两年韶光,每4个地产人,就有1个离开。那么,留守下来的地产人,该如何应对呢。明源君有三个建议:第一,不要频繁跳槽,国央企很看重稳定性。过去市场好的时候,高流动性是房地产行业的标签之一。要么是另一家房企开出了更高薪水,要么是许诺了更高职位。但今时不同昔日,随着行业持续下行,每家房企都十分看重用人本钱,以是会更看重求职者的稳定性。比如万科招聘片区营销卖力人,除了哀求对方具备多类型项目完全操盘履历,以及组织视角和团队影响力,还必须履历稳定。一位猎头就提到,很多央企在看简历的时候,除了关注求职者的年事、学历以及过往公司背景,还很把稳看对方事情的稳定性,比如5年3跳,或者3年2跳的人,口试基本不会通过。5年2段,10年3段,险些是硬性标准。第二,“一岗多能”成为普遍需求,地产人要努力让自己越来越复合。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管理红利时期,通过一岗多能、一人多岗来进行人效提升,成为房企的主要议题。
比如传统运营岗位更趋向于对全体项目操持的安排,但现在哀求全体运营卖力人要站在公司财务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倒推全体经营过程、各个环节的操持与安排。同时,也要与信息化、数字化进行紧密结合。同样,随着销拓一体化模式的遍及,没有拓客能力的置业顾问无疑会被优先淘汰,能外出拓客,也能在案场成单,还懂得线上营销的置业顾问会更吃喷鼻香。楼盘线上营销中央,点击理解第三,尽快去考职称,国央企很认。面对当前外部环境和房地产现状,相对稳定的国央企,成为地产人优先选择的避风港。当然,明源君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以前很多人对国央企的固化印象是事情不忙,效率低下,舒适安稳,压力很小,但现在的国央企,在内卷上丝毫不输民企。除了卷PPT、卷检讨、卷流程,还要卷党建、卷学历、卷证书。有人说,国央企不卷只是入职时的表象,后面公司会成倍还给你。但不管怎么说,如果有国央企的口试机会,求职者一定要捉住,毕竟稳定大于统统。其余还有个小提醒,如果想要入职国央企,可以先去考个职称,在国央企的认可度很高,尤其是工程人。比如中铁建招聘机电工程师、越秀地产招聘机电经理,中海地产招聘工程经理,都提到具备中级职称以上会优先考虑。
点击下图,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