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渔村落——下崖村落
下崖村落坐落于明永镇北端,位于新老312国道交界处,间隔甘州区10公里,东临夹河村落,南靠张掖市云鹏工贸有限任务公司(原张掖糖厂),西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黑水国北城遗址,北与西大湖生态区相连。区域湿地面积358.9公顷,沼草丰美、飞禽云集、沼泽各处、千泉汇流、水系蜿蜒,阵势由南向北倾斜,植被类型丰富,地下水位较高,均匀海拔1444米,湿地生态系统总体保存良好,生态演替过程完全,是甘州区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也是唯一一片未开拓的“原生态”湿地。该村落是全镇一、二、三产领悟发展的核心示范区,新老国道312线交汇于此,即是甘临一体化通道的主要节点,也是展示古镇明永的主要窗口。
西大湖水乡渔村落培植项目整社拆除下崖村落四社原有老旧房屋38院,新建集中连片房屋27院,并配套道路、水系、鱼塘等公共举动步伐。在样式上结合张掖古民居风格的缓坡圆顶屋面和中式灰瓦错层构造,单户建筑面积80平方米,在建筑过程中采纳两户一体的设计办法,两户共用一堵墙,有效降落本钱和建筑能耗。在院落设计方面,在确保每户336平方米的宅基地的根本上,因时制宜形成宽窄不同的院落格局。在水乡渔村落的整体景不雅观打造上,将老旧房屋拆除同庭院美化相结合,清洁村落落创建同生态宜居和谐镇创建相结合,鱼家当造就同乡村落旅游相结合,培植鱼塘梳理水系,形成整体构造严整,局部风格互异、桥街相连、依河筑屋、绿影婆娑的水乡渔村落景致。
西大湖湿地国家级AAA级旅游景区
西大湖湿地旅游景区位于张掖城区西北侧明永镇下崖村落,东接明永镇火桥河,南邻明永镇水乡渔村落,西依黑水国北城遗址,北靠乌江镇敬依村落。方案面积约16500亩,个中生态湿地面积约5383.5亩。景区突出“原生态、少干预、强保护、续文脉、低本钱、亲自然”的理念,优化湿地与“乡、渔、城、养、林”等周边区域的和谐共融。
西大湖湿地旅游景区利用西大湖生态资源,通过生态保护、景不雅观营造、无痕设计,实现野地变景地,景地变生态休闲胜地,营造一处集“湿地不雅观光、村落庄度假、户外休闲、遗址探秘、文化寻踪、浪漫体验、家当发展“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休闲区、文化引领生态驱动型村落庄振兴示范区。将与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北郊湿地、芦水湾、弱水湾、水云乡等生态湿地系统以及城市森林公园联合共建,终极形成:黑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国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示范区立足于西大湖湿地核心区的生态保护,根据湿地核心区外围的资源特点,通过“外环畅通、内环慢行”的交通串联,形成“湿地本身——生态湿地区、湿地与乡——村落庄田园区、湿地与渔——水产养殖区、湿地与城——北城遗址区、湿地与养——生态静养区、湿地与林——竹柳栽种区”六大功能区,发展三大核心项目,提炼六大主题景不雅观,构建“双环六区,三星六景”的空间格局。
虹鳟鱼养殖
基于明永镇下崖村落独特的地理上风,利用泉眼较多的水资源上风和3000多亩的湿地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和湿地生态旅游业,积极引进虹鳟鱼、金鳟鱼的养殖技能,成立了以养殖、餐饮、娱乐、旅游为一体的海峰农人养殖专业互助社,常年保持发卖虹鳟鱼、金鳟鱼5-6万斤,带动了全村落生态旅游和田舍乐的快速发展。
黑水国遗址
黑水国遗址,位于张掖市城西10公里处,黑河从其旁悄悄流过,是黑河流域中游创造的一处马厂晚期至四坝期间的聚落遗址,年代约为距今3600年—4100年。当地民众称之为“老甘州”或“黑水国”。黑水国因黑河而得名,也因黑河而盛衰。黑水国遗址很早以前是个很大的湖泊,后来逐渐干涸,形成了一块巨大的川地。千百年来,黑水国几经变革,早已泯没,只留下残垣断壁,神秘的传说给人们无尽遐思。
黑水国古城遗址分南北两城,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内建筑遗址密集,散存有大量汉代砖块。穿过坍塌附毁的城门,看到满目的残垣断壁与散落的瓷片汉砖,连同四周绵延起伏的沙丘,仿佛穿越了历史的光阴。幽暗中依稀听得刀俞的碰击声、市廛的叫卖声、茶楼的稳弦声和逃离古城时饥不择食的呼喊声。也仿佛看到了迢遥的汉唐,古城为丝绸之路上的商旅迎来了黎明,送走了夕阳。
黑水国遗址面积广阔,南北长15公里,东西长10公里,遗址内的汉代墓葬群面积就有4平方公里。大部分墓葬都已被沙尘埋没,偶尔露出地面的也早已被盗掘。想象中的城池该当是壮不雅观巍峨、充满气势的,纵然历经韶光的洗礼,由残垣断壁中依旧能看出它本来的面孔。然而,看到的黑水国,远远不如想象中雄壮,场面宁静得像一幅单调的画面。这是一座在遗迹粉饰下的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