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心山位于平阴县孝直镇的西湿口山村落,山之名因山顶的耶稣圣心堂而得。
走过圣心山牌坊,在耶稣圣心雕像旁碰着山顶教堂看门的一位大嫂,她得知我是从济南赶来就把山顶教堂大门的钥匙交给我,让我参不雅观完锁好门后把钥匙带下山来即可,这份如此朴实的信赖其实是令我冲动。

沿石阶路一起上行,登山道沿途立有一座座雕像,再现了耶稣亲背十字架受难的全体过程,被称为耶稣受难苦路十四处,看起来图文并茂,维妙维肖。

村庄西式教堂建筑设计 建筑法规

山顶,一座白墙赤色尖顶的哥特式大教堂赫然矗立面前,高大恢宏,穹窿的尖顶和艺术的浮雕精美绝伦,尽显他乡风情,这便是耶稣圣心堂,又称圣心山教堂。

进入教堂,让人有一种莫名的神圣和冲动,教堂内部轩敞开阔,对开的高窗和高大的穹顶,周边的墙壁上画满了大幅的精美的、光彩夺目的壁画,描述着一个个圣经故事,恍若进入了一座艺术的殿堂。

据记载,天主教最早传入我国的韶光是唐太宗贞不雅观九年,而传入平阴的韶光为明万历三十二年,也便是1604年,胡庄成为平阴第一个天主教徒聚居村落,1877年奥地利神甫梅泽民到胡庄任总铎,建立胡庄大教堂,形成以胡庄总堂为中央向周边扩散发展的数十个教区。

西湿口山村落实在是有两座大教堂的,除了圣心山上的耶稣圣心堂,村落中还高高矗立着一座天主堂,这彷佛让人弗成思议,在平阴县内一个看起来如此偏僻且不起眼的小山村落竟然隐蔽着如此两座与当地看似扞格难入的西方大教堂,而且这两座教堂在海内还都具有一定有名度。

村落落内一座大教堂,村落外山上一座大教堂,这种布局在平阴境内也是一大特色,胡庄如是,白云峪如是,西湿口山村落自然也如是了。

在圣心山山顶上俯瞰西湿口山村落时,看到的这座格外能干的西式尖顶教堂便是天主堂,它与山村落民居领悟在一起,独具特色。

青石墙身,欧式尖顶,红门圆窗,在村落里的土石构造的老屋以及砖瓦房簇拥下,这座带着他乡风情的教堂也多了几分中国村落庄的觉得。

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教堂,最早能追溯到1908年,办公区客房都是当年的建筑

西湿口山村落看起来并不是非常富余的小山村落,村落民以种地为生,外出打工的很多,不过村落容村落貌都相称干净整洁,墙上的宣扬画虽表示着“信、智、礼、义、德”之儒家思想,但村落民小院大门上的对联却有着范例的天主教意味。

平阴的教堂不在繁华市区,而是位于贫瘠偏僻的山村落,这确实是让很多人感到惊异的。
在孔孟之乡、儒风浓厚的齐鲁大地,一座座风格迥异的天主教堂散落分布在阔别城市的小山村落和小山上,它们与中国村落庄民居领悟在一起,也让闭塞偏僻的山村落成了国内外教徒们的朝圣地。
(拍照/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