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嵩屿校区项目竣工。
你见过像搭积木一样建屋子吗?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嵩屿校区项目通过装置式建筑施工阶段评价,这是厦门市首个即将投入利用的装置式钢构造项目。从厦门市培植局获悉,日前该局发布了进一步加强装置式建筑项目履行有关事情的关照。未来,厦门将有越来越多屋子采取装置式搭建。
一所学校12个月建成交付
据先容,与传统全现浇构造比较,钢构造装置式建筑具有轻质高强、标准化程度高、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等特点。其楼板、楼梯、阳台等大部分房屋构配件,会在工厂提提高行标准化生产,运输到施工现场后,再进行吊装、连接……就像搭积木一样,将每块预制板安装到相应的位置上,楼房就基本搭建完成了。
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嵩屿校区项目总用地面积超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个中地上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该项目是装置式钢构造在厦门学校工程培植领域的首批次运用,也是福建省在培植装置式钢构造学校方面的首次打破。该项目工期较短,12个月就完成精装交付。同时,装置率高,3个单体建筑中,2个被评为AA级装置式建筑、1个被评为A级装置式建筑(按照国家标准)。此外,装置式钢构造建筑的抗震性能也更优胜。
多个项目采取装置式建筑
除了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嵩屿校区项目之外,上个月,厦门特房新经济家当园2号地块项目设计,也被认定为一星装置式建筑。这也是厦门市首个星级装置式建筑。
新经济家当园2号地块项目位于环东海疆新城片区,总用地面积约4.2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12.5万平方米。根据干系标准,装置式建筑按照装置率区分星级:一星60%-75%;二星76%-90%;三星≥91%。该项目共有3个评价单元,装置率均>60%。行业专家同等认定,该项目在设计阶段为一星装置式建筑。
此外,还理解到,厦门海西邮轮城6#地块主体工程也采取装置式建筑,太保家园厦门国际颐养社区项目装置式建筑(设计阶段)也已通过审批。
打造装置式建筑家当基地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层面相继发布诸多政策性文件,推动以装置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数据显示,相较于现浇构造,装置式建筑在施工阶段可减排10%-20%,全生命周期有望减排超40%,是建筑行业实现减排的有效技能路线。
今年3月,厦门市培植局、厦门市发改委等五部门印发《厦门市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履行操持》,将大力发展钢构造等装置式建筑,在大型公共建筑、高层建筑等工程中积极推广运用钢构造装置式建筑。推动装置式装修,提高整体卫浴、整体厨房、干式工法楼地面、管线分离等运用比例,促进建筑垃圾减量化。
不仅如此,厦门还将打造一批装置式建筑家当基地。
(海西晨报者 叶子申)
来源:海西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