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以来,鱼嘴的位置变动多次,今鱼嘴所处的位置是清光绪期间基本固定下来的。它的浸染是把岷江分为内、外二江,利用弯道环流事理,净水流向凹岸,浊水流向凸岸,奥妙地将水引入内江,而将大量沙石排入外江,这也是内江千年不淤塞的缘故原由。
由于鱼嘴是内、外江分水的关键,历代对它的维修非常重视。除大多沿用李冰笼石垒砌以外,元、明两代曾用铁龟、铁牛代之,清往后则多采取条石坚砌。1974年,建筑外江节制闸时,将鱼嘴略向西移,采取大卵石混凝土构造,外用钢筋混凝土护坦,使鱼嘴成为都江堰创建以来位置最佳、根本最好、抗冲能力最强的水工建筑物。
分水鱼嘴已为中外游客参不雅观都江古堰的必到之处。站在鱼嘴之上,既可远眺岷山奇丽景致,又可眼见彭湃澎湃的岷江被其一分为二的科学设计,可谓一举多得。
图据 | 折耳兔
主理 | 中共都江堰市委宣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