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方案鸟瞰效果图 © ATCHAIN

黄河是孕育中原文明的摇篮。
为了推进黄河在中华文化发展中的历史传承浸染,黄河国家博物馆选址郑州,将重点聚焦于5000多公里的黄河流域生态演化。
由gmp·冯·格康,玛格及合资人建筑师事务所主笔设计的博物馆建筑方案以蜿蜒弯曲的水岸景不雅观为原型,从城市设计与空间营造两方面动手,打造象征自然环境与当代文明交汇的桥梁。
继2009年建成的中国航海博物馆、2011年竣工的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以及操持于2021年落成开幕的中国工艺美术馆之后,这座坐落于黄河水岸的建筑将成为gmp在中国设计的第四个国家级博物馆项目。

郑州博物建筑设计 生态建筑设计

手绘草图 © gmp Architekten

黄河大堤侧街景图 © ATCHAIN

博物馆屋顶露台效果图 © ATCHAIN

博物馆位处郑州北部,将成为新方案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一大亮点。
建筑主体如一方磐石由堤岸山峦中孕育而出,流线型外不雅观与自然景不雅观十全十美。
弯曲多边形的建筑体量缓缓起伏,超过公园中的曲流。
绿化屋面设计将国家公园的自然风光延伸至屋顶平台,访客在此享有非凡的不雅观景视野,向北一览雄浑壮美的滔滔黄河,向南远眺幽美的郑州城市天涯线。
与之形成强烈比拟的是沉稳坚实的外立面设计,俨然一壁可抵挡彭湃激流侵袭的护墙。

博物馆到达场景图 © ATCHAIN

建筑内部延续外部设计和用材理念。
建筑主体的外挑构造横跨景不雅观水岸,访客主入口设在其下方。
弯曲的外墙做出流水冲刷的不雅观感,黄铜金属吊顶贯穿紧张参不雅观路线,在视觉上勾引访客前行。
博物馆按照建筑功能划分,北侧为主展陈区,南侧为做事教诲区及档案室、图书馆等配套举动步伐。
统共4万平方米的展陈空间将通过四个主题展区全面揭示黄河的历史文化与生态风貌,其余设有丰富的临时展览与互动体验区。

博物馆入口街景图 © ATCHAIN

博物馆入口大厅室内效果图 © ATCHAIN

设计竞赛:2020年

设计:曼哈德·冯·格康和施特凡·胥茨以及施特凡·瑞沃勒

项目卖力人:隋锦赢

项目团队:翟骋骋,黄晗,李凌,汤子泓,王诗卉,袁涛

业主:河南郑发文旅投资有限公司

中方互助设计: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

展陈面积:4万平方米

本文资料来源:gmp,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