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DSC设计罐头

大家好,我叫小陈,我在2023Fall申请季中,成功拿到了多伦多大学、喷鼻香港大学和卡尔加里大学建筑研究生的offer,个中多大还给到我7000加币的奖学金。

经济学跨专业建筑设计师 建筑法规

+++ 我今年收到的offer们

我本科毕业于海内某985大学的经济系,硕士毕业后我在金融行业事情多年,在申请前没有任何设计履历。
以是对付我来说,我不仅是转专业的,而且还属于转专业里面跨度最大的那种。
以是想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申请及作品集准备履历。

+01. 我为什么决定来加拿大读建筑专业?

我从小就热爱绘画,喜好美的事物,并且对空间啊几何这些很感兴趣。
高考选专业的时候我虽然懵懵懂懂的知道自己喜好建筑,但还是应父母的哀求,选择了好就业的经济专业。
后来上学了往后加倍感到自己不太喜好经济学的思考办法,对经济学研究的东西也不是打心眼里感兴趣,时时时也会想到对建筑学的小小遗憾,但也一贯没有勇气改变,就这样毕业了走上了事情岗位。

+++ 我画过的小速写

然而金融行业事情多年,也一贯没有让我忘怀我曾经的建筑梦,苏格拉底曾说过:“天下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空想而奋斗。
”我逐渐深刻地认识到学习一门自己喜好的专业,并且从事与自己热爱干系的事情,才能让自己的人生不留遗憾,以是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转换赛道,奔赴梦想。

当时选择加拿大紧张有两个缘故原由,一个是专业缘故原由:北美大部分学校都接管转专业就读建筑硕士。
不像海内,如果你要建筑学考研的话必须本科是同专业或干系专业。
由于我自己的专业真的和建筑完备不沾边,以是只能考虑出国读。
如果直接从业呢,可能一开始要面临很多挣扎,而且很大可能要摧残浪费蹂躏很多年去从事一些家当链条里面相对低附加值的事情去攒履历,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安藤忠雄。

第二个缘故原由就比较现实,同是北美,但跟美国比较,加拿大是一个更加平和的国家,也没有那么严重的枪支问题,再加上家里有人在这两个国家都待过,强烈推举我去加拿大。
我自己也比较神往地广人稀的觉得,贴近自然会给人更多的灵感,以是终极就定下了主申加拿大。

说句题外话,我当时真的是一点都不知道加拿大的硕士是出了名的难申请,如果知道我可能提前会被吓到,以是大概还好我不知吧,能够更加focus在自己的目标而不是外界的影响上,一起走到了本日。

+02. 我与设计罐头的不解之缘

在定下来要申请加拿大建筑专业后,就要动手准备作品集了。
由于之前是一点设计履历没有,只有一些小时候画的画,要准备一本作品集对当时的我来说切实其实便是不敢想象。
我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海内线下的艺术留学培训机构,在互换中创造大多数机构只做过美国、英国和澳洲的作品集辅导和赞助申请,对加拿大建筑专业的申请哀求、作品集逻辑以及针对我们转专业的繁芜情形,都不是特殊熟习。
然后我也在知乎、小红书、B站上到处搜索干系资料,网上专门针对加拿大建筑学研究生申请的精准先容险些没有,有的也只是一笔带过,夹杂在美英澳的留学项目中。

+++ 我画过的小速写

就在我苦苦征采时,创造知乎上一篇DSC的文章,里面居然详细的先容了加拿大供应建筑研究生专业的高校详情,包括哪些学校可以接管我这种转专业学生,从申请难度、项目特色、学费、城市特点等方面全面解析,而且还有每所大学的学习经历分享、学长学姐的事情履历等等。

23Fall最新版:加拿大供应建筑研究生专业高校全解析|申请难度、项目特色、学费信息等

我创造这个知乎博主真的是懂我,当时真的愉快不已,终于是找到了有相同需求的群体。
我赶紧私信了这位博主。

在与DSC杜老师私聊后创造,DSC本身居然也造作品集辅导和学校申请辅导,而且杜老师一听说我是转专业背景,一贯鼓励我说要相信自己,也见告我成功的案例有很多,首先就放下了我对转专业申请纠结的生理包袱。
后面理解到杜老师本人就毕业于UBC,在加拿大从业多年还在UBC担当客座老师,对加拿大建筑学教诲体系可谓是非常理解,专业程度一骑绝尘。

我还记得当时杜老师对我说,真的特殊特殊希望由他们来带我入门,我当时有被她的诚挚和自傲所深深传染。
当然我也有纠结过,总觉得海内线下机构可以担保我有事没事去现场教室坐着“麻烦”一下老师,而担心线上互换达不到那种随时随地互换的效果。
后面证明是我想多了,DSC老师们为我建立的微信群里,可以随时随地互换课程内容,杜老师帮忙一贯督导进度,尽心尽责。
最主要的是,DSC的老师都是加拿大学校出身的大牛们,比很多机构都更加熟习加拿大院校风格,大牛学长学姐们在授课时也会时时时分享一下在加拿大的学习经历和加拿大风土人情,让我对未来的申请更加有信心,也对加拿大的学习生活更加神往,让虽是转专业的我,更加武断了努力的方向。

针对我的转专业背景,经由多轮线上互换沟通,杜老师为我制订了周密的传授教化操持,由Heloise老师带我入门,教我软件利用,勾引我如何思考;让Jadas老师在项目提升专业能力;让洋洋老师勾引我发挥特长,通过手绘进行更丰富的作品集表达。

+03. 我的作品集准备经历

起初是Heloise老师带我启蒙入行,由于是转专业,老师一开始给我先容了很多建筑行业的理论知识,帮我启示思维,让我由浅入深的进入建筑领域,老师通过一个project向我展示建筑设计的思维,一步步教我如何利用建筑设计软件。
通过前期的学习和这个项目的详细操作,真的是手把手地把我带入了建筑学的殿堂。
当时一开始打仗建筑学的我,惊喜于自己居然还能做出这么好看的设计,这么俊秀的图纸,真的让我信心倍增,下面是部分草图&图纸。

Jadas老师紧张卖力我个中一个项目的辅导,我的这个项目涉及的问题很多,须要的专业思维办法也偏繁芜。
老师一次次不厌其烦的辅导,让我在项目研究时没有走偏方向。
下面是miro上记录的项目不断research、推倒、深入、总结再深入的过程部分。

+++ Miro上我和老师的调研过程

洋洋老师卖力我中后期的辅导和整本作品集的把关。
她知道我有绘画功底,就勾引我用手绘的办法去进行设计思路和图纸的表达。
看到我前面几个项目都是电脑模型,就哀求我在末了一个项目中主做实体模型,由于加拿大学校非常看重这种手工模型的能力。

洋洋老师自己便是个手绘大神,而且有很多天马行空的观点和想法,每次都能找到最适宜我学习的案例,让我时时时有种茅塞顿开的觉得。
还给我展示了各种不同风格的模型和手绘的表达,这一顿操作不仅让我再一次提升了对建筑和设计的深刻认知,还让我找到了符合我个人特色的作品集表达方法,洋洋老师让我的作品集美感提升了超多,也让我对设计有了更多的信心。

+++ Miro上老师找的案例+comments部分

+++ 老师勾引我做的手绘表达+模型表达

中途在做第三个项目的时候,已经是到了6、7月份,由于项目须要研究很多东西,同时还要准备雅思考试,我也打过退堂鼓,那时候总以为自己是门外汉,韶光也很紧张,一定是比不过本专业学生了。
还好有杜老师在阁下一贯帮助我,通过真实案例一遍一遍鼓励我,勾引我在作品集大的方向上不走弯路,让我重拾信心,连续提高。

关于作品集,我以为最主要的是思考和表达,这二者也是相辅相成的。
首先加拿大学校很看重思考,作品集的呈现就要表现出你有反思的能力,连贯的逻辑性和表达的希望。
哪怕是画一幅画或者拍一张照片,也要有一个明确想要表达的主题,这样你的作品才是有灵魂的。
作品集的表达和编排上,也要把稳一定要让学校清楚地看到很明确的一个思考链条,表现形式可以因人而异,不要太过拘束于我们习以为常的艺术呈现手腕。

+04. 我的作品分享

作为经济学过来的跨度如此之大的转专业,我过往学业和事情中能挖掘的实属有限。
只能从个人特质和爱好上去下功夫,好在在与老师的一遍遍头脑风暴中,终极呈现的作品集效果很不错,而且也包含了很丰富的内容。
有自己小时候的画(一开始我以为都是小时候随手画的速写,水平也不高,不想放。
但杜老师强烈哀求一定要放,由于这是一个展示who you are,你如何成为你的一个最好的案例),还有自己做的小木工。
剩下的就都是在DSC辅导下完成的项目,有不同尺度的建筑作品,还有research,艺术装置等等。

Red Furry Jungle 这个项目是从一个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出发,将其转译到空间表达上的作品。
通过提取传统手工艺中的特点和精神,来编排不同的空间感想熏染,从而唤起人们对传统和自然的保护与热爱。
洋洋老师先是带我进行调研剖析,并用手绘的办法总结调研果成果。
终极这些手绘草图经由重新编排后都成为我项目背景先容里的主要图纸表达。
然后老师教我如何从调研中提取对设计有用的素材,并将其观点化和抽象化。
末了再通过现有的手头材料,发挥创造性,对设计理念进行物质化表达。
全体流程下来思考的过程,终极的呈现都有了。

+++ 手绘调研

+++ 剖析和设计

Sponge 这个项目是一个尺度相对大一点的社区中央。
Site是我自己选的一个现实中的园地。
项目耗时4个月,虽然中间夹杂着考雅思,但也是我完成韶光最久的一个项目了。
当时选择做这个一来是想要作品集更“建筑”一点,二来也想寻衅一下自我。
后面做的过程中创造真的是很难,须要考虑的地方太多太多了,也侧面解释建筑学真的很专业,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好在在老师的勾引下,终极呈现出了很不错的效果。

+++ 剖析图纸

+++ 手绘效果图

Shadow ticking 这个项目是我刚开始学习时做的艺术装置作品,是我第一次考试测验在抽象主题下进行空间设计。
Heloise老师勾引我对主题发散思考头脑风暴,找到自己在主题下最想表达的东西,然后用空间的手腕去表现。
她还教我如何做architectural drawing,如何利用建模软件和渲染工具,如何用适宜我这个转专业学生的相对好上手的工具和方法,达到有美感和蔼氛的效果。

+++ 前期剖析和手绘 设计呈现

+ 05 .文书准备经历

说到文书准备,DSC的老师们是真的帮了大忙,DSC的文书赞助,在我的申请材料里帮我加了很多分。
专业的外教文书辅导老师Katalin不厌其烦地帮我供应文书修正建议,老师的comments真的是既详尽又精准!
有时我已经改了N多N多遍,写的我已经都文枯词穷了,而老师还在一遍一各处帮我扣细节、想思路、改表达,说实话真的是超冲动。

+++ 老师给的修正见地和批注的冰山一角

我个人以为英文的思维习气和中文相差是很大的。
有时候我自己按照中文习气编排一篇SOI,然后自傲满满发给老师,收到老师辅导完的修正建议,就会创造自己写的真是到处逻辑漏洞加各种表意不连贯。
不敢想象如果没有Katalin老师把关,自己的文书得多么的拉跨。

英文是非常重逻辑的措辞,跟我们习气的表意的中文表达完备不一样。
再加上加拿大学校对学术写作非常看重,哀求也很严格(除了必须的SOI,比如像多大和卡尔顿都哀求申请者供应writing sample,卡尔加里哀求写一篇建筑评论),以是有专业老师帮忙把关的文书真的怎么强调主要性都不为过!
常常在小红书、知乎上看到人分享自己申请失落败的经历,看到一些高GPA,作品集也不错的学生申请还是失落败,评论共识便是文书肯定出问题了。
每当这个时候,想到DSC的Katalin老师,就会以为自己又幸运又戴德。

+ 06.整体心得以及给学弟学妹们的申请建议

1、申请一定要提早方案,早选机构,早定详细操持。
越早履行,在末了deadline前越可以先人一步,不会慌张忙乱。

2、第一次的措辞成绩尽早考出来,如果分数不理想,也给后面刷分留下韶光。

3、相信自己,不要灰心,作品集的制作和申请的过程中有苦有乐,一定要有一颗大心脏,在明确“学校要的是什么”和“我善于什么”后,武断的走下去。

末了还想说一句,作为一个事情多年的转专业生,很愉快申请的学校给了我offer,由于这个相称于给我了一个未来加入这个行业的机会,不管未来以哪种办法从业,我相信能够选择自己的热爱都是最幸运的。
我身边也有很多人不看好我的选择,但我坚持下来了并且也做到了。
我知道每个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都是心怀梦想的。
为了建筑的梦想、为了艺术的梦想、乃至为了转换一个环境的梦想。
可能你还在犹豫未定要不要做,还在迟疑不决要不要拼,我想说的是:相信自己的实力,相信自己选择的道路,相信老天不会辜负每一个存心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