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长三角地区的主要文化地标,苏州博物馆及培植中的苏博西馆一贯备受关注。
苏州博物馆西馆位于苏州高新区狮山文化广场,与金鸡湖遥相呼应。
西馆建筑面积 4.83万平方米,由德国GMP建筑事务所设计,由十栋边长为25米的单体相互连接组成的建筑群建筑组成。

目前,苏州博物馆西馆正进入末了的预备阶段。
个中,“纯粹江南——苏州历史陈设”位于苏博西馆一层,从“城、史、人”三个方面展现苏州万年文明史、二千五百年城市史,溯源苏州文脉传承和地域文化;而“技忆苏州——苏作工艺馆”则用约800件/套文物,讲述一个从宋元及至当下的苏作工艺故事。

湘西苏式建筑设计 建筑法规

在这末了冲刺阶段,两个陈设展的策展团队提前向不雅观众讲述了展览的方案与特点。

苏州博物馆西馆效果图

苏州博物馆西馆俯瞰图

“纯粹江南——苏州历史陈设

是江南气质?草鞋山先民手中抟动的陶土,吴越春秋的刀光剑影,魏晋绅士思念的莼鲈味道,隋唐河海港口吞吐的商船,宋元平江的城坊纵横,明清四家笔下的山水气候……从无知到文明,从尚武到崇文,太湖之滨的苏州,江南核心区域,这片地皮共同经历的凡此各类,光阴流转书写的城史人文,气候万千,辐射江南,成为江南的历史影象的绝佳代表。

“纯粹江南——苏州历史陈设”位于苏博西馆一层,从“城、史、人”三个方面展现苏州万年文明史、二千五百年城市史,溯源苏州文脉传承和地域文化。
展览由苏州博物馆新组建的学术研究部策划。
在展厅开放前,“纯粹江南”的策展人提前带领不雅观众感想熏染苏州地区首个通史性陈设的创新之处。

“纯粹江南”展厅设计图

学术 汇聚成果

西馆苏州历史陈设,共计展出文物1200余件/套,佳构文物150件。
狮子山下,吴王夫差剑、吴王余眛剑等重量级文物惊艳亮相,一批在库房封藏多年的出土文物也将集中展出,一点点揭开苏州地下宝藏天下的面纱,丰富城市文史版图。

春秋 吴王夫差剑

西汉 画像砖

宋 金龙 林屋洞遗址出土

蔚为大不雅观的展览架构和文物体系背后,是大量的藏品梳理和研究整合事情。
策展人先容说,“近几十年的考古报告、新发掘的文物、新创造的遗址,我们都有参考。
挑选文物有两个标准,一是能表示重大历史事宜,二是文物本身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1973年,苏州博物馆发掘清理葑门外天宝墩汉墓,墓中出土大量精美玉器、金器、铜铁兵器等文物,是研究汉代苏州的宝贵实物资料。
“汉代,苏州并非诸侯王都城,可以说不是当时有代表性的政治中央城市。
但类似天宝墩墓葬的创造,则以考古资料解释当时苏州是一个经济繁荣、人口浩瀚的城市。
”策展人先容说。

西汉 玉觽 苏州天宝墩27号汉墓出土

西汉 玉璧 苏州天宝墩27号墓出土

西汉 连弧星云纹镜 天宝墩27号墓出土

在城市繁荣的同时,苏州自古以来就走在中外商贸的前沿。
展览预备期间,策展团队也看重补充表示苏州中外交通史方面的最新考古成果。
2008年,张家港黄泗浦创造唐宋期间港口集镇遗址,经由六次考古发掘,该项目于2018年入选全国考古十大新创造;2016年,太仓樊村落泾创造元代外销瓷仓储遗址。

张家港黄泗浦遗址资料图

樊村落泾遗址资料图

两处新遗址的创造,再次实证苏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节点城市,早在千年前就已经将“立江南,不雅观天下”写入了文化基因。
苏州博物馆特向干系考古单位借展龙泉窑青瓷等近100件出土文物,再现海丝风华。

展品 人间万象

“纯粹苏州”展厅,设计有繁、简两条参不雅观路线。

进入展厅,不雅观众可以选择重点看150件旁边文物的精简路线,以点带面,纵不雅观苏州一万年的历史。
但如果要细细地看,一千件文物中,又埋藏着策展人保留的很多“彩蛋”。

在“宋元意境 人间天国”展区,陈设有一件出土于瑞光塔的北宋“雕版印刷熟药说明书”。
虽然略有破损,但上面写着“苏州饮马桥……药铺”“近有人……改药名……请细认”等药铺名或防伪笔墨,是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广告。
从中可以看到竞争,看到原始的牌号意识,看到宋代商品经济涌动的影子。

宋 雕版印刷熟药说明书 瑞光塔出土

元 陶枇杷供器

一张薄薄的纸笺,背后却仿佛是宋代苏州市廛繁荣的惊鸿一瞥。
与说明书相隔不远,还有一件元代的陶枇杷供器。
68颗果实,粒粒饱满,鲜嫩欲滴。
虽然文物本身质料朴实、品级不高,但造型生动,看到它仿佛口舌生津。
策展人谈道:“枇杷供器解释元代的时候咱们苏州人已经非常喜好枇杷,这也与我们本日的饮食习气和太湖东山西山的传统是对应的。

原来老苏州对枇杷喷鼻香甜的眷恋,已经在苏城的时空中回荡千年。
“实在所有的文物,如果能经由细致地梳理,都能形成一个故事,或者串联起非常精彩的知识点。
”博物馆,有时便是在“物”之广博的根本上,为不雅观众供应“开脑洞”的空间,让不雅观众完成独属于个人的参不雅观收成。

故事 无限遐想

当代博物馆展览,正在经历从纯挚陈设阐述向“议题设置”的转变,在展览中为"大众年夜众供应一个评论辩论历史话题的“公共空间”,已经成为策展届的共识。

在访谈中,策展人不断强调“展陈不是根据一个人的喜好来确定基调,而是要给大家供应可看、可谈、可思考的氛围”。

展厅效果图

赞助展览的艺术装置,是氛围营造的必要设备。
在“刺客故事”单元,有一组金属丝绕制的雕塑,在场景复原的同时,注入设计感,合营展厅的灯光,在白墙上形成运动感的阴影。

策展人说,在这个氛围中,希望不雅观众有不同的角度来解读。
它可以是专诸刺王僚,也可以是要离刺庆忌,乃至可以被遐想成荆轲刺秦王。

“不是说每个场景都要对应到个人,而是说这个场景合营我们青铜器、古兵器的一些展示,能够让人觉得到当时吴国的一种社会风气,或当时苏州的一种气质。
给不雅观众一个引子,让不雅观众来发挥。

春秋 吴王余眛剑

有评论说,艺术真正的力量不在审美,而在于启示思考;纵然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一旦在好奇的目光中被瞩目,就会在人面前重新组合,变得浓墨重彩,意味深长。
在这种重新组合下,博物馆展览的学科边界在不断外延,对付传统的考古、历史策展人来说,学着收受接管不雅观众“不那么学术”“无关历史”的核阅乃至“狂想”,是今后的必修作业。

“大概有不雅观众关注的是文物的颜色,有不雅观众关注的是美型和图案,我们都没有必要去谢绝他们,不雅观众内心天下的五颜六色和丰富多彩,会为后续展览改进供应很多启迪。
”策展人如是说。
如果一个展览曲高和寡,没有不雅观众参与谈论,那归根结底它的"大众年夜众代价可能是微乎其微的。
在前期事情基本完成后,策展人将后续的创作留给了不雅观众。
“现在,我们约请您一起来完成这个展览。

技忆苏州——苏作工艺馆

苏州因何发展出如此高超的工艺水平?苏州手工艺若何渗入苏州人的生活当代社会中苏作工艺又将去往何方?……一个个问题自然而然地萦绕在不雅观众的心头。

为了呼应常展引申出的追问,近年来,苏州博物馆相继推出了“苏艺天工”大师系列、“蘇·宫——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苏作文物展”及“苏韵流芳”青年手工艺展,考试测验讲述苏作工艺故事的不同面向。
而在即将开放的西馆则专门开辟了空间打造“技忆苏州——苏作工艺馆”,用约800件/套文物,讲述一个从宋元及至当下的苏作工艺故事。
在苏博西馆预备的末了冲刺阶段,苏作工艺馆策展团队将“技忆苏州”概括为四个标点。

“破折” 传统确当下

宋元以来,物阜民丰、文化繁荣的苏州滋养出巧夺造化的苏作技艺。
在文人品位的熏陶下,琢玉、雕金、镂木、刻竹、髹漆、装潢、针绣等技艺,无不风雅文雅、神乎其技,不仅成为江南文化的代表,更由江南及宫廷,由宫廷及海内,勾引了“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而雅之”的全国时尚风潮。
“技忆苏州——苏作工艺馆”正是一个陈设千年工艺佳构,讲述工艺起源流变的陈设展览。

元 雕漆镶银快意纹碗

明 洒金摺扇

清 竹雕草虫笔筒

清乾隆 子冈款白玉琢瓜瓞绵绵烟壶

民国 紫檀鸟笼 (钟鸣钩)

与苏博本馆展示不同,西馆在呈现苏州古代工艺佳构的同时,也展现理解放后苏作玉雕的重新崛起,以及仿真绣、乱针绣等苏绣工艺不断拥抱时期的产物。
这批令人面前一亮的展品,来自苏博近年来的收藏积累。

策展人先容说,“苏州博物馆一贯有‘为未来而收藏’的理念,看重入藏当代苏州工艺大师的代表作品。
2020年,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并入苏州博物馆,更加丰富了馆藏工艺作品的韶光层次和品类,为西馆展品挑选供应了更多选择空间。

“技忆苏州——苏作工艺馆”展厅效果图

技艺在当下不断变革,文博事情者对手艺、手艺人的追溯也在不断深入。
对这两种“传统”确当下阐释,贯穿了策展的各个环节。

展陈设计中,环境配色多利用天青色、藕粉色等传统江南文人色彩;景不雅观设置时又对太湖石、屏风等江南意象做了符号化处理,使展区之间“隔而不断”,与当代风的建筑环境相适应。

“技忆苏州——苏作工艺馆”展厅效果图

策展人表示,“营造苏式建筑氛围,并不但有照搬古建这一种办法。
我们要做的,不是向不雅观众贯注灌注苏式风格,而是适应新时期不雅观众需求,在对苏州园林要素不断简化中,表示能让当代人收受接管和感到舒适的苏式美学。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贝聿铭大师留给苏博人的美学启示,无论本馆还是西馆,“中而新,苏而新”的观点一贯在传承中创新。

“引号” 民俗的回顾

既往的苏作工艺展,展出文物多数为风雅、文雅的文人系列,但在“琢绮丽”环节,一批富有生活情趣的民俗工艺品也将集中展示。

戏文泥塑 金雁桥

戏文泥塑 长坂坡

明末清初,婉转文雅的昆曲颇为盛行,还原剧情的戏文泥塑也受到市场青睐,《红楼梦》中就有薛蟠在苏州购买泥塑的记载。

“在梳理馆藏文物时,我们创造馆内的戏文泥塑很多,这是苏州昆曲繁荣的见证,也与经典名著的情节契合。
”除了用料名贵、工艺繁复的奢华工艺品,策展人也希望将这样“故意思”的文物推举给不雅观众,引发不雅观众对自己阅读和生活履历的回顾和思考。

桃花坞木版年画 门神 (图片来自网络)

此外,像桃花坞木刻版画等本馆没有展示的工艺门类,西馆都会有呈现。
“受限于空间和展览阐述办法,本馆对反响民间生活的文物展出相对较少,我们希望向不雅观众展现本土技艺对衣食住行等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
”策展人先容说。

“疑问” 复兴的思虑

或许由于明清期间苏作工艺的高峰太过刺目耀眼,此前展览涉及的文物大多都集中在明清期间。
而“技忆苏州”则向前延伸到了宋元,向后从民国一贯延续到了当下,直面传统手工艺在近代受到的冲击和传承问题。

“技忆苏州——苏作工艺馆”展厅效果图

手工艺背后的非遗技艺传承,也是展览希望呈现的一条暗线。
在设计过程中,团队故意识地融入了非遗展示的技巧,用赞助的电子展项和互动展项,让文物活起来,让技艺生动起来,也让公众年夜众关心非遗项目的发展。

然而,并不是每一项技艺,都可以拥有在当代的活态展示。
对付一些消逝在历史里的苏州传统手工艺,展览则如实反响其“发生、发展、高潮、衰落”的过程。

髹漆工艺 明 剔红花形圆盒

诸如髹漆工艺,自宋代便开始在苏州生根,高潮时苏州织造府承办清廷大量的漆器生产,却在清末民国后日渐凋零。

策展人说,“走到这里,不雅观众可能会产生一个问号——为什么这些工艺现在传承的人越来越少?我们希望以此启示不雅观众和专业人士,让他们有兴趣研究,乃至是磋商手工艺的复兴议题。

“省略” 共享的未来

展线中部的苏式家具厅,有一处留白的空间,展厅里有可供不雅观众小憩的台阶,也有一方小小的舞台,这是为不雅观众预留的互动和共享空间。

未来,这里可以举办先锋艺术展或实验性子的当代工艺展,对话传统、再造技艺。
在传统节气节日期间,也可以推出小型的季候展作为氛围点缀。

“技忆苏州——苏作工艺馆”展厅效果图

为了丰满西馆“立江南、不雅观天下”的品牌定位,“技忆苏州”策展人也在期待将来举办表示时下江南风格的织绣双年展,并考试测验引进国外的工艺、当代先锋设计展览与当前的苏作工艺馆进行碰撞展示,在国际比较中凸显中国特色和苏州风格。

(本文综合自苏州博物馆微信"大众年夜众号)

任务编辑:陆林汉

校正: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