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下,博物通达。
绍兴上虞博物馆异地新建工程选址于风景幽美的凤凰山下,集陈设展览、教诲做事、藏品保护等功能为一体,融清山秀水于一身。
这次新建,必将成为城市的新热点和文化的新核心。

鸟瞰图

上虞区标记建筑设计 施工工艺

总平面图

方案天生

绍兴上虞博物馆新馆选址,北邻孝德广场,东靠曹娥庙,西朝大面积具有开阔景不雅观视野的自然水系,西北部为凤凰山,环境优秀。
本项目力求内容与形式、技能与艺术、物质与精神的高度统一,突出博物馆城市文化高地的地位,弘扬舜帝、曹娥孝德文化的精髓,表示上虞越窑青瓷考古成果之菁华。

曹娥孝德——和谐与再造

基地东侧的曹娥庙始建于东汉元嘉元年,从前又叫灵孝庙、孝女庙,是为彰扬东汉上虞孝女曹娥之孝德而建的一处纪念性建筑
整体建筑规模恢宏、布局严谨,以雕刻、楹联、壁画、书法 “四绝”饮誉海内外,被众人称作“江南第一庙”。
新建博物馆力争通过再现“土木之像”、“土木之情”表达后人对孝女曹娥的敬意。
隔河相望,新馆紧张体量的轴线充分尊重曹娥庙贯穿东西的建筑主轴,与之平行相对。
既完成了建筑布局上的领悟再造,也让新馆成为这个历史建筑轴线上的延续再生。
在建筑的空间形态上也延续了曹娥庙中庭院落的串联特性,达到了沿河两侧建筑城市肌理及密度的和谐统一。

鸟瞰图

四水归堂——文化与造景

新馆充分领悟了江南水乡“天人合一”的自然不雅观与环境不雅观。
建筑实体与孝德广场“虚”“实”互存,建筑天涯线平缓端庄,形体与空间沉静领悟,外部的凝重与内部的虚空共存,古典轴线与非对称空间组织领悟,光与空间交织,传达出江南建筑四水归堂的意向。

鸟瞰图

越窑青瓷——历史与肌理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唐代陆龟蒙一诗充分表示了越窑青瓷青碧、晶莹、润泽,如宁静湖水一样平常的特性。
在新馆的设计上用略带肌理的石材立面隐喻越窑青瓷釉色青翠莹润的特性,竖向的格栅肌理则似青瓷器的水草划花装饰,线条流畅简洁,纤细生动。
不同于当代建筑经典措辞的办法,在近似没有手腕的状态中让材料措辞成为建筑的空间措辞主体。

透视图

越窑遗址——体验与重现

结合新馆主体体量矩形穿插和平面规整的特性,我们将平面九宫格化,居中设置景不雅观中庭空间,大小不一的展厅环抱支配,首创性的设置外廊体系的参展流线,重现了越窑遗址高低错落的流线体系。

环形外廊的外墙设置大小不一,不同朝向的开窗,可以更好地框选和捕捉历史场景,同时也更好的领悟了周边景不雅观,实现景区、历史遗迹、周边景不雅观与广场的图像与人移步互动,“窥见–窥不见–消逝–显露–全部呈现”,正是目寄心期、步移景异的造园手腕。

透视图

平面支配

新馆三大功能区为:陈设展览与教诲做事区、藏品保护区及后勤行政办公区。
建筑各部分功能顺应地形合理支配,流线清晰。

建筑上两个体量的穿插不仅是建筑造型的需求,同时也合理的界定了博物馆“内” “外”两个功能分区。
我们将陈设展览与教诲做事区设置在了上部附近入口及景区广场的体量内,将藏品保护、办公等功能区设置在了南侧降落且内向性更强的体量内。

在垂直功能支配上,新馆整体分为地上二层与地下一层,地下紧张为机动车停车库和设备用房。
一层平面北侧支配越窑青瓷展厅、临时展览和报告厅等公共做事用房,组成博物馆公共开放区;二层平面北侧支配展览序列、行政办公区和后勤;配套库房及办公均支配在一二层南侧。

结语

传承上虞历史文脉,领悟当代绿色设计理念,石材与幕墙互映,配以极富韵律的竖向建筑元素,立面典雅大方,彰显厚重的文化历史秘闻。
体量的大块穿插及中庭空间的错落利用,让整体建筑即有历史风采又有当代质感。

山水相融、文脉丰润,匠心打造的上虞博物馆会成为光阴宝藏的绝佳居住处。

项目概览

项目名称:博物馆异地新建工程设计方案设计

项目位置:绍兴上虞市

建筑面积:17000m²

项目总投资:2.2787亿元

中标单位: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三建筑设计院

本文资料来源: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排版:桑桑 kerrywan wan琪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ZIAD)创立于1952年,是海内享有盛誉的具有建筑、方案、园林、市政、消防等多种甲级资质的综合性勘察设计科研单位,下设10个综合设计分院、17个专业设计分院(设计部门)、6个技能研究中央和4个子公司。
ZIAD主编参编了大量国家和浙江省培植工程设计规范及技能规程,在办公、宾馆、体育、交通、文化、教诲和医疗等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繁芜超限高层建筑、大跨度空间构造、岩土工程设计和培植工程标准化等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