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中交国际中央位于海口市大英山CBD核心区东部延长线上,由一栋地上44层的超高层主楼和一栋3层商业裙楼组成,集办公、商业为一体,于今年1月落成,个中主楼钢构造装置率达75%,是目前海口市钢构造装置率最高的超高层建筑

中交二航局项目卖力人李茂盛说,由于全钢构造超高层建筑节点形式和空间定位繁芜,施工精度及工艺哀求高,尤其是海口中交国际中央地处海口这种高温、高湿、高盐的临海气候条件地域,给项目施工带来寻衅。

高强钢在建筑设计 施工管理

为冲破制约项目施工瓶颈,项目技能团队对超高层钢构造建筑施工关键技能进行了研究,打破重大施工工艺、分外装备研制开拓、智能制造等核心技能,形成超高层钢构造建筑施工成套关键技能:

针对组合钢管柱(CFT)自密实混凝土配置,调研了国内外钢管混凝土柱混凝土浇注情形,通过现场实验及数值剖析,设计出项目钢管混凝土柱“最优”混凝土合营比。

针对项目中钢管柱内混凝土密实度难以担保(多隔板)的技能难题,创新提出钢管柱局部布局改造及混凝土侧壁开孔的浇筑方法。

针对超高层钢构造建筑钢管混凝土质量检测效率低难题,研发出海内首台组合钢管柱混凝土脱空自动化检测装置,实现了组合钢管柱质量毛病的自动化检测,自动化检测识别精度达90%。

针对大量异型钢构造节点制作困难,制作完成后难以复核尺寸的特点,采取虚拟预拼装施工检测工艺,提高异型钢构造节点一次拼装及吊装的成功率,减少现场拼装和安装偏差。

针对项目中大型钢构件安装精度掌握难、施工效率拙劣等特点,提出了一整套钢构件定位安装施工工艺,大大提高了项目现场钢构件安装精度与效率,并在后续类似项目中运用推广。

针对项目中钢构造焊接作业量大、材料焊接多为超厚钢板特点,研究设计了一种针对高强钢厚壁构造的无轨焊接机器人装置,以减轻现场焊接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焊接效率与质量。

针对现场钢构件焊接过程中有毒气体难以网络处理征象,设计出一套超高层钢构造焊接烟尘处理装置,对焊接有害烟气进行网络净化处理。
实践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在不影响构造施工条件下,办理钢柱内自密实混凝土的检测问题,并且能有效网络并处理焊接产生的大量有害烟尘气体。

目前该项技能成果已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学术论文3篇,省部级工法2项,创造经济效益1153.4万元,并在中交二航局温州高铁新城C-08安置房、华中·中交城等项目成功运用。

笔墨:朱晓 拍照:李安辉 艾慕航 编辑:娄嘉欣 审核:陈青 监制:赵业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