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主理的“2024天府旅游名县巡礼活动”风起云涌进行中,中心及重庆、陕西、甘肃、贵州等地的20余家媒体走进“四川省第五批天府旅游名县”,通过欣赏不一样的风景、体验不一样的文化,感想熏染当地以文旅领悟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
甘川两省地理相邻、人文相亲、经济相融,互为主要旅游客源地,两省文化旅游互补性强,在旅游推介、家当发展、客源互送、宣扬营销上,有着巨大的互助空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走进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这里茶喷鼻香四溢,茶韵悠长。名山,因境内天下茶文化圣山——蒙顶山而得名。蒙顶山是我国历史上有笔墨记载人工栽种茶叶最早的地方。
茶叶,在野外间,更在文旅家当发展的各环节要素中。近年来,名山区推动茶文旅深度结合发展,有效提升家当发展的综合效益,茶家当成为村落庄振兴的主要载体。如今,这里发展起了以“茶不雅观光”“茶体验”为主的村落庄民宿集群,10余家各具特色的村落庄民宿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
“暑期以来,民宿入住率大约在70%以上。”名山区骑龙村落“茶岸”民宿品牌部卖力人王一茹先容,民宿接待游客来自四川、陕西、甘肃等地,还有很多外洋游客。
2023年6月,甘川签署经济社会发展互助框架协议。两省着眼经济特色光鲜、各具上风、互补性强的实际,促进互助的“大写意”,精心雕刻为发展的“工笔画”,共同谱写互助共赢新篇章。
同年9月,由甘肃省文旅厅主理的“聆听交响丝路 走进快意甘肃”——甘肃文化旅游推介会走进成都,诚邀四川公民畅游快意甘肃。推介会上,两省20家文旅企业代表签订《客源互送互助协议》。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干系卖力人深有感触地说,在两省政府经济社会发展互助框架协议引领下,立足各自文旅家当特色,携手同心,精准聚焦,深入互换,文旅领域互换互助不断走向深入。
“海内存心腹,天涯若比邻。”这是唐朝墨客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的千古名句。蜀州即本日的四川省崇州市。崇州市道明镇竹艺村落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竹编之乡’”。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的竹编产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好。”崇州道明竹编、成都邑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隆梅说,“甘肃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尤其在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所做的考试测验值得我们借鉴,希望往后有更多互换学习的机会。”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年7月,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理的“相约玉快意·再续山水情”甘肃省研学旅行主题推介会在成都举办。推介会上,两省16家企业签署研学计策互助协议,携手深耕广阔研学市场。
甘川两省在发展研学旅行方面各有得天独厚的上风。甘肃“立足丝绸之路黄金段 打造研学旅游目的地”案例,荣获文旅部2023宣扬推广精良案例;四川则被誉为“行走的教室”。
今年暑期旅游旺季,全国第二批国家地质公园——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生物礁国家地质公园也迎来了研学游小高峰。一批批研学学子走进这里,揭示宇宙奥秘、演绎山水之变、遍及地质学知识……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干系卖力人表示,甘川两省着眼研学客源互送、资源共享、市场共拓,发挥各自研学家当上风,共同磋商“大研学”体系构建等行业未来,让“快意甘肃”与“读行四川”研学品牌越叫越响、越擦越亮。
“互助才能共赢,旅游业抱团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干系卖力人表示,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拓展两省文旅互助发展“新空间”,协力引发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新动能”,让“交响丝路·快意甘肃”与“安逸四川”文旅品牌在巴山蜀水和陇原大地深入民气、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