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苏州设计联合会
学生组
金奖作品
作品名称:树“间”接送——以老旧校园接送空间更新与拓展为主导的城市驿站
设计单位: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方案学院建筑系
获奖职员:徐忠(辅导老师)、程稷秋、钱昕、李昊桐、林鸿怿
获奖情形:第十届江苏省“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学生组精良作品奖一等奖 金奖
获奖职员(从左到右)林鸿怿、程稷秋、钱昕、李昊桐
(徐忠老师由于个人缘故原由未参加电视决赛)
辅导老师简介
徐忠
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方案学院西席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个人名誉
2011年 《单元空间组合—设计事情室建筑设计》教案得到全国高档学校建筑学专业辅导委员会精良教案奖。2013年 《主题场合的设定表达》教案得到全国高档学校建筑学专业辅导委员会精良教案奖,辅导的作业《河街》得到精良作业奖。2017年 《场景建构——集装箱手工艺研习所》得到全国高档学校建筑学专业辅导委员会精良教案奖,辅导的作业《集装箱手工艺研习所——晒秋》得到精良作业奖。2018年 《常熟启文学校设计》获第十二届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三等奖。2022年 获嵊泗海岛民宿设计大赛二等奖。2023年 获东南大学建筑新人战top100。2023年 第十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学生组获金奖,精良作品奖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入围奖一项。
创作团队简介
2020级建筑学
程稷秋
2020级建筑学
钱昕
2020级建筑学
林鸿怿
2021级建筑学
李昊桐
作品鉴赏
PART.01
设计缘起
本次设计以办理小学生高下学接送拥堵,接送空间品质差的问题为出发点,目的是塑造更加优质的城市公共空间。
老城区中小学接送现状
问题总结
PART.02
园地及需求剖析
设计选择了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作为研究工具。小学大门位临小区内部道路,人群潮汐征象给学生、家长和社区都带来许多困扰。小区内外交通瘫痪,职员密集喧华。与此同时,小学毗邻西侧城市主干道的空间却十分悲观,空间摧残浪费蹂躏,缺少活力与人文关怀。经由对园地与人群进一步分时段的全面稽核,结合不同人群活动需求,方案制订以老旧校园接送空间为主导的驿站设计谋略。
园地剖析
人群需求剖析
PART.03
设计谋略
办理议方案略
为理解决校园正门所面临的问题,设计中采取了两个策略。首先选取校园西侧交通方便的临街界面开辟第二出入口,利用原园地内的“行道树”见缝插针的置入一系列有温度的小尺度空间,保留树木的同时营造有边界厚度的二层城市驿站。
效果图
分时分区分层接送形式
其次利用模数化的预制构件,在校园南侧建立空中步道疏散体系,终极形成了分时分区分层的上放学接送形式。
驿站空间效果图
设计同时结合可旋转的书架模块,丰富立面,转化空间,为校内学生,社区居民以及社会人群打造和谐共享的驿站空间。一个用时办理接送问题、闲时供应文体做事的驿站应运而生。
PART.04
设计图纸
总平面图
平面图
剖面图
PART.05
专家点评
江苏省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党委布告冷嘉伟点评道:作品针对当前小学接送这一征象的难点和痛点,选取一所位于老旧小区的小学校区展开考试测验,提出接送空间分散化和期待空间立体化的办理方案,描述出校园接送、交往休憩等活动场景,将接送空间打造成一个园地集约、空间丰富、全龄段适宜的公共休憩“驿站”。设计团队不雅观察细致,构思较为风雅。作品具有较丰富的创意和想象力。
本日的精彩作品鉴赏到此结束,敬请关注下一篇!
供稿:徐忠(苏州科技大学)
组稿:任璐
编辑:任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