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湖北某大学选课开始的第一天,研一学生余慧慧定时登录学校选课系统准备“抢课”。
但是,刚打开选课页面她就创造,学校开设的统共20多门艺术类公选课已经全部当选满,自己感兴趣的几门线上课程的名额也早早被抢光。
在选课系统“蹲守”了半天,余慧慧却一节公选课都没有抢到。

“学院哀求我们第一学年至少选修1学分的公共艺术类公选课,否则达不到毕业哀求。
”选课当天余慧慧十分发急,试图搞清楚问题出在哪里,“学校既然安排了公选课,肯定会合理配置课程数量和教室容量。
这些课到底被谁选上了?”随后,在社交媒体上搜索自己学校公选课的干系信息时,余慧慧在一些帖子的评论区看到卖课的。

上海达研建筑设计 施工工艺

“出周四晚某老师的某课程”“有人须要某公选课吗?价格好商量”……余慧慧私信讯问了一个卖课的网友,对方称一节课150元。
该校另一逻辑学生叶蕾也曾刷到出售滑翔伞公共选修课名额的帖子。
她向央视网《新闻+》表示,这门课对方向她报出的价格是800—1000元,“真的离谱,自己去体验一次滑翔伞都没有这么贵”。

对付这些“课贩子”的行为,余慧慧感到非常愤怒:“这些人利用了信息差,用公共资源为自己谋利。
什么钱都赚啊?”据余慧慧所知,这些“课贩子”紧张是有履历的学长学姐,他们对学校的选课流程更加理解,会“准点登录把每堂线上的公选课都选了”。
余慧慧就读的学校许可每逻辑学生最多选修10门公选课,“公选课被这些‘课贩子’抢到了,就会导致很多有需求的学生无课可选”。

反复考虑之后,余慧慧终极并没有选择向“课贩子”购买选修课。
“我很想举报这种行为,目前还在构思给学校的建议信。
”此后,她不断刷新选课系统,终于在某天的深夜抢到了一门线下公选课。

天津某高校的学生杨鸿曾在网上发文训斥买卖选修课的行为。
他不雅观察到,上学期在某大学生社交平台上溘然涌现了很多买卖选修课的,发帖人来自不同学校。
他向央视网《新闻+》阐明:“大一到大四每个年级选课的优先级不一样,高年级同学更随意马虎选课成功。
有的人修够了4学分的选修课,但是还想选课卖钱。
一个人退课,另一个人可以立马选。

对此,中国公民大学教诲学院副教授叶阳永向央视网《新闻+》表示,买卖高校课程名额的行为是违法的。
“高校学生在大学中选修课程,是《教诲法》和《高档教诲法》规定的权利。
这是一种对公共资源的霸占和利用的权利,具有很强的人身专属性,是不能够流利和转让的,一旦转让就会侵害具有同等权利的其他人的利益”。

叶阳永认为,高校涌现个别恶意抢课的“课贩子”,反响出部分高校的选课系统在技能上存在一些漏洞。
“从选课、平时上课到末了考察的各个环节,学校都该当加强技能上的监测和掌握,完善选课规则设计,采纳多种手段进行管理”。

同时,学生买卖选修课名额也反响出部分高校存在选修课的供需错配问题。
“有些学校开设的选修课总量不敷,比如哀求学生选修三门课程,实际开设的也只有三、四门,学生可选的空间非常有限,这就会产生非常严重的供需错配。
”叶阳永认为,要加大选修课程的供给,或者增加每门课程的人数,知足学生的选课需求。

此外,还有一些学校可能存在韶光上的供需错配问题。
“比如,哀求学生在某一学年修完课程,而该学年并没有开设足够的该门课程。
”叶阳永表示,这类学校可以把课程分配在全体学制的不同韶光段,或者许可学生在四年当中任何一个韶光段自由进行选择,促进供需的有效匹配。

为应对买卖课程问题,此前有学生抢课转卖征象的西华师范大学已发布关照,哀求所修通识教诲课程的学分已达到培养方案哀求的学生,原则上不得多选、再选。
所有退选的课程由教务系统回收,教务处将另行安排韶光集中选课。
“对付网上流传的卖课行为,我们正在调查阶段,一经查实将严明处理。

叶阳永也提醒高校学生,如果有些诉求没有得到学校的知足,比如抢不到课、无法毕业,可以通过正式的手段和渠道,向所在专业或者学校教务处、校长信箱等进行反响。
学校理解到学生诉求之后可以进行有效的回应。
同时,建议高校学生及时关注所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尤其是课程的韶光安排,对选课哀求有充分的把握。

(应受访者哀求,文中余慧慧、叶蕾、杨鸿皆为化名)

来源: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