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亿民院士接管新华网采访。
谢亿民院士不久前刚得到2017年澳大利亚创新奖。“澳大利亚创新奖是澳大利亚工程院每年评比的一个国家级的奖项,这个奖是不分任何领域的,它只是看你的科研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谢亿民说,这个奖项社会认同度高,入选条件自然也很严格,一样平常一年只评两三个,今年全国评了三个,一个是医学,一个是国防,一个是土木工程。一样平常土木工程领域得奖机会很小,让谢亿民获奖的是他在九十年代发明的 “双向渐进构造优化法”,用这个方法设计的建筑和桥梁它非常仿生,而且节省材料,既都雅又有更合理的受力,这样利用的年限更长,实现了既经济合理又都雅的效果。这个方法后来被天下上很多建筑师采取,中东、日本等天下上不少地标性建筑,包括上海的喜玛拉雅中央,都是用采取了这种方法来进行构造设计。
谢亿民院士接管媒体采访。
“在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科技助推经济转型升级,但结合技能的工程项目才是实实在在拉动经济发展的关键。”谢亿民说,在德国,有名的建筑构造工程设计教授常常都有自己的设计公司,他们把在大学里做科研成果利用到设计公司的详细项目中去,再把实际项目中的关键技能带回科研中去,结果每每便是他们做的实际项目很有名,科研做的也好,这便是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例子。江苏这次举办大院大所对接会,便是对产学研紧密结合提出了更高的哀求,“有方法还得有匹配的项目、产品”。
谢亿民说,他出生在江苏常州,作为一名外洋有名院士,每每看到江苏日月牙异的变革,就一贯想能把他在国外多年研究的技能带回中国,为家乡做点事情。2015年初,谢亿民就在常州创立了公司,一开始紧张做建筑构造设计方面的事情,后来也把业务逐步扩展,现在也做构造优化设计软件的开拓和新材料以及新的建筑技能方面的一些研发。
除了建筑和桥梁之外,“双向渐进构造优化法”技能也被运用在航空和医疗方面,谢亿民不断在优化项目,公司最近和有关单位互助,设计了手臂护具这样的产品,通过3D扫描,进行设计,然后3D打印,进行个性化的定制。目前产品已经在上海六院临床利用。
“江苏是鱼米之乡、人杰地灵,出了很多大的学者、院士,江苏有很多人才、大的企业,只要一起努力,一定能把江苏的创新发展做到在全国领先,天下领先。”谢亿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