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举行,开启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
武断改革信心,汇聚改革协力。本报今起开设“锚定当代化 改革再深化”专栏,深入社区、村落庄、企业等基层一线进行采访宣布,以小切口讲述大变革,真实记录全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创新实践,充分展现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改革发展的精神面貌。
作为安徽省首个
老工业基地迁居改造试点项目,
一边保留着工业遗迹,
一边注入当代创意元素,
摇身一变,
成为集机车文化、拓展体验、
美食荟萃、文创办公等功能
为一体的创意文化聚拢区。
仅2023年,贡献税收超300万元。
长江180艺术街区。(安徽图片网 资料图)
长江180艺术街区最大的特点,
便是随处可见的工业遗存——
1987年,安徽省通用机器厂
迁至瑶海区长江东路180号。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
工业厂区的机器轰鸣声逐步消散。
在改革的东风吹拂下,
这片曾经承载瑶海工业的旧址
如何“重生”?
长江180艺术街区。(安徽图片网 资料图)
“想要重生蜕变,唯有以改革寻求打破,探索新的发展路径。”瑶海区国资集团干系卖力人先容,2014年,瑶海区被列入全国城区老工业区迁居改造首批试点。此后,该区率先对长江东路180号的老厂房和干系根本举动步伐进行改造,并培植恒通文化家当园项目,即长江180艺术街区。
2019年,长江180艺术街区正式对外开放,由安徽瑶海星街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全权卖力招商运营。红墙褐瓦的工业举动步伐,交融着涂鸦朋克的文艺范儿,一道独特的风景逐渐形成,吸引了一期入驻企业达40家。
不过,“布景”只是第一步。要让游客从“看景”到“入景”,少不了内容的接续。
在安徽瑶海星街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招商卖力人陈斌看来,充分发挥工业旅游资源的特色上风,寻求当代化表达,是街区创新发展的关键一环。
市民游客在长江180艺术街区嬉戏。全媒体 张大岗 摄(资料图)
“年轻群体是个性化、潮流化的代表。结合区内艺术设计与多元文化功能,我们将机车文化作为紧张发力方向之一。”陈斌先容,目前,街区已引入哈雷、英伦凯旋、宝马、本田等天下有名入口豪华机车,全部为安徽首店,着力打造机车文化示范区域。
骆嘉诚卖力的英伦凯旋合肥店,是该街区机车品牌之一。“2021年,作为品牌首店,英伦凯旋合肥店入驻长江180艺术街区。此前,我们理解到街区已经汇聚了多个机车品牌,产生了一定的集群效应。独特的工业园区风格,非常契合我们的品牌文化,这里是我们的不二之选。目前,店内每月交易额约50万元。”骆嘉诚说。
创新,不虞味着重来。
许多颇具特色的领悟旅游项目在街区发展,不断丰富着游客的消费体验。优化“前店后厂”模式,开拓具有长江180艺术街区代表性的文创背包、复古水杯等工业旅游消费品、纪念品等,增加工业旅游收入;特色集装箱商场,整体由集装箱改造而成,搜集20余家特色小吃美食,吸引游客容身品尝;线上线下结合,传承非遗手工制作,开拓“工业旅游+”复合型旅游产品,不断拓展旅游新格局,打造文旅新地标……
长江180艺术街区夜景。全媒体 张大岗 摄(资料图)
“去年,街区营收超5亿元。”提及未来,陈斌信心满满,今后,街区将着力聚焦“文化创意”内核,结合区域独特的文化资源,形成“运营+家当+平台”的商业模式,创造性地提升存量文化资产代价,促进区域文化创意家当发展,让工艺遗产“涅槃”成为城市文化新名片。
笔墨 |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 许露瑶 通讯员 徐亦舒
编发 | 全媒体编辑 周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