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新毛纺厂坐落在原丽新路底五河浜,现在为梧桐水岸小区靠近内塘河桥的河岸边。
2008年,无锡市公布其为第二批工业遗产保护单位,属工业遗产类。

协新毛纺厂是民国23年(1934)初由无锡丽新纺织厂总经理唐爽廷、协理程敬堂、厂长唐君远等考虑到第一次天下大战爆发后,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役,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抢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发展良机,又考虑到当时我国毛纺业仅有北京清河、上海章华等几家,且这些厂当时仅生产粗呢,在全国范围内精纺呢绒尚属空缺的现况,因此经商量决定,由丽新、庆丰、申新三厂的紧张资方牵头,发起创办协新毛纺织染株式会社。
经董事会保举,唐君远为经理,唐熊源为协理兼厂长,唐骧廷为常务董事,集资20万元,向上海英端购买精梳毛纺1800锭,粗梳毛纺400锭,织呢机40台及染整机全套,入口羊毛质料,在无锡丽新路底五河浜占地119827平方米,民国24年(1935)四季度即陆续投入生产。

无锡工业建筑设计院简介 常见问题

民国26年(1937)10月,协新厂被日机轰炸。
民国27年(1938),协新厂成为侵华日军驻地,被迫停产。
唐骧廷、唐君远、唐熊源等卖力人,避难去沪,后大张旗鼓,将无锡厂英纺1600锭及毛织机十余台拆运上海,安装于上海西康路400号的租赁房屋内,设立纺织工场;又于民国28年(1939)租赁江宁路400弄地基四亩,自建厂房,购买法纺1600锭及毛织机和染束装备,是年全部开出,是为上海协新毛纺织染厂。

无锡协新毛纺织染厂在无锡解放前已经能够生产精纺呢绒11类、粗纺呢绒8类、工业用呢4类和不蛀花呢等多种品牌。

无锡解放后,生产不断扩大,产品不断创新。
自1979年开始质量评比以来,多次得到国家金、银奖牌。
1973年,市纺工局决定将协新厂粗纺设备调出,成立了无锡第二毛纺厂。

协新厂自1985年即拥有职工近3000人,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毛纺织染企业之一。
2005年4月,遵照市政府“退城进园”的方案哀求,协新毛纺织染厂整建制并入国联(发展)有限公司,迁居至锡山区张泾建新厂,原厂旧址作为房地产开拓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