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夏天,接到了来自杭州的邀约,希望能给家乡的父母设计新居。
地址是三门峡,我以为是在湖北,离重庆还比较近。
后来在深入沟通的过程中才知道,原来三门峡不是三峡。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喷鼻香两岸”

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一条河,它可能是长江,可能是黄河,可能是西湖,也可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溪,终年夜后却成为连接他乡与故乡的纽带。
那么,就以黄河岸上的家为灵感主线,进行设计。
我们打趣到,这是一套由长江(重庆的设计师)、黄河(三门峡的屋主)、西湖(杭州的委托方)共同构筑的家。

三门峡黄河畔建筑设计 知识问答

原始户型剖析:

1.房屋户型客厅朝南,南北通透,大多房间都是朝南,对付北方的冬日采光和透风都比较好。

2.关键位置的承重墙比较多。

3.客厅有一根主梁很低,须要优化。

4.原始四室的构造,紧张知足屋主两口平时的生活需求。

改造思路:

1.进门增加“写意”性的玄关

2.拆除厨房墙面,做开放式厨房。

3.打通了主寝室相邻的房间,扩充给主卧当做衣帽间。

4.客厅阁下独立的房间作为年轻小两口的寝室。

5.北面的房间作为客房和家政区。
原设计只保留两个寝室。
但屋主还是坚持要给每年节假日回来探亲的孩子留一间寝室。

施工现场

木工阶段,须要沟通和敲定的细节比较多,由于弧形的吊顶返工多次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现场和师傅沟通后,找到理解决方案。

第二次来现场,已经是冬天,河面上已经结冰,每年从西伯利亚飞来的天鹅已经在这里过冬了。
倔强地穿上了秋裤,依旧抵挡不住零下几度的寒冷。

进门的地方,原来没有玄关。
为了遮挡视线,特意设置了一个建构形式的造型。
推门而入,映入眼帘的是清幽的植物和古朴的壁灯,一瞬间让人觉得到仿佛回到了儿时长满青苔的屋檐下,随风摇荡着一张暖黄的白炽灯。

美和功能并不抵牾,整面墙的收纳系统,把所有的杂物都隐蔽起来。
全屋都是深色的胡桃木墙板,通过拼接,形式转换。
无论是在白天在自然光,还是夜晚在灯光的映照下,空间非但不会沉闷,反而显得层次分明。
客厅的主梁非常低,通过曲线的处理办法弱化了梁的笨重,形成了蕴藉的柔和美。

一个人的审美,每每是看过许多书,历经由许多事后逐步发生变革,而家居也是表示屋主审美的一方面。
我们希望这个家是沉着而温暖的,能经得起生活的添补和韶光的磨练。

设计之初,我总喜好问屋主,对某一种材料有没有执念。
屋主表示喜好脚踩在木地板的柔和感。
冬天供暖后,回家就能光着脚在地面上走来走,也不会感到冷。
空间没有被划分得很零星,传统的会客厅,被大量的硬装木作和做旧感的艺术漆包裹。
流露出安谧而古朴的美。

大体积的皮质沙发,发出慵

沙发旁的装饰画,算是献丑之计,由于没有找到得当的画作,于是在事情室的晒台,施展花拳绣腿,完成了这幅靠近两米高的“作品”,寄送到现场。
灵感来源于第一次到三门峡时看到的黄河。

装饰画创作花絮

抱负着冬日的夜里,屋外安静地只听到雪落下的声音。
打开壁炉的,飞舞的火苗,把温暖铺满全体客厅,阳台上茶水咕噜咕噜地沸腾。

翻开昨天未看完的一本书,偶尔抬开始看看对方在干什么,或是会心一笑,总是心生暖意。

壁炉阁下的装饰木材让人误以为这是一个真火壁炉。
北方的冬天比较干燥,实在水雾壁炉目是给空气加湿。

客厅灯光氛围

阳台作为品茗区

拍摄毕业照的间隙。
屋主泡起了一壶茶,坐在茶座上,我们聊着这一年的过往,感叹光阴的飞逝。

父亲节西湖送给父亲的黄河茶盘

黑胡桃大长桌两边围合着不同形状的椅子,就像小孩趴在桌旁看妈妈做了什么好吃的。

黑胡设计并非堆砌元素。
素净的餐厅墙面,无需太多俗套的装饰画,桌上摆上不同时令的绿植,让两人的就餐有一种独特的仪式感。
家宴人多时,把靠吧台的桌子挪动出来,也非常便利。
桃大长桌两边围合着不同形状的椅子,就像小孩趴在桌旁看妈妈做了什么好吃的。

厨房拆除原墙面后,大大的窗户和客厅形成了南北通透感,由于窗外没有高层建筑,索性少了那一副遮丑的帘子。
餐厨间,延续了客厅的木色,使之更统一折衷。

女主,一开始很难接管开放式厨房烟火气过剩。
疫情那年的除夕恰好在杭州的家,一家人在开放的厨房忙内忙外,一起包饺子,谈笑风生。
那种场景很暖心,让她绝不犹豫选择做开放式厨房。
即便两个人在家,厨房也不会有孤单的背影。

次寝室由于西湖小两口回来居住的韶光并不多,但须要独立。
与电视墙一体的隐形门,关上往后很难察觉里面别有洞天。
孤独的门槛总是在等待归家的人,以是思念被隐蔽起来了。

不同于其他空间的,次卧我们大量留白留给韶光去添补,无论是硬装还是软装。
大白墙配上藤编床和做旧的斗柜,在空间中很是显眼。

西湖偷偷见告我,父母一贯想留给他们一个完全的房间个华夏因是,希望他们结婚的时候在家里也会有一个专属的空间。

房间里没有衣柜一方面实在须要一个大体积的柜子占用面积,另一方面是给未来婴儿床腾出一个位置。
这样的暗示还不明显吗?

小小的台灯把氛围感拉满。

穿过客厅的走廊,来到主卧套房,两个房间合并往后,承重墙作为分隔。
一边是寝室,一遍则作为衣帽间兼书房。
寝室的灯光,根据阅读,办公,起夜,可以切换不同的模式。

男主偏好中式的禅意,女主喜好朴素的质感,以是特地在床头背景墙上加上了格栅,灯光打在植物,在墙面上留下的影子,误以为是溜达在园林走廊里阳光投射下婆娑的树影。

床头几笔线条,此起彼伏间勾勒出了不显山不露水的禅意。

亚麻窗帘和床品,把空间陪衬得更加优柔。

L形的衣柜,根据两人的着装需求划分了不同的区域,无把手的衣柜,看起来像护墙板一样干净整洁。
曲线的吊顶为了柔化寝室和衣帽间之间的棱角。

主卧套房的卫生间。

大略的客房,配上黑胡桃的床,两盏吊灯微微照在边几上。

在确认接下设计任务前,比较担心作为90后的设计师和70后的屋主,可能在理念上会存在很大的偏差,西湖自傲的告之,父母都受过高档教诲,非常能接管新鲜的事物,并且很有信心大家能完成一套满意的作品。

落成后,朋友到新家做客,都以为很特殊。
可笑的是,直到拍完毕业照,都没和素未谋面的委托方“西湖”碰过面。

设计师的更多作品,
欢迎进入下方小程序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