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地址:江苏泰州建筑面积:3831㎡项目设计 & 完成年份:2018.04-2018.12主创及设计团队:唐君、韩耀宗、杨涛、李盛祥拍照版权:田方方建筑拍照
项目建筑位于溱湖风景区的主入口。为提升建筑品质,匹配当下建筑空间的利用需求,对建筑进行改造的同时,授予她作为城市空间展厅的新生。
项目入口界面,entrance view
建筑整体鸟瞰,overall perspective view
项目整体概况,project overview
展示界面的重新塑造REBUILD THE INTERFACE
原始建筑的折线形态有独具特色的表现力,但是立面形态刻板,与建筑结合比较生硬。改造的难点也在于如何让新建内容与现状形态完备契合;并且须要考虑如何在没有紧张展示面的空间里营造紧张入口区域。
如何使建筑与环境产生良好的共存联系,对付这一系列的抵牾,“随机应变-因时制宜”是与环境和谐共处的核心出口。“时”与“地”是动态变革的,建筑师提出要将动态的变革融到建筑的表现措辞中,做到真正的建筑与环境的共生。
基地原始情形,original situation of the site
在有限的改造范围内,同时基于本钱掌握条件,我们拆除了建筑原始外表皮,西侧建筑立面采取风动幕墙的设计,建筑形式整体一气呵成,表皮质感纯净典雅;大尺度的雨棚不仅知足入口功能需求,同时与风动幕墙结合支配,不滋扰建筑立面措辞的条件下突出紧张入口;东侧建筑采取穿孔铝板幕墙,丰富建筑立面光影层次,并保持东西两侧建筑基调同等。
此外更新了屋顶檐口、雨棚等细部形式,为迂腐的建筑增长当代元素,同时为灯光设计预留暗藏空间。
南侧传统中式立面
正立面表皮效果,front facade
改造设计示意,reconstruction design
一方山水一方人,城市空间的展厅也就离不开溱湖这一载体。帆影照绿波,归雁动风芦。相互依存在自然中具有普适性。幕墙作为建筑内部连接外在环境的过渡,它供应了丰富空间秩序的主要指向。
西侧建筑入口视角
东侧建筑主立面
建筑立面形态关系
材料与建筑环境的相互影响INTERACTION OF MATERIAL
基地环境与建筑是密不可分的,然而本项目建筑东西两部分围合的布局形式,使园地中间显得阴郁狭隘。
因此我们选择表面有一定反射度的不锈钢片作为风动幕墙的表面材料——清晨的太阳从东方升起,风动幕墙的表面直接反射晨光的景致;傍晚太阳落下,幕墙上又会映出对面楼栋被夕阳洒下的余辉。韶光对环境产生的动量变革,无时无刻的交映在这幕墙上,与空间环境共生在溱湖的四季变革中。这种建筑关联,不局限于人的参与,建筑本身也是一种互动体验。
风动幕墙与日照光影
日出日落,阴晴雨雪,建筑与园地环境始终相互呼应。随环境条件的变革,建筑也应运变幻出不同的表情,而当场地有风吹过期,建筑表面仿佛与溱湖水面共起荡漾。
幕墙与晨光
幕墙与景不雅观环境的结合
幕墙与落日
碧水清庭照四季,三两桃花映山红。
灯光对立面效果的营造
东侧建筑立面灯光效果
幕墙、雨棚与水面的关系
出挑雨棚与水面营造的灰空间
细部布局做法ARCHITECTURAL DETAIL DESIGN
幕墙近景效果
幕墙大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