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载,这栋建筑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原有四进院落和后花园,占地面积约5公顷(75亩),民国期间曾几易其主,现在已经荒弃。
现存两进院落,大门是倒座式,中间穿堂,两边耳房各三间。实木大门上的木雕纹饰、维妙维肖。院子内长满了杂草,今后走是三间小屋,门锁着,没有前行。
看网上视频,第二进院还有东西厢房各三间,西北角现存部分围墙。均淹没在杂草丛中。(苏216,铜山区不可移动文物,2023年11月10日)
本页图片、笔墨、视频为“乌何有之乡大树上”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搬运或他用。
据记载,这栋建筑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原有四进院落和后花园,占地面积约5公顷(75亩),民国期间曾几易其主,现在已经荒弃。
现存两进院落,大门是倒座式,中间穿堂,两边耳房各三间。实木大门上的木雕纹饰、维妙维肖。院子内长满了杂草,今后走是三间小屋,门锁着,没有前行。
看网上视频,第二进院还有东西厢房各三间,西北角现存部分围墙。均淹没在杂草丛中。(苏216,铜山区不可移动文物,2023年11月10日)
本页图片、笔墨、视频为“乌何有之乡大树上”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搬运或他用。